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巧诈不如拙诚什么意思?巧诈不如拙诚典故出处介绍

巧诈不如拙诚什么意思?巧诈不如拙诚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62 更新时间:2024/2/23 17:46:37

曹睿上位以后,因为他和曹丕的关系,导致他对自己身边的人疑心都很重,哪怕是自己身边的四位托孤大臣。所以曹睿经常会让托孤大臣们出外勤,自己好在朝中独揽大权。不过这也导致曹睿虽然是皇帝,但在朝中却没有什么信任的人,这点对他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有很多大臣反而利用这点欺骗曹睿,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巧诈不如拙诚”就和曹睿还有一位叫刘晔的大臣有关,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时间是在魏明帝太和年间,主人公是刘晔。原文如下:

或恶晔于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复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谚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于俗,卒不能自安于天下,岂不惜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有大臣非常讨厌刘晔,于是对魏明帝曹睿表示:“刘晔这个人对陛下并不忠心,他仅仅是善于揣摩陛下的心思而故意提出与陛下想法一致的建议。陛下可以试着与刘晔交谈,故意反着来问他,如果刘晔的意见与陛下的说法想法,就证明刘晔的真实想法与陛下一致。如果他的回答与陛下的说法完全一样,足以证明刘晔是在附和陛下。”于是,魏明帝曹睿便按照此人的说法进行验证,果然发现刘晔事事都在附和自己,从此疏远了他。刘晔因此精神失常。后来他被任命为大鸿胪,忧郁而死。

俗话说: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这句话是对的。以刘晔的明智和头脑,假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就会成为真正的贤士。而他却依仗自己的能力,对内不推心置腹地侍奉皇帝,对外被世俗的事情所困扰,致使自己难以善终,实在是太可惜了!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巧诈不如拙诚”,意为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韩非子·说林上》中的“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刘晔即便在人才济济的曹魏谋士群中也称得上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可谓足智多谋,算无遗策,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失误。不过,刘晔也有个致命的弱点,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最终,刘晔的这些小伎俩被魏明帝曹睿识破,竟然吓得精神失常,到头来郁郁而终,也算是自食其果。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后世的儒家不是孔子时期推行的儒家学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想,不管是现代还是在古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是有约两千年的历史的,不过也有人发现,孔子时期的儒家,也就是儒家诞生时期,那个时候的思想与后世推崇、发展出来的各种思想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是为什么?既然要推崇儒家思想,为什么又不把它原原本本的推崇起来,反而还要

  • 满族人民的居住文化是怎样的?你知道多少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满族,源自于东北地区,曾经一度统治了中国几百年,创建了辉煌的大清王朝。由于满族人民生活地区与地理位置的影响,他们变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符合自己所需要的居民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满族的居民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己的变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

  • 贤才君子什么意思?贤才君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增添一些戏剧冲突,很多三国影视剧中,都喜欢把曹丕树立成抢夺曹植嗣子之位的人。其实曹操心中的继承人在曹昂死后,就已经锁定了曹丕,曹植才是夺位的第三者。而且朝中有部分大臣也不想看到曹丕上位,所以就故意在曹操身边推荐曹植,那曹植的文学说事,但曹操也不傻这种事不会轻易被他人左右。这次要为大家

  • 跳大神是什么?它是哪个民族的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跳大神可能很多城里的人的都不清楚,最多也只是听说过但从来也没见到过。跳大神是在中国农村地区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传统民俗。现在的跳大神一般都是一些封建迷信的活动,一般是由两个人来完成的,是流传在民间的民族艺术,这种艺术也被成为“萨满舞。”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跳大神的来龙去脉吧

  • 黎民百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叫黎民百姓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黎民百姓”,这是一个人人都会说的成语,也是一个人人都知道意思的成语,但是却不见得是每个人都知道来历的成语。我们现在用“黎民百姓”这个词用的地方和频率是很多很高的,就算没有人讲解过这个词的意思,但是通过平常的生活积累,我们也是可以理解它的,但是你是否知

  • 覆餗之患什么意思?覆餗之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叫“覆餗之患”,第二个字“餗”读作sù,意思是鼎里的食物。这个成语的背景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对自己的手下自然也是很严格,而且曹操的脾气是出了名的不好,稍有让他不如意的地方可能都会受到责罚。所以在曹操手下做事存在的风险还

  • 如何正确的理解佛教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最为广大的。从古代佛教被传入中国后,在千年里对中国的影响渊源流传,小到民间大到一个国家的皇亲国戚。随着时代的进展,在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开始慢慢接受佛教文化。那么什么是佛教文化呢,该如何正确的去理解佛教文化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佛教

  • 如何理解道教文化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两大宗教之一,很多人对道教都非常的位数,但是很少有真正的去理解道教文化的意义。所谓的道教主要就体现在这个“道”字身上,是以“道”作为了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的观念上以黄、老的道家思想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防暑衍化形

  • 如何正确的礼佛和烧香拜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虽然佛教最初不是源于中国,但是从古至今对中国的影响一直都是非常深厚的。随着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礼佛与烧香拜佛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日子,很多人都会来到佛家寺院向佛祖们祈福求得平安。但是在礼佛和烧香拜佛这方面其实非常讲究的,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该怎么

  • 儒家经典语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儒家可以说是中国从古至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学派,儒家思想也被称之为儒教与儒学。儒家思想是有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学家孔子所创造的。在儒家所创造的书籍中,有着很多经典的语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儒家文化的经典语录有哪些吧。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大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