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道教文化的意义?

如何理解道教文化的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06 更新时间:2024/2/23 17:46:07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两大宗教之一,很多人对道教都非常的位数,但是很少有真正的去理解道教文化的意义。所谓的道教主要就体现在这个“道”字身上,是以“道”作为了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的观念上以黄、老的道家思想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防暑衍化形成。那么什么是道教呢?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道教: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道教”。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上清宫。

据道书记载,始于龙汉祖劫,玉清教主元始天尊说法度人,传至世间,开宗演教于轩辕黄帝(前2717—前2599)祭祀天帝与崆峒问道,阐扬理论于道祖老子(约前570—前400)函关授经和西行传教,活跃民间于汉末建立太平道的张角(活动于约168—184年)和组织五斗米道的张修(活动于约178—191年)。故奉元始天尊为鼻祖、轩辕黄帝为始祖、太上老君为教祖。

元始天尊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道教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当代要论古人语汇中的黄老、道家即是道教,事实如此,难有他论。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她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全世界唯一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

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道教遵道贵德。故学者说“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法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其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勇然何如哉!”

道教的主要派别: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根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妙真道)、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有妙真派(庄子休),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妙真派(庄子休)、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根据法术原理,道教可以分为上层丹鼎派和下等符箓派,即全真道和正一道,这也是各种道派经过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结果。

吕纯阳全真道亦称为全真教、全真派,是由王重阳于北宋末年建立的钟吕丹鼎道派。全真道建立了传戒和丛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饮酒;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其修炼要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以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经邱处机的推动而壮大了全真道。有龙门派、华山派、清静派、三丰派、金丹南宗等支派。正一道正式形成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鞑子册封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以扶乩巫蛊等迷信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

正一道士中相当一部分有家室,不住宫观,吃荤饮酒,不守戒规。此外还有许多民间道教派别,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台湾一贯道、韩国天道教、越南高台教、东南亚德教等。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当下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着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正一道前身是五斗米道,。而后改名形成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正一派崇尚自然无为,故可以不住观不出家,戒律也不繁琐,只有“四不吃”以及斋日吃斋等。正一派以符箓为主,驱邪治病,在民间声望显着。此外还有许多民间道教派别,如道教妙真派、、清微、上清茅山、闾山派、玄皇、淮南、凤阳府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如何正确的礼佛和烧香拜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虽然佛教最初不是源于中国,但是从古至今对中国的影响一直都是非常深厚的。随着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礼佛与烧香拜佛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日子,很多人都会来到佛家寺院向佛祖们祈福求得平安。但是在礼佛和烧香拜佛这方面其实非常讲究的,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该怎么

  • 儒家经典语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儒家可以说是中国从古至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学派,儒家思想也被称之为儒教与儒学。儒家思想是有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学家孔子所创造的。在儒家所创造的书籍中,有着很多经典的语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儒家文化的经典语录有哪些吧。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大学的目的

  • 传统武德的儒家文化内涵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本土的有两大宗教一个是道教另一个则是儒教。儒教的思想在中国渊源流传,蕴含着浓厚的宗教文化,它包含的人文思想非常的具有代表性。儒家文化从古至今一直都影响着很多中国人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儒家文化思想的内涵吧。我国传统武德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

  •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真的不会死吗?其实不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西游记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部历史小说陪伴80后90后的整个童年,尤其是《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更是深得人心。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的主角就是孙悟空了,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拿着金箍棒上刀山下火海,还会72变,好像是一个怎么打也打不死的存在。但是孙悟空真的是不死的吗?然而并不是这样,

  • 目连救母的故事你知道吗?一个关于中华孝道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目连救母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广受人们的热爱。他强调的是利用佛法的力量救度,以及对一些地狱,饿鬼,畜生道的一些惨烈描述。表达了民间针对佛教的接受和风貌。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这个佛教故事能从西晋流传到现在,而且是口口相传,殊为不易,关键在于故事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l

  • 西游记中的第一战神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西游记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西游记中的角色可说是每个人都能倒背如流。看过西游记后,很多人都认为如来佛祖才是那个武力值最为强大的存在。然而其实根本就不是如来,在真实的西游记小说中,在如来之上还有更厉害的存在。那么在真正的西游记中,谁的武力值才是最强的呢?谁才是里面的第一战神呢?在《西游记》中,三界

  • 心如铁石什么意思?心如铁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被困麦城,誓死不投,最后被吕蒙部队活擒,关羽父子双双遇害。关羽被杀也是影响三国走向的一大转折点,主要是刘备太看重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一定要为关羽报仇,结果夷陵之战刘备大军差点被陆逊全歼。不过关羽的死他自己也要付上一定的责任,如果关羽拿到首捷就撤退的话,吕蒙也没机会联合曹操对他进行前后夹击了。这次

  • 今宵一醉什么意思?今宵一醉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为大家介绍三国一位比较冷门的人物,就是邴原。邴原是东汉名仕之一,曾深受曹操还有曹丕的重用。邴原做事非常有原则,原本他不善于饮酒,但是为了自己朋友可以破例饮酒,一醉方休。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今宵一醉”就和邴原有关,当然这个成语并不难理解,而且应该算是非常简单的那种了。不

  • 云中白鹤什么意思?云中白鹤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公孙家族在三国时期的名声并不算很大,但他们也起到了一定的历史重要性,例如为其他国家输送了很多的人才。不过公孙家一般采取的策略都是首先要自保,并不是很着急的扩张,因为他们也知道敌不过曹操还有孙权,但也没少给他们惹过麻烦。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云中白鹤”就和公孙家族有关,公

  • 驽马恋栈豆什么意思?驽马恋栈豆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本有机会与司马懿做最后一搏,可曹爽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向司马懿直接投降。当时桓范得知司马懿要政变的消息后,不惜一切代价冲出城找到了曹爽向他禀报实情。原本桓范建议曹爽利用天子在手的优势,召集各路诸侯共同对付司马懿,这样还有一战的资本。但曹爽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决定认怂,桓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