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戢自焚什么意思?不戢自焚典故出处介绍

不戢自焚什么意思?不戢自焚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07 更新时间:2024/2/3 0:50:23

廖化是蜀汉元老级别的将领,关羽在世时一直都担任关羽手下的主簿一职。关羽离世后,他归入了东吴,不过廖化始终心念蜀汉,最后以诈死回到蜀国,刘备欢喜封他为宜都太守。之后廖化多次参与北伐,立下战功。但是等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阵内群龙无首,姜维挑起了北伐的大旗,但廖化却对姜维的做法颇有不满。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不戢自焚”,就和廖化还有姜维有关,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廖化传》注引《汉晋春秋》,时间是在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相关人物分别为廖化和姜维。原文如下:

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带领北伐大军兵出狄道。廖化对此表态说:“俗话说兵士不整顿,必将引火上身。”这就是姜维的缺点。姜维的谋略无法超过敌方,实力也没有敌方强,但一味发起进攻,怎么会取得胜利?《诗经》中曾经提到说‘为什么我就这么倒霉,偏偏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与今天的情形完全一致。”

本文要介绍的便是根据廖化文中“兵不戢,必自焚”所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不戢自焚”,意为不停止兵戈,就会烧毁自身,形容轻率地发动战争,必然会自取灭亡。

为何身为蜀汉元老的廖化会如此贬低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呢?这要从发生在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的一场战争说起。此时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连年北伐,蜀汉国力受到严重削弱,百姓生活日益艰苦。同时,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导致蜀汉朝政陷入一片混乱。

与蜀汉的日落西山相比,曹魏政局却日趋稳定。司马氏通过“淮南三叛”,铲除了忠于曹氏宗室的势力,牢牢控制了朝政,魏晋嬗代也仅仅是时间问题。不仅如此,曹魏在与蜀汉的对抗中也占尽优势,邓艾在西北地区的战事中多次击退姜维发动的北伐之战,进一步稳定了西北局势。

而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姜维依然不自量力,强行发动北伐。此举不但引起诸多大臣的劝阻,同时也令蜀汉元老廖化非常寒心,因此才说出这番话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学富五车不是知识渊博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我们现在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读书读的很多,知道的事情也很多,与人交谈能够让人获益良多,这个时候就会说他是“学富五车”。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学富五车原本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实际上,如果去查看学富五车的出处,知道这个词语诞生的背景,就会知道,其实它原本指

  • 咬牙切齿什么意思?咬牙切齿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吴蜀联军能够以少胜多,在赤壁战场击败强大的曹军,就是多亏周瑜和黄盖上演的苦肉计成功骗过了曹操。其实东吴每到关键时刻都能爆发惊人的潜力,曾多次力克曹魏,其实在赤壁之战时还有一位功臣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甘宁。周瑜和黄盖并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计谋透露给第三个人,但甘宁却洞察出了其中的真相,将计就计骗过了蔡

  • 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因缘说,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了佛教的十二因缘说,事实上,“缘起”是佛法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是受佛法支配的,由于佛法的作用,可以从两件似无内在联系的时间中“把握”其因果关系,以便论证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

  • 佛教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做功德需要回向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回向这个佛教中的用语,估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父母,长辈以及老师都会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而分享可以说就是狭义上的回向了。那么做功德需要回向吗?回向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回向是什么意思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

  • 功遂身退什么意思?功遂身退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功遂身退”同“功成身退”的意思相近,指达到一定成就后就退居二线,不在为官。实际上等真正做到了那个职位,往往是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权利,就不存在隐退不隐退的说法了。但在古代,还是有人能做到功遂身退的,只是分为主动和被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典故发生在东

  • 顶针诗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著名的顶针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顶针是一种写作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句子末尾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放在下个句子的开头处。可能顶针句我们会见的比较多,不管是在文章还是歌词里,都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过顶针诗应该看的就比较少了,因为古人写诗并不喜欢把顶针的方式给加进去,会让整首诗的流畅性大打折扣,而且还要把意思给连接上。不过古人也

  • 夸奖别人有才华的成语,古代才子文学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科举制逐渐成熟以后,读书人自然也是多了起来,而且读书也被当成了想要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不过当时真正有条件读书的人毕竟还是占据少数,所以如果一个村出了一位读书人,那将会是整个村子的光荣。古人对于夸赞他人才华的成语也有很多,虽然意思大同小异,但会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和优雅感。这次就为大家准备了10句夸

  • 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五音大鼓是如何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我国的戏曲文化,可谓是说都说不完的。暂且先不说我国戏剧里的核心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那么为什么呢?既然是中国的五大戏剧那肯定是被大家所了解了,今天小编要说点不一样的东西,那么是什么呢,就是是大鼓书文化里的五音大鼓,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主

  • 耀武扬威什么意思?耀武扬威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到了蜀国以后却变的如此忠心,也是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姜维一个半路投诚的人还要如此表忠心呢?原因就是诸葛亮彻底征服了姜维。姜维并不是主动归入诸葛亮麾下,而是诸葛亮想了很多办法才把姜维得到手,可见诸葛亮也是对姜维非常欣赏。后来也证明诸葛亮没看错人,姜维的确值得诸葛亮如此对待。

  • 马背上驰骋的民族,蒙古族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在马背上驰骋的民族,那大家肯定就会想到蒙古族了。在蒙古族的神话中,图腾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一种文化产物。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蒙古族神话故事就与这些图腾有着关系。那么大家对图腾这个东西了解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看看这些蒙古族的图腾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吧。狼图腾狼养育幼儿长大成为伟人者,除北方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