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晋语是什么语言?哪些地区讲晋语?

晋语是什么语言?哪些地区讲晋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88 更新时间:2024/1/19 7:31:47

晋语是北方唯一一个非官话的方言,目前使用晋语的人口大约有六千万人左右。晋语和官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晋语保留了入声,一般晋语会有五个声调,但也有六、七个声调的晋语,所以读音上会有连续变调的特点。据说晋语起源于秦晋方言,还有另一种观点是认为起源于赵魏方言,历史上使用晋语的代表人物有武则天王昌龄、杨家将等。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晋语,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中国北方人说的话都是“官话”,有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甘肃、宁夏人说的是兰银官话,就连大西南的云贵川说的都是西南官话。

所谓“官话”,可以理解为普通话,周朝称“雅言”,明清称“官话”,1909年开始称“国语”。山东人、四川人说的话虽然与普通话有距离,但人家都是“官话”。唯独以山西为核心的晋语区,是中国北方的唯一方言区,其他六大方言都在南方,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都在南方。

晋语的使用人口约4570万,其中山西2000万(不含运城和临汾大部,运城话和临汾话属于中原官话)、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各近1000万,陕北约有430万。

晋语和北京官话很不相同,晋语比北京话的语言特点古老得多,古老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语言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有学者称其为“语言的活化石”。

晋语最重要特征是有入声。什么是入声呢?普通话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晋语还有第五个声调——入声,也叫“爆破音”。有了这个“爆破音”,晋语就与其他话大不相同,于是,人家都说“官话”,唯独山西人说方言。

晋语可进一步分为八片:并州片(太原古为并州)、吕梁片、上党片、五台片、大包片(大同—包头)、张呼片(张家口—呼和浩特)、邯新片(邯郸—新乡)、志延片(志丹—延川)。

晋语为什么能保持独特性,成为中国北方唯一的方言呢?

首先是地型地貌造成的。我们看地图,晋语区正好与黄土高原大体重合,它东起太行山,西近贺兰山,北抵阴山,南至汾渭河谷,这个地理四至圈出的正是最典型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样的地理条件势必造成其封闭性,外面的进不去,里面的出不来,天长日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城头变幻大王旗,但黄土高原地区偏安一隅,涛声依旧,“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中国北方的其它地区,我们看中国地图,东北是全国最大的平原,河北、山东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河南和安徽、江苏北部是黄河中下游平原、江淮平原,关中是八百里秦川,甘肃有连通东西的河西走廊,整个北方的大多数地区都便于信息传递,便于人物交通的平原地区,要保留语言的独特性,当然难。

其次是历史造成的。春秋战国以前,“晋语”区生活的是“北狄”,这群人是真正的黄帝的子孙。

晋国建立后,“晋语”理所当然地成为晋国的国语,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和陕北,也都是晋国的领土范围,这一区域保持统一性。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后迁新郑,占有今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南中部;赵都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后迁邯郸,先后占有今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部和西南部,以及内蒙古河套地区。可见,韩、赵两国的疆土正是今晋语区的基础,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这样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历代所发生的局部性变化,不仅使这种格局越来越符合今晋语区的划分,而且使晋语各次方言区的分片,也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吻合。

第三是文化造成的。长期而统一的行政隶属,相近的自然环境,使晋语区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形成了比较独特而稳定的晋文化。

关键一点,晋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受到严重的摧残,没被割裂,保持了一致性。秦汉、唐宋时期,晋语区特别是雁北、陕北地区民族构成复杂,先后有数十个民族在这里盘聚,这一地区成了民族的大熔炉,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身体里流淌着几十个民族的血,比如隋唐的皇族们,他们是什么民族?他爹是汉族,他娘是鲜卑族,他奶奶又是匈奴族。这样的人,他们的民族倾向性差,民族意识不强,不管是什么民族打过来,他们能打就打,打不过就投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能接受。反过来,不管是哪个民族也都能接受他们。这样的大杂烩文化,遭到种族清洗的可能就小,人口也就保留了下来。

到了元明清三代,近800年间,晋文化区避开了蒙古人征服中原战争、元末农民和民族战争、明初成祖朱棣的夺班战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战争、清人入主中原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等一次次导致人口大消亡的战争,在中国北方能避开这么多血腥屠戮战争的地方委实不多。大家打开地图,中国北方哪个地区在近800年间避开了这么多灭绝人口的战争呢?没有,唯独山西避开了。山西,“山河表里”,是块真正的福地,避开了一次次战争,它的文化没有割裂,人口得以保留,历史没有被割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直延续至今的晋文化。

第四,晋语区的人勇武好战。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也就是晋语区的人,本身就流淌着匈奴人、鲜卑人、党项人的血,这些民族凶狠、野蛮、彪悍,再加上生活贫苦,人穷命贱,作战就勇敢,他们见多了太多的战争,在战争中成长锻炼,能征善战。面对这样一群人,要征服他,你就得思量思量,盘算盘算,看算得过账来不。就像欧洲的瑞士,地势险要,全民皆兵,还特别能打仗,于是一战、二战中侵略者都觉得攻打瑞士不划算,瑞士也就免于战火。面对同样能征善战的黄土高原人,征服者大都采取了妥协政策,双方各让一步,于是晋语区的人口也就保留下来。这实际上就是“以战求和”,这也是晋语区文化少受摧残、没被消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促进了晋语区的最终形成。晋语区避开了一次次战争,明清之际,中国北方其他地方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唯独山西人口过剩,于是有了“大槐树”人口外迁,使晋语区面积不断扩大。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槐树”移民,大家都知道,不需多讲。

清初,清康熙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导致著名的“走西口”,大量的山西人、陕北人向内蒙迁徙,直接改变了内蒙地区的人口构成。

在人口迁移和流动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晋商的活动,据有关资料统计,近代,山西商人占山西总人口的比例在25%以上,许多地方高达40%~50%,这些商人把晋语传播到所到之处,扩大了晋语范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的“东海”与“南山”是指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人讲究个“孝”字,意思就是后背要对长辈尽孝心。在我们节假日去长辈家做客的时候或是给长辈祝寿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尽上自己的一份孝心,同时也会送上一句祝福语。在祝福语当中我们经常会说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这句话仅仅只是个祝

  • 自相践踏什么意思?自相践踏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200年,曹操派曹仁进攻刘备,刘备不敌又回到袁绍旗下,但刘备是想离开袁绍投奔刘表。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趁势往投刘表,只不过后来刘备在新野屯兵引起刘表怀疑,此后刘表也是对刘备多了几分防备。此后刘备个曹操开战,算是第一次正式打败了曹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自相践踏&rdquo

  • 逸群之才什么意思?逸群之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虽然《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抬得很高,杜撰出了各种事件来夸大诸葛亮的能力。但在正史中,诸葛亮依然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许刘备就没办法顺利组建自己的政权。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十分熟悉,也是因为这个故事从开始便让诸葛亮在刘备团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逸群

  • 金银纪念币,为什么没有按照上面的金额销售?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销售的纪念币,上面标注的金额不等,就像一般的硬币一样,但是作用却不一样,也不会在市面上以硬币的形式流通。但是既然标注了金额,为什么却总是不会按照所标注的金额进行销售呢?如果不是这样,那标注了金额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纪念币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纪念币的销售。&ld

  •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结果蒋干两次过江东,两次掉入了周瑜设下的陷阱,也为此后曹操战败埋下关键伏笔。当然,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贬低了蒋干,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而且蒋干只是充当说客,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

  • 揭秘商朝恐怖文化,殷墟中除了文化发达,还有恐怖和阴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河南安阳殷墟商文化遗址,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参观过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远古时期的殷商文化,是最富有神秘感之一的文化,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但是却无法亲眼目睹。但是殷墟遗址却能够让大家深刻的感受到殷商文化。除了能感受到殷商的发达文化和精美的铜器以外,还会让你感受到恐怖阴郁的商朝恐怖文化。殷墟遗址主要

  • 朝不谋夕什么意思?朝不谋夕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被诸葛亮骂死,还被很多网友做成鬼畜。实际上这段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王朗并非因诸葛亮而死。王朗原本是会稽太守,面对孙策的进攻明知自己屋里阻挡,但依然要战到最后一刻。虽然王朗败逃,但曹操依然征召王朗入朝,此后担任参司空军事一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朝不谋夕&r

  • 裹足不前什么意思?裹足不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196年,袁术率领大军进攻徐州,刘备领兵抗衡。结果吕布却在后方偷袭下邳,还抓走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只能选择撤军,后来刘备找吕布选择求和,吕布这才让他们夫妻重聚。此后刘备选择投靠曹操,当时有人劝曹操除掉刘备,也有人说可以重用刘备,最后曹操选择了后者,让刘备担任豫州牧。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牝鸡司晨怎么读?牝鸡司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代男权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其实是非常低的,现在那些古装剧中,将自己家的女孩子与男孩子放在同一地位,甚至宠爱女儿比儿子更甚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少见的,不过历史上还是有不少女性掌握大权,地位超越男性的情况,只是要注意的是,这依然是少数,因为这是能数的过来的情况。而成语“牝鸡司晨&rdquo

  • 二郎神和玉帝是什么关系?二郎神为何能不听玉帝命令?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道教神话中二郎神母亲是天庭仙女,私自下凡和杨天佑成婚生下二郎神,后来杨戬母亲因触犯天条被玉帝压在太山之下。此后二郎神劈山救母,这个典故故事也是十分著名。据说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所以二郎神和玉帝还是外甥关系。虽然两者是亲戚关系,不过二郎神似乎不怎么喜欢听玉帝的命令,“听调不听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