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辞而去什么意思?不辞而去典故介绍

不辞而去什么意思?不辞而去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4/2/4 13:38:36

孙权曾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名义上是为了吴蜀联盟,但孙尚香嫁到蜀汉也能对刘备起到一定的监视作用。211年,刘备准备入蜀,孙权想让孙尚香带着阿斗回到东吴,以此要挟刘备。还好赵云和张飞及时赶到,将孙尚香拦住救出阿斗,不然刘备的继承人就危险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辞而去”,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发生在赵云“截江夺阿斗”前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周善、孙夫人和赵云。原文如下:

(周善)善呈上密书。夫人见说国太病危,洒泪动问。周善拜诉曰:“国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迟,恐不能相见。就教夫人带阿斗去见一面。”夫人曰:“皇叔引兵远出,我今欲回,须使人知会军师,方可以行。”周善曰:“若军师回言道:须报知皇叔,候了回命,方可下船,如之奈何?”夫人曰:“若不辞而去,恐有阻当。”周善曰:“大江之中,已准备下船只。只今便请夫人上车出城。”孙夫人听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便将七岁孩子阿斗,载在车中;随行带三十余人,各跨刀剑,上马离荆州城,便来江边上船。

府中人欲报时,孙夫人已到沙头镇,下在船中了。周善方欲开船,只听得岸上有人大叫:“且休开船,容与夫人饯行!”视之,乃赵云也。原来赵云巡哨方回,听得这个消息,吃了一惊,只带四五骑,旋风般沿江赶来……赵云弃枪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剑在手,分开枪搠,望吴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吴兵尽皆惊倒。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得知刘备率部进入益州,张昭建议孙权谎称吴国太病重,利用妹妹孙夫人将刘备之子阿斗带到东吴作为人质,再逼迫刘备交出荆州。孙权依计而行,派周善来到荆州去见孙夫人。孙夫人不知有诈,急急忙忙带着阿斗上船赶往东吴。幸好此时被赵云发现,赵云登船劝阻,张飞又带兵赶到,斩杀周善,将阿斗夺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夫人口中的“不辞而去”,意为没有告辞就离开了。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中的“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小说中提到的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不过,小说中出现的周善却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

关于孙夫人的生平,在历史中记载甚少,但围绕她的故事却有不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母亲并非小说所言的吴国太。按照小说的描述,有一对姓吴的姐妹同时嫁给了孙坚。姐姐生下了孙策和孙权等四个儿子,妹妹则生下了一儿一女,其中的女儿便是孙夫人。而根据《三国志·妃嫔传》的记载,孙坚只娶了一位吴氏为妻,生下了四子一女。这说明了两点。首先,孙夫人和孙权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其次,小说中出现的吴国太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说到吴夫人与刘备的结合,是一场政治婚姻的产物。据《三国志·先主传》载:“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新婚燕尔,刘备与孙夫人自然如胶似漆,但时间一长,双方年龄、性格及经历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两人的矛盾和分歧显现出来。

《三国志·法正传》载:“妹(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更是有这样的记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因此,刘备才不得不派赵云“掌内事”一方面是约束孙夫人手下的不法行为,二来也是为聊监视孙夫人的一举一动。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孙权立刻派人接孙夫人回娘家。孙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同行,自然引起赵云等人的不安,于是便有了赵云与张飞的“截江夺阿斗”之事。从孙夫人一去不返来看,孙夫人带上阿斗很可能是孙权暗中授意的结果。此后,孙权与刘备的关系逐渐恶化,孙夫人也就一直留在东吴,再也没有回到刘备的身边。

说到孙夫人的结局,小说在第八十四回提到:“时孙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但这个情节出自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因此,有关她返回江东的生活经历、感情状况和最终结局成了三个谜团,至今依然没有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些自媒体文章中出现的所谓孙夫人后来嫁给了陆逊的说法是不可能的。

首先,这种说法并不见诸史料。其次,据《三国志·陆逊传》载:“权以兄策女配逊。”陆逊也就因此成了孙权的侄女婿。如果孙权又将孙夫人嫁给陆逊,则有违常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欧洲文明的三大基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古代欧洲的文明,相信很多小伙伴印象最深的就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了。之所以有这样的印象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希腊和罗马文明不能拆开单独来看,可以说罗马文化是汲取了希腊文明的营养发扬光大的。希腊和罗马文明也是古代西方文明的顶峰时期,此后的欧洲文明进入了长时期的停滞甚至倒退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宗教统治一

  • 古希腊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为欧洲现代文明的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欧洲文明发端有着三大要素,其一就是以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为基础;其二就是以基督教、犹太教以及众多基督教的分支为基础;其三就是当年罗马帝国日耳曼蛮族化的战士文化。那么这其中为何说古希腊文化是欧洲现代文明的基础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相信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古

  • 为什么古希腊雕塑都裸体?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希腊的文化当中,古希腊的雕塑可以说是最引人著名的,也是古希腊文化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希腊的雕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已经看过了,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们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当中,八成以上都是裸体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古希腊人都是暴露癖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古希腊最著名的

  • 倒戈卸甲什么意思?倒戈卸甲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官渡之战,曹操原本是弱势一方,艰难和袁绍形成相持局面。后来许攸转投曹操旗下,并献上偷袭乌巢一计,帮助曹操改变了战局的走势,从而转为优势一方。最后曹操奇迹般的打赢了官渡之战,为自己统一北方立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袁绍本有机会守住乌巢,可惜旗下谋士判断错误,铸成败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倒

  • 立夏斗蛋怎么玩?立夏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春分时节有“春分竖蛋”,而即将来临的立夏也有“立夏斗蛋”。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从天文学上来讲,春天已经结束,人们即将迎来炎炎夏日。而每过一个节气,人们都会有一些不同的习俗来迎接新的光阴,立夏时节就有“斗蛋”,还有&ldqu

  • 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揭秘男凹女凸指那个部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一句俗语叫“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还是有说法的,有的人应该听过这句话,但是也有人听说过这句话,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叫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又指那个部位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中国人的语言魅力

  • 置之死地而后生什么意思?置之死地而后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早年在河东郡当小吏,后来讨伐贼寇立功升为骑都尉。董卓被杀以后,郭汜和李傕杀入长安,徐晃则护送汉献帝至洛阳。因为徐晃护驾有功,又被汉献帝封为都亭侯。等曹操入住朝廷击败杨奉后,徐晃选择效力曹操,并且在曹操手下立下诸多战功。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rdq

  • 令和寓意是什么?含义还是来源于中国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5月1日,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之前日本使用的年号全部出自中国古籍,这次日本是第一次在本国古籍中选取了两个字当做新年号。实际上“令和”二字的出处和寓意还是和中国文化离不开关系,毕竟日本古时候很多文学精髓都还是师出唐朝,所以也借用了中文的意思。下面就

  • 用兵如神什么意思?用兵如神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虞翻是三国时期东吴大臣,被称为是文武双全的大人才。虞翻原本是学者,早年在王朗手下做事,后来投奔孙策。孙策讨伐黄祖大获全胜,回来的路上路过豫章,便想连豫章一起拿下。此后虞翻奉孙策之命到豫章表达来意,结果孙策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豫章。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用兵如神”,就和此次事

  • 真正的中国酒文化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人类的历史上,酒已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饮料了,属于物质层面的东西,但是它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当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功能,也就是这样铸就各种独居特色的酒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文化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对中国的酒文化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