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独具特色的藏族造纸技艺

独具特色的藏族造纸技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14 更新时间:2023/12/24 6:46:45

众所周知,造纸术是我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明史上的一项非结束的发明创造,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发明。而造纸的技艺随着时间的流逝以传播,如今已经出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造纸方式。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下独具特色的藏族造纸技艺吧。

藏族的造纸法是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些造纸工匠而发展起来的。8世纪以来,为译经之需要,藏族人民不断学习、借鉴周边民族先进的造纸技艺,就地取材,生产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藏纸。

藏族的造纸原料是一种叫“狼毒”的植物,康巴藏语称为“交日交”,属瑞香科,生长于高海拔的山坡牛场。狼毒,就是草场上一种红色的植物,是一种毒草,接触多了皮肤会过敏。

造纸工艺一般都有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环节。造纸时,先把狼毒的根刨出,里边的黄心不能用,用中间白的一层,撕下来刮成细条,晒干,放水中煮一到两个小时,捞起来,把料子放到石臼里用木槌打成浆状,再搁到酥油茶桶里捣作纸浆。

然后把捞纸框(木框绷纱布做成)摆在水面上,倒纸浆进去,然后慢慢晃动框架,让浆液变得均匀平整,再轻轻提起框架,等水滴完,拿到院子里靠墙斜放,自然晾干。最后把纸从纸框揭下,用石头研光纸面,就可以使用了。藏纸坚韧洁白,吃墨好,不易污染,可题词绘画,也可糊窗作帐,品质可与高丽的枸皮纸比美。

中原内地传统上用的是一帘子反复入水池捞纸的“抄纸法”,而西藏则用的是把纸倒进纸框,然后连框一起搁在露天自然干燥的“浇纸法”,并且两种方法的原料也不一样。用浇纸法造的纸,质地厚实,不适合柔软的笔,却适合藏族、纳西族的硬笔书写,而且能防虫蛀。

因高原干燥缺氧,原料有一定毒性,因而藏纸具有防腐、防蛀、防潮的特性,易于长期保存,其纸质较为柔韧,经久耐用,色彩也丰富多样,具有装饰美感。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西藏造纸技艺形成了多种类共同发展的格局。藏东地区盛产康纸,藏南盛产金东纸、塔布纸、工布纸、波堆纸、门纸(珞巴、门巴地区的纸),卫藏地区盛产尼纸、臧纸、聂纸(聂拉木纸)、猛噶纸、灰纸及阿里纸等。造纸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使藏纸行业名匠辈出,创造了许多精工细作的名纸,如产于塔布金东而享誉全藏的金东纸,适于馆藏文献使用的尼木县毒纸等。

许多特殊的纸面加工纸品更令世人刮目相看,如印刷纸币和邮票的精品藏纸、制作技艺精湛的金汁、银汁大藏经用纸等即是其中显明的实例。藏族造纸业不仅在西藏地区得到全面推广,还传入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

高超的藏纸技艺、悠久的藏纸历史、丰富的藏纸生产经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纸文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切实的保护。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醋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人们最喜欢用到的调味料恐怕是就是醋了,若是没有醋,那么味道总觉得差点什么。在喜欢吃饺子的人的眼中,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绝对不能没有醋。事实上在我国山西、陕西一带更是无醋不欢,甚至到了每天都必须要喝醋的程度,不喝不舒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关于醋的历史吧。醋文化其实最早可以追

  • 柯尔克孜族居住房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听着名字有点像西北那边的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有着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他们的居住房屋,拥有着自己独立的民族特色。在这些房屋中分为毡房和土房。其中毡房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柯尔克孜族的建筑文化吧。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克孜勒

  • 景颇族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景颇族,估计很多小伙伴们会觉得比较陌生了,这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景颇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下来了许多景颇族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习俗等等。在景颇族的文化当中记录下来了景颇族社会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发展过程,铸就了属于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婚俗景颇族的传统

  • 仫佬族文化是怎样的?有何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仫佬族,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个民族感到很陌生。也确实,仫佬族这个民族确实很少见,不过仫佬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仫佬族的先祖们用自己的双手与大自然抗衡着,然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美丽家园。当年抗战的时候,仫佬族还在国家的领导下与日军激烈斗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仫佬族的民族文化吧

  • 土族的古老头饰是怎样的?“扭达”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头饰对于土族人民来说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象征,在他们的文化当中占有者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土族妇女的头饰,种类非常的繁多,但是又非常的笨重,所以在干农活或是行走的时候很是不方便。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土族的妇女就已经不在携带古老而笨重的头饰了,但是这些头饰却是土族璀璨文化的见证。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的

  • 锡伯族民间歌曲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音乐不论是在哪个民族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传递民族精神文化,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锡伯族的音乐文化中,民间歌曲站着很重要的比重,我们可以从其中了解到锡伯族的生活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和继承了许多

  • 毛南族肥套是什么?这其中传承着怎样的愿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时候,人们为了能够祈求丰收、家人平安健康等心愿的时候,通常就会选择进行祭拜仪式或是举行祭祀活动来请求神明的帮助。当愿望实现以后,人们往往就会进行还愿,以此来感谢神明的帮助。而毛南族的民族文化当中的“肥套”就是为了还愿而存在的一种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ldqu

  • 外国人如何看待花木兰的故事?为什么西方人会崇拜花木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迪士尼公司在20世纪末期推出了迪斯尼公主系列的商业计划,而出生在中国的花木兰也是这个计划中的公主之一。1998年,迪士尼出品了《花木兰》的动画片,将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推广到了全世界。《花木兰》的动画,哪怕是20年后的今天再拿出来看依旧不会觉得过时,而这次《花木兰》真人电影的推出,也会让全球更多

  • 辣椒是如何传入到中国的?为何西南地区的人那么喜欢吃辣椒?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全球人民的餐桌上风靡了数百年,让无数人味蕾大开的调味品恐怕就是辣椒莫属了。在我国,完全是一个无辣不欢的民族,以辛辣文明的川菜受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欢迎。然而辣椒却并不是咱们中国本土大农作物,而是在明朝时期从美洲传入到我国的。那么辣椒是如何翻洋过海跨越了整整半个地球来到中国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

  • 揭秘生不睡柳,死不睡杨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柳树其实大家应该都见过,就是那种垂柳,树枝像头发一样垂下的,一般是在水岸边非常的常见,杨树我们就见得少了,所以还是比较陌生的,刚好最近小编又看到了一则叫名俗谚语,那就是叫什么“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生不睡柳就是指的柳树吗?死不睡杨就是指的杨树吗?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