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号啕大哭什么意思?号啕大哭典故介绍

号啕大哭什么意思?号啕大哭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4/2/4 13:45:44

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把周瑜给活活气死,公瑾死前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孙权得知周瑜的死讯后,更是悲痛欲绝,号啕大哭。诸葛亮此后也一人赶往东吴去祭拜周瑜,此番前行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当然历史上周瑜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这都是经过演义的内容。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就是“号啕大哭”,一起来看看当时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周瑜、孙权、诸葛亮和刘备。原文如下: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周瑜停丧于巴丘。众将将所遗书缄,遣人飞报孙权。权闻瑜死,号啕大哭……即日便命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一面教发周瑜灵柩回葬。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至晓,告于玄德。玄德使人探之,果然死了。

玄德问孔明曰:“周瑜既死,还当如何?”孔明曰:“代瑜领兵者,必鲁肃也。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贤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赴巴丘吊丧。于路探听得孙权已令鲁肃为都督,周瑜灵柩已回柴桑。孔明径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三气周瑜”,令周瑜长叹一声,病情加重,不治而亡。临终之际,周瑜留下遗书,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孙权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痛苦不已。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冒险前往荆州祭奠。此后,诸葛亮又与凤雏庞统见面,劝说其加入刘备集团。果然,不久之后,庞统便离开江东投靠刘备。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权得知周瑜病逝后的反应,叫做“号啕大哭”,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小说中提到的周瑜离世的原因及诸葛亮前往江东祭奠的情节,均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为了人物塑造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故事。《三国志·周瑜传》载:“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而诸葛亮也并未亲自前往江东去祭奠周瑜。

至于小说中描述的诸葛亮面见庞统,建议其离开江东依附刘备的情节,也并非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庞统传》载,江陵之战结束后,周瑜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庞统则在周瑜手下担任功曹一职。周瑜病逝后,庞统“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勣、顾劭、全琮皆往。”这也就是说办完周瑜的丧事后,庞统又回到了南郡。

既然庞统依附刘备与诸葛亮无关,那么他又是如何加入刘备集团的呢?原因与鲁肃有关。众所周知,周瑜在世期间,东吴将油江口借给了刘备。周瑜去世后,在鲁肃的大力推动下,孙权又将整个南郡借给了刘备。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郡人,庞统继续留在南郡,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刘备集团的一员。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揭秘螺蛳粉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螺蛳粉其实还算是很好吃的一种食物了,但是小编觉得这个东西好吃是好吃,但是就是有点臭臭的,所以有的时候还是少吃为妙啊,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韩国人又在搞事情了,话说韩国人要把螺蛳粉拿去申遗,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明明是中国的东西,为什么要拿去申遗呢?这可太不像话了啊,所以我们要怼回去,但是怼回去之

  • 海明威名言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海明威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美国作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经历使得他成为了世界著名作家的根基。在海明威的一声当中见到了太多的生与死,见到了太多的爱与恨,他的文学作品在这些基础上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号海明威的名言吧。1、一个人对于死亡的恐惧程度

  • 面不改色什么意思?面不改色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秦宓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臣,思维敏捷,善于辩论。秦宓早年是刘璋的手下,后来被刘备麾入账下。史书上对于秦宓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不过其中有一件事让他差点丢了性命。关羽死后,刘备下决心伐吴,此时秦宓力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结果刘备大怒要杀秦宓,最后还是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饶了秦宓一命,只是将他下狱。这次介绍的成语

  • 揭秘王莽货布一枚价格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王莽货布其实以前还是不算火爆的,但是最近却越来越火爆了,毕竟这个东西很多人也已经发现了,那就是价值也越来越大了,因为人们对王莽是越来越了解了,毕竟这个人还是很给力的一个人,而且在当时可以说做出的改革是影响到了人类进程的,这其中关于货币的改革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最近关于王莽货布的价格也一直在攀升了

  • 古人日常饮食都要遵守哪些礼仪?这三条是最重要的饭桌之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这也很好的体现出了中华文明对于礼仪方面的看重。古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礼”字,《仪礼》和《礼记》就记载了很多先秦至西汉时期,人们在礼仪方面表现出的态度,有种敬事如神的感觉。那这次我们就为大家讲讲,古人在日常饮食方面,一般都要遵循哪些礼仪,其

  • 关于时间的名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时间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于时间的认识都不一样,同时在运用时间上也都不一样的。有的人充分的利用时间去学习;有的人想方设法的利用时间去娱乐;有的人利用时间去做慈善。时间不等人,时间万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转而不断改变的。时间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它却又是真实存在的,与这世间的万物都脱不了干系。今天

  • 清明节为什么即是节日又是节气?这背后有什么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不过这里面只有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节期在仲春和暮春之间,兼具了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节气和人文融为一体,也正好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和谐共存的关系。古时候清明节的习俗十分丰富,扫墓祭祀和郊游踏青是永恒的两大主题。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

  • 味如鸡肋什么意思?味如鸡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此后曹操想要撤军,众将不解曹操为什么要撤军,曹操只说了两个字“鸡肋”。这个鸡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来被杨修解读了出来,鸡肋的意思就是食之无味,其实可惜。说明曹操并不想在争取汉中这件事上,和刘备消耗太多的精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味

  •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除了扫墓还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又是一个清明节即将到来,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清明节已经与“扫墓”“祭祖”这类的词眼组合在了一起,似乎清明节除了扫墓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习俗。实际上,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气与节日合一的时间,从来都不仅仅是扫墓这么简单。那么,清明节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习俗,古代人的清

  • 乾隆皇帝在汉绿釉陶壶上刻字算不算破坏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都说乾隆皇帝是“印章狂魔”,任何字画凡是到了他的手上,基本都会留下一个专属标记。实际上,乾隆不仅对字画下手,汉代的陶器他也没放过。当时曾有人把一个东汉时期的绿釉陶壶献给乾隆皇帝,结果乾隆皇帝非要在绿釉陶壶上刻一首自己的诗。文物不都应该好好保护么,乾隆皇帝这样做算不算是破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