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土族的古老头饰是怎样的?“扭达”又是什么?

土族的古老头饰是怎样的?“扭达”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66 更新时间:2024/2/3 8:22:36

头饰对于土族人民来说是一种非美丽的象征,在他们的化当中占有者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土族妇女的头饰,种类非常的繁多,但是又非常的笨重,所以在干农活或是行走的时候很是不方便。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土族的妇女就已经不在携带古老而笨重的头饰了,但是这些头饰却是土族璀璨文化的见证。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人民,特别注重服饰美。现在土族妇女一般都把头发梳成两根长辫子,末梢相连垂在背后,还要拴上黑色或红色的丝绒或丝穗,然后再上彩色的圆形织锦绒毡帽。在60多年前,土族妇女的头饰则要复杂的多。那时他们把头饰称为扭达,由于不同的地方的妇女佩戴的头饰不同,所以扭达有八九种之多。下面介绍几种有特色的招达。

吐浑扭达也叫干粮头。形状好似圆饼,上面镶嵌着五色珠串海螺、海贝壳等,额前垂吊着许多束紫红色的丝穗。吐浑扭达是最古老、最高贵的一种头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土族贵族妇女的头饰。佩戴这种扭达的地区范围很小,仅限于红崖子沟、土观村等几个村庄。按当地的俗规,土观村的姑娘嫁到其他地方,她们仍然要佩戴吐浑扭达;其他村庄的姑娘嫁到土观村,则必须改戴吐浑扭达。

佩戴吐浑扭达十分复杂,要将两块10厘米长、5厘米宽的长方形薄铜片,用丝线连在一起卡在两鬓间,将一个用牛尾或长发做的半月形卡子固定在脑后,然后戴上扭达,扣上银制碗状斗,用银簪把向斗、扭达、发髻,紧紧地别在一起,背后还要挂两束红色棉线绳子,再戴上银制的大耳环和用海螺圆片做的大项链,整个装饰艳丽华贵。

适格扭达因其形状好似一个大簸箕,所以也叫簸箕头。从侧面看,这种头饰又像一个马鞍子的前半部。佩戴适格扭达的地方比较广泛,在互助县城威远镇周围的妇女都佩戴适格扭达。这种头饰先用当地产的一种柔软有弹性的草做成骨架,再用硬纸和粗布条粘糊后制成。其正面贴上金银箔片,再粘上数层折叠起来的五色彩布条,周围镶嵌着一圈一圈的云片,边缘垂吊两层红黄两色的小丝穗,每层约20多条,额部垂吊着数十条10多厘米长的红丝穗。

捺仁扭达这种头饰最显眼的地方,是在脑后边向前竖起一根铜制的叉剑,所以也称其为三叉头。这种头饰的背后有一个直径10多厘米的圆盘,盘是用贝壳、珊瑚、松石等小珠子串盘而成的,其上饰有铜管、铜片、瓷珠、丝穗等小物件,依土家族的习俗小物件多为美。

加斯扭达这种扭达分铧尖头和马鞍撬两种,也叫大加斯扭达和小加斯扭达。其上饰有长短不同的丝穗。

此外还有形似漏凹槽的雪古郎扭达、索布斗扭达等,据传古代土族妇女能征善战、驰骋疆场,她们勇敢顽强,身披战袍十分俊美。后来逐渐定居放牧,以至过渡到以农为主兼营畜牧业,妇女们便将战袍、头盔,甚至兵器装于头饰上,因此这些扭达异常华丽,好像是古代宫女的头饰。

戴上扭达后,因为头饰和其他饰物太重,所以不能左顾右盼,只能连身子一起转过去,十分不方便。妇女在转到操持家务和农业生产后,繁重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不再适宜身着古装,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青海省强行改变土族服饰,从此这些扭达便不在土族妇女中流行了。那些各种各样的扭达,只有在研究土族民族发展史的博物馆中才能见到。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锡伯族民间歌曲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音乐不论是在哪个民族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传递民族精神文化,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锡伯族的音乐文化中,民间歌曲站着很重要的比重,我们可以从其中了解到锡伯族的生活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和继承了许多

  • 毛南族肥套是什么?这其中传承着怎样的愿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时候,人们为了能够祈求丰收、家人平安健康等心愿的时候,通常就会选择进行祭拜仪式或是举行祭祀活动来请求神明的帮助。当愿望实现以后,人们往往就会进行还愿,以此来感谢神明的帮助。而毛南族的民族文化当中的“肥套”就是为了还愿而存在的一种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ldqu

  • 外国人如何看待花木兰的故事?为什么西方人会崇拜花木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迪士尼公司在20世纪末期推出了迪斯尼公主系列的商业计划,而出生在中国的花木兰也是这个计划中的公主之一。1998年,迪士尼出品了《花木兰》的动画片,将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推广到了全世界。《花木兰》的动画,哪怕是20年后的今天再拿出来看依旧不会觉得过时,而这次《花木兰》真人电影的推出,也会让全球更多

  • 辣椒是如何传入到中国的?为何西南地区的人那么喜欢吃辣椒?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全球人民的餐桌上风靡了数百年,让无数人味蕾大开的调味品恐怕就是辣椒莫属了。在我国,完全是一个无辣不欢的民族,以辛辣文明的川菜受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欢迎。然而辣椒却并不是咱们中国本土大农作物,而是在明朝时期从美洲传入到我国的。那么辣椒是如何翻洋过海跨越了整整半个地球来到中国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

  • 揭秘生不睡柳,死不睡杨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柳树其实大家应该都见过,就是那种垂柳,树枝像头发一样垂下的,一般是在水岸边非常的常见,杨树我们就见得少了,所以还是比较陌生的,刚好最近小编又看到了一则叫名俗谚语,那就是叫什么“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生不睡柳就是指的柳树吗?死不睡杨就是指的杨树吗?下面

  • 溥仪生前留下了什么菜单?据说吃罢上面的菜,等于吃遍西洋菜精华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天津有着一座非常出名的大饭店,当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住在天津的时候非常喜欢来到这家大饭店招待客人。因此在这家饭店中还专门的留下了一张末代皇帝彩蛋。那么当年溥仪为何如此亲睐这座大饭店呢?那份神秘的菜单上都有哪些菜肴呢?接下来就跟随者小编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吧。提起天津的利顺德大饭店,应该说无人不知,

  • 老丈人为何又叫岳父?竟然和泰山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老丈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就是媳妇的爸爸都叫老丈人,这个叫法全国应该都是这样的吧,还有的地方把老丈人也叫做岳父,这样的叫法也比较的常见,那么这样小编就不仅仅想问了,为什么会有老丈人又叫岳父这样的区别?这个老丈人为什么又可以叫岳父呢?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故事可言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为什么会有

  • 免贵是什么意思?免贵姓由来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所以每当问别人姓氏的时候,一般都是用“贵姓”,回答则要说“免贵姓”。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样说是为了显得有礼貌、谦虚,但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免贵”二字吗?古代是有比较明显的阶级划分,所以为了在姓氏上显得不比别人

  • 后稷是谁的儿子?揭秘后稷的前世今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后稷在历史算是一位半人半神的人,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是母系氏族时期的人物。后稷又被称为农神,因为传说他是人类掌握农耕的鼻祖,如果真是这样那后稷就是将母系社会变成父系社会的关键人物。古人一直把后稷当做上古时代功德最高的三公之一,是他教会人们耕种,使得人类文明有了新的提升。相信不少朋友都

  • 我国古代人为何写字那么好看?有何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现存遗留下来的一些古代手写资料中,抛开其中的内容,就看古人所写色字,给任何人看都会觉得非常的好看,甚至还会跟人错觉就是这根本就不是手写出来的,更像是打印的。像这样的书法技巧,在现代人种已经很少人能够做到了。那么古人为何写字如此好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经常有书友会问起这个问题: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