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月春社是什么?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二月春社是什么?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97 更新时间:2024/2/4 13:51:18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是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的,我国少数民族仫佬族也不会例外,也是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是从很久以前传承下来的一种风俗。其中二月春社就是一种祭拜灶的集体仪式。在仫佬族的眼中,只有祭拜了灶王来年才能五谷丰登。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二月社也叫“祭社王”或“春祭”,这是仫佬族一种集体崇拜仪式,以“冬”为单位进行,具体日期看历书决定。据说社王能保禾苗丰收,因此为仫佬人民所崇敬,二月祭社的目的就是祈求社王保佑五谷丰登。

社有社庙,多设于村头大树下。仫佬族的二月春社日当日,家家户户舂糍粑,杀鸡祭祖,接新媳妇回家。全村进行春祭,各家各户凑钱买猪,抬到社王庙宰杀,每户派一位代表参加,敬祭社王时,将猪肉分成若干份,用竹子串联起来,一串一串地挂在竹竿上,分放在社王庙的两旁。

祭完社王,各人将一串猪肉带回家,如果这一年春社在春分之前,民间认为年成好,有剩有,代表们先饱吃一顿,剩下的串肉再分给各人带回去。如果春社在春分之后则年成不好,大家要省吃俭用,先分再吃,把猪肉全部分到各家各户去吃,煮黄花(一种灌木花)、煮黄色糯米饭供神,全家食用,民间认为,可减少小白蚂蚁之害。

祭期,由值年头人(由同“冬”的各户轮流担任)备办香纸蜡烛,同时还要担负杀猪分肉的事务。祭一次杀猪一头(全村集钱),以煮熟的头、脚、尾、肚肠祭供社王,其余的生猪肉待祭过社王后,由值年头人平均分给各户。当天夜晚,家家户户过节,杀鸡、包粽粑(春节期间仫佬族不包粽,二月社才包)。先供奉祖宗,后全家食用。凡在上年讨媳妇的,必须在这一天送10至20担粽粑到女方家认亲,接新娘回家,女方家也必须以相同的礼物回敬。

社节那天,仫佬族还有“社王”报丁的习惯。凡是有新生男婴之家,必须备办猪头等三牲供品去拜祭“社王”。主人点燃一柱香,插到“社王”偶象前,摆上供品,斟上三杯酒,口唱“婆王给我生贵子,我请社王保平安,孩子成长续香火,祖业万代有人传”之类的歌。认为这样,就能以虔诚之心取得“社王”的保佑。孩子就可以除病消灾,健康成长。同时还要给同一“社王”辖区的各户分红蛋,表示通报自己家庭又添丁了。但是“报丁”只限于报男孩,生女孩不需报。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蒙古族骨头文化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风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蒙古族,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非常著名的游牧民族。在蒙古人的文化里,对吃肉是非常有讲究的,不是每一部位都能随便给人吃的,有的部位是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够吃的。而伴随着骨头文化流传的还有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果在啃骨头的时候,穿插一点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能增加些趣味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 苗族巫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一种非常惧怕未知的一种生物,当人们无法对未知的恐惧作出合理的解释时,慢慢的就会演变成为了神鬼的说法,同时也是人们对于生死的畏惧和崇拜。那么就有些人自称能控制,知晓神鬼之力,宣传自己拥有巫力迎合了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巫文化初倪。而苗族文化里“巫”与之息息相关。现

  • 成语礼崩乐坏是指什么?有着怎样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或是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发展都是需要保存和延续的,如果出现过一定的断接时间,那么可能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研究探索带来许多的问题以及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为何会出现礼崩乐坏这种我们现在常常

  • 成语"遗簪坠屦"的意思是什么?典故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遗簪坠屦这个成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成语,指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出自《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那么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具

  • 官渡之战后袁绍依然手握数万兵力,为何还是会败给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官渡之战,袁绍有十一万兵力,曹操只有两万兵力左右,曹操却能以少胜多,最终战胜了强大的袁绍。不过此役袁绍虽然损失了七、八万人,但他剩余的兵力依然在曹操之上,因为曹操也损失了将近万人,那为何袁绍最后还会被曹操所灭呢?这也跟袁绍回到冀州后的策略和遭遇有关,袁绍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但人和出现的问题将他彻底

  • 犬马之劳什么意思?犬马之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中,汉献帝曾下衣带诏,希望董承能够联络朝中大臣,一起铲除曹操,其中还包括刘备。但是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董承等人被杀,而刘备则是逃过一劫。不过这件事在正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所以不知道真假。不过当时汉献帝肯定是想除掉曹操,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和能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犬马之劳

  • 元宵节为什么要办灯会,元宵节才是古代情人节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花灯会,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期间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也是春节年俗当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吃元宵已经是不用多说的习俗了,而元宵和汤圆却也算是两种并不相同的食物。除了元宵,元宵节还有花灯,但我们单知道有花灯会这种习俗,又是否知道为什么要有这种习俗呢?而且现在人们过情人节都是二月十四日

  • 弄假成真什么意思?弄假成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讲述的就是周瑜本想借招亲之名,骗刘备来到江东,好以此要挟刘备拿回荆州。结果诸葛亮早已做好应对之策,刘备不仅娶到了孙尚香,还安全返蜀,这让孙权和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此次要介绍的成语是”弄假成真“,本来孙权并不想嫁妹妹,但最后却促成了这桩亲事。不过这个典

  • 手起刀落什么意思?手起刀落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入驻朝廷,引起天下诸侯共怒。曹操逃出洛阳后,召集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可惜这十八路诸侯都各怀鬼胎,相互试探不愿使出全力。只有长沙太守孙坚主动请缨,愿意迎战董卓大军,此后也是依靠孙坚的力量打的董卓节节败退。但鲍信和鲍忠这两兄弟却怕孙坚抢了功劳,主动迎战华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

  • 口似悬河什么意思?口似悬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张松表面上是刘璋的部下,但背地里一直在帮刘备。原本张松是想同曹操结交,结果曹操根本就不搭理他,还羞辱了他一番。此后张松便怨恨曹操,回去后连忙劝告刘璋,让他和曹操断绝来往,转而拉拢刘备。不过此后张松却成了刘备入蜀的功臣之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口似悬河”,就和张松去拜见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