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三彩为什么有很多马和骆驼?其实和丝绸之路有关

唐三彩为什么有很多马和骆驼?其实和丝绸之路有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3/12/7 19:59:00

唐三彩是唐朝时期非常盛行的一种陶器,因为陶器是以白、黄、绿三色为主,所以被称为“唐三彩”。相信大家都有在博物馆或者网上看到过唐三彩,很多人也有个疑问,为什么唐三彩的造型会有很多马和骆驼呢?马还好理解,但当时中国并没有骆驼,骆驼产自西域,为何骆驼的唐三彩也很多呢?实际上,这和丝绸之路离不开关系,下面就为大家做个介绍,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现在,2019年“国庆70周年——中国篇·陕历博”正在进行中。小伙伴们,速度围观啦!(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

回想一下你印象中的唐三彩都是什么样?骆驼、马、各种人俑造型?是滴,唐三彩也有三多:骆驼多、马多、人俑多。

今天,咱们就先来说说——为什么唐三彩中骆驼的造型比较多?(人、马造型后续说)。

(本文图片中器物皆为陕历博馆藏品,不再复注)

要想说明唐三彩中骆驼造型比较多这事儿,咱还得先从骆驼是从哪儿来的说起。

这一说,话可就有点儿长了……

古代中国是没有骆驼的。骆驼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带,它被誉为“沙漠之舟”,有着极好的耐干旱、耐炎热的习性。在汉代以前,中国人并没有见过骆驼长什么样儿。

到了汉代,西汉初期时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及新疆大部地区。随着其实力的不断增强,它开始不断骚扰甘肃东部地区,严重威胁到了汉王朝的安全。

匈奴王朝的袭扰压力,使得身居中原的汉王朝一直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到了汉武帝刘彻时代,为维护王朝稳定,刘彻决定清除这个安全威胁——出兵匈奴。

于是,就有了霍去病河西之战剿灭匈奴的千古英雄故事。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这个名词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如雷贯耳,因为我们在新闻联播中几乎隔三差五就能听说到它。

“河西走廊”是地理名词,其中:河西,指的是黄河兰州段以西;走廊,指的是在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与祁连山之间有一条绵延1000多公里的天然狭长地带,是中原腹地通往西域、中亚的重要通道,是一处战略要地,因其带状地形形似“走廊”,故世称“河西走廊”。

公元前121年末,霍去病率大军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汉帝国首次设置武威、酒泉两郡,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

公元前119年夏,为巩固河西战果,卫青与霍去病各率一路大军向匈奴发起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直捣匈奴单于本部,大败匈奴。

从此,匈奴再也没有能力从西方构成对汉帝国的威胁,河西走廊成为屏护长安城的西御防护带,与此同时打通的,是汉帝国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

河西归汉后,汉武帝派遣张骞代表国家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一支约300人的使团,携带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浩浩荡荡向西域进发。此时的河西走廊已成为汉帝国与西域、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交往与交流的安全通途、必由之路,史称“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纪元。它不仅将中原的物产、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了西域,同时西域的优良物种、毛织品、食品等特产也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原,例如葡萄、石榴、胡萝卜以及狮子、骆驼、马等。

这其中,骆驼第一次进到了中原人的视界中。

前面说了,骆驼是沙漠之舟,它的忍饥耐旱能力使它成为西域最出色的交通工具。当西域的物产经由骆驼源源不断地驮入中原内陆时,中原人大开了眼界,他们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任劳任怨的运输工具,人们认为拥有了它就是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于是,到了盛行厚葬的唐代,人们便将骆驼的形象做成明器,以期它能够为逝者带去来世的荣华富贵。

正因如此,后世的我们才得以通过这些出土的唐三彩骆驼、马以及人俑等,去遥想丝路古道上那一缕缕的大漠孤烟,那一队队的驼铃叮当,那长霞漫天的瑰丽与苍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紫砂壶的价格差异为何这么大?这根做工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估计在很多人的眼中,同样一种东西,手工制作肯定会比机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要更好更值钱。半手工制作与全手工相比,当然也是全手工制作要更占优势。所追求的纯手工打造,其实只是很多商家用来做宣传的手段,至于真的是不是如传言中所说的那么好,人们也是很难感受的出来的。但是在这其中,紫砂壶的价格差异的确还是非常大的

  • 我国古文当中为何常有“通假字”?原来都是封建迷信在作祟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初中高中学习古代文言文的时候,相信每个同学都被通假字所支配过。说的直白一点,通假字其实就是古代人在写文章时所出现的错别字。但是给人为何要故意去写错别字呢?为何将错别字称之为通假字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含义?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解释吧。喜欢旅游的朋友会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好多名胜古迹的牌匾或碑

  • 陆机才多岂自保下句是什么?陆机才多岂自保意思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陆机才多岂自保这一句诗词,应该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听起来非常的熟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句话的下一句又是什么呢?还有就是陆机才多岂自保的意思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下面将要给大家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老哥们一定别错过了呀,速度来欣赏看看吧!全诗出自唐代你诗人李白的《杂曲歌辞·行路难》。陆机才多岂自保下

  • 母亲节的起源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在这个世界上,40多个国家拥有着自己的母亲节,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等。而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孝义文化,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母亲节,只有民众自己过着以美国人所定的母亲节,并且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世界通用的母亲节,这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每个国家的母亲节不一样前文说到,世界上有

  • 东林学派是什么?从王学中演化来的王学修正派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东林学派属于王学修正派,他们有时候虽然表面了从王返朱的倾向,但是他们的学风始终和朱子是不一样的。道士和江右学派很是接近,都属于“尊德性”,而非“道问学”。曾国藩曾评价他们“排王氏而不塞其源,是五十步笑百步之类矣”钱穆在《中国近三

  • 宋朝时期的熏香器长什么样子的?各种形状都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宋朝时期,熏香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从皇家贵族、文人雅士以及佛家、道家甚至是普通老百姓都有使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熏香的影子。不仅在居室厅堂熏香祛污,在宴会庆典上也会焚香助兴,而且还有着各种各样精美的香囊以及香袋用以佩挂。一些文人雅士还亲手制香,苏洵即有诗云:“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

  • “升米恩,斗米仇”有着什么含有?故事的来源及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用一升米能够让一个人感激你,但若是用一斗米则会养出一个仇人。那么这句话该如何去理解呢?事实上这种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见过不少。若是你帮一个人太多,那么这个人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感,若是哪天你停止了以往的帮助,可能这个人就会对你产生仇恨了。下

  • 古人的作品中为什么经常有错别字?古人的错别字为什么叫通假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在学习古文言文的时候,一定都被通假字支配过吧,通假字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古代人写作时候出现的错别字。但是为什么古人会写出错别字?而且古人写的错别字就叫做通假字,但是现代人写出来的错别字就是错误的,需要改正?古人的错别字又为什么要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喜欢旅游的朋友会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 《归藏》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归藏》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归藏》可以说是一本传说中的书籍,是在远古时代被创作。据说是天皇氏或轩辕氏所作,但也有人认为《归藏》就是商朝的《易经》,只不过在魏晋以后便失传了。那《归藏》中究竟记载了哪些内容呢?秦书中有《归藏》的精简版,内容多为一些神话故事,但也不能当做是正史来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传中的《归藏》到底是什么,大家

  • 集邮的首日封是什么?首日封如何保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很多不同的领域,有很多不同的专属名词,了解这些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是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是很重要的。在邮票收藏中,有一个“首日封”,第一次听说的人一定不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一下,集邮中的首日封的意思,以及首日封应该如何保存收藏,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