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商隐《南朝》中的徐妃是谁?只得徐妃半面妆的故事介绍

李商隐《南朝》中的徐妃是谁?只得徐妃半面妆的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54 更新时间:2024/2/4 13:31:23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这是商隐《南朝》中的诗句。很多人都对徐妃,还有徐妃半面妆的故事感兴趣,那这里面提到的徐妃究竟是谁呢?其实徐妃就是梁元帝萧绎的妻子徐昭佩。徐昭佩在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因为她的经历实在非同寻常,而徐妃半面妆的故事也是大有来头。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徐妃这个人物,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徐妃是谁?

时代让女性尽情展示自己,化妆、美容更是让这个时代遍地美女,随处可见半徐妃风采依旧,让千古流传的“徐妃半老,风韵犹存”淋漓地演绎。

那么,这个典故出自何处呢?

时光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梁帝的老婆徐昭佩。

说来这个徐昭佩,山东郯城人,其家族世代为官,其祖父是前齐太尉徐孝嗣,其父是梁朝的大将军徐绲,由之,到了妙龄之年就嫁给了时为湘东的萧绎,也就是梁武帝的儿子,后来即位成了皇帝。

萧绎未当皇帝时,两个人还比较恩爱,加上徐昭佩天生嫉妒心强,萧驿也不敢招花惹草,摇身一变成了一国之君,真龙天子,自然要广选美女,成为嫔妃,徐昭佩逐渐被冷落,虽然她已经过了花季之年,但这徐妃半老,浑身上下透出成熟的味道。

这萧绎年少时得了眼疾,成了“独眼龙”,一只眼看不到,因为每次见萧绎只化半面妆,也是对萧绎疏远她的抗议。并且不甘寂寞,你让我独守空闺,我就找男人给你戴绿戴子。于是,整日打扮的花枝招展,丰满性感的很招风的。

唐代诗人李商隐感慨道:“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二、徐妃的丑闻

有一个荆州瑶光寺的和尚法号智远道人,魁梧健壮,仪表超人,却不是一个安稳的主。

徐昭佩一见这和尚就有点喜欢上,春心荡漾,便与之勾搭成奸,尽情享受这和尚带给她的快慰。人都是欲壑难填,有了一个和尚她并不满足,便又找了个小白脸诗人叫贺徽的,二人多次在尼姑庵偷欢,在“自角枕”上一唱一和。

萧绎有眼疾,身边随时都需要有近侍侍候他,一天徐昭佩又来萧绎寢室,看到一个健美倜傥的后生侍立在萧绎身侧,徐昭佩的心跳立马加快了,这正是自己的菜呀。

便暗送秋波,这侍卫叫暨季江,乖巧聪明,自然领会这徐昭佩的意思。

很快,徐昭佩找小鲜肉的事就传开了,人们知道这个暨秀江睡了皇上的老婆,就好奇地问他感觉如何。

这暨秀江自然很得意地显白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妃虽老犹尚老情。”他将徐昭佩比喻成老了的狗与马,虽老而风情不减,这比喻有点奇葩也很经典。

三、徐妃的下场

徐昭佩的风流,越来越让萧绎无法容忍,你这寻找刺激的行为分明是作死呀,让他这个皇帝蒙受奇耻大辱。恰好他心爱的一个妃子去世,便有了借口:“朕有一个爱妃死了,肯定是你嫉妒的。”因为这徐昭佩长得不怎么样却嫉妒心超强,她发现那个妃子怀孕了,就想法设法采取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徐昭佩为自己的风流付出代价,被逼投井自杀,结束了自己淫乱的一生,也留下“徐妃半老”与“半面妆”的典故,每每让后世引用,来讽刺那些风骚的中年女人们。

《资治通鉴》说她“妃丑而妒”,《南史》中说她“妃无容质,不见礼”,看来这真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女人呀。

宋代诗人陈与义赋诗曰:“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妃老。”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酒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的酒文化,这段历史已经拥有了上千年的时间了,据说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了酒曲复式发酵法。掌握这项技术后就可以大量的进行酿造黄酒了。到了宋朝时期,人们又发明了蒸馏法,使得酒的酒精浓度更高,而白酒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盛行起来。事实上,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酒是有着非常独特的情感的,

  • “犯太岁”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有一句老话: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讲的是到了自己的生肖本命年的时候,会遇到所谓的“岁冲”,也可以说是“犯太岁”,加上另外另个生肖会有“岁破”。也就是说每年会有3个生肖属相受到“太岁星”的冲克,必须要要在

  • 甪端怎么读?太和殿为什么会摆放甪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甪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瑞兽,读音读作“lùduān”。甪端长相和麒麟相似,会四方语言,日行万里,不过甪端只会陪伴明君,专为帝王护驾。传说甪端是由秦始皇培育出来的神兽,秦始皇想看世上独一无二的物种,便命令下人培育出了这样一个集合各个动物为一体的兽王。在太和殿中就放有一对甪端

  • “江”与“河”的区别是什么?黄河为什么不叫“黄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长江与黄河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河流,人的生存跟水是脱不开关系的,所以说长江与黄河的周边都拥有着非常古来的文明。不过很多人对于江与河的区别不是很理解,那么究竟“江”与“河”哪个范围会更大一些呢?黄河为什么不叫黄江?长江为什么不叫长河?这两个字到底

  • 成语“表里山河”指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表里山河”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个成语在我国古代是专门用来形容山西境内的大山大河的,因为山西省地势险要,是最典型的由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属于易守难攻之地。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国,当时处在山西的诸侯国便是晋国。到了春秋时期,晋国国力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五霸之

  • 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刑不上大夫出处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代,大夫以上级别的人会享有一定的特权,这里的“大夫”并不是医生的意思,而是一种官职。可能很多人对于“刑不上大夫”的理解是,就算大夫犯了法也能免去刑罚,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刑罚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公证对待的东西,难道贤者犯法就可以逃脱罪名吗?实际&ldqu

  • 成语“烽火狼烟”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我国文学作品当中看到“狼烟”这个词语,只要一看到这个词,随即就会想到“烽火”了。在我国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点燃烽火台上的烟火,等到诸侯们率领着大军前来护驾的时候才发现被耍了。而这烽火狼烟就代表着“战争”

  • “星期”一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星期制,这个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文化中了,这个制度随着事件以及文化的进展,后来又传到了古希腊与古罗马等地区。在古罗马则是用自己信仰的神灵为7天一周而命名。星期制最早是有君士但丁大帝左制定的,在公元321年正式实施,此后星期制就开始慢慢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以至于到现在全世界都开始通用星期制。中国古

  • “买东西”这一词是怎么来的?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买东西,相信这个基本上是每个人几乎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个“买东西”为何要叫做“买东西”呢?为什么不叫“买南北”呢?其实在我国的文化当中,对这个还是很有说法的,而且跟古代一位叫做朱熹的人分不

  • 所谓的“黄花闺女”是什么年龄段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不同类型的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称呼。就比如说古代人们会把一些尚未出嫁的女孩在称之为“黄花大闺女”。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会这么去称呼她们呢?为什么非要是黄花,而不是红花或者蓝花呢?黄花这一词究竟有着什么含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人们常用“黄花闺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