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古人睡得枕头都是什么样子的?揭秘我国枕头文化

我国古人睡得枕头都是什么样子的?揭秘我国枕头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4/1/5 4:53:26

枕头,相信这个是我们生活当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每天睡觉都需要枕头。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一个时期的枕头都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每一个时期的枕头独有这怎样的作用和化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我国古代枕头的文化吧。

枕头是枕的一种,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之一。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草荐枕、木枕、玉枕、瓷枕、盐枕、琥珀枕、琉璃枕、藤枕、布枕等各种枕头。

据《说文解字》解释,“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其中,“荐”意指草或草垫子。据记载,上古社会先民通常“逐水草而居,即席,便坐荐上。”草荐不仅用来供人坐、垫,也用于人们躺着时支撑头部,可见“草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枕头之一。

在历史上,人类时自觉地使用枕具,最早的枕具究竟是何种形态、何种材料已经不得而知。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草束、木棍、石块、土块或吃剩的动物皮、兽骨也许都曾被枕用过。只不过它们因为质地的原因,有的早已腐朽不存。

《诗经·唐风·葛生》中有:“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这首诗是妇人悼念亡夫之作,女子目睹角枕、锦衾,念及夫妇旧日情深,不禁伤心,发为浩叹。但角枕到底为何形态,文中难以看出。

《礼记》中提到人起床后要将枕、席等物收起来,且长辈的枕、席、簟、衾等不能随便移动。《礼记·内则》,“鸡初鸣,成盥漱,衣服,敛枕簟”,“父母姑舅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

湖北黄冈螺蜘山遗址墓葬中发现两件石枕,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枕。其中一件在墓主头骨下平垫。黄沙石,质疏松。近长方体,四周和上部枕面经打制加工,枕面有刻划沟槽,不甚规整。长18厘米,宽约16厘米,厚4~5厘米。另一件石枕置于墓主人颅骨下,枕面和四周有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但这个时候的枕头是否专门为睡觉打造还不得而知。

湖北省江陵市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竹木枕,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型枕头实物。在商朝时期,成型的枕头已经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相传商朝时就有玉石制作的虎头枕,这大概是最早的枕头的一种造型。当时,人们把虎作为氏族图腾或保护神,有祛邪避魔的作用。

东周时期,常年的战乱使得物质资料匮乏,因而此时的家用纺织品相对比较朴素。直到秦国实现大一统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纺织工艺的进步,家用纺织品逐渐丰富。

汉代,由于墓葬遗存较丰富,发现的枕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贵族墓葬中多见有玉枕,此外亦发现石枕、木枕、漆枕、草木枕、苫枕、锦枕、铜木合制枕、绢枕、鸡鸣枕等。

随着汉代生活水准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枕的制作、使用及其在文化上的功能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湖南省马堆西汉墓出土一件绢枕,属于软质枕头,可见在早期我国枕头就有了软、硬之分。

汉代发现玉枕的墓葬较多,尤以徐州为最,玉枕一般是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玉片连接而成,表面光滑。

汉代的枕头形状各异,丝织枕的实物从形状看,多为长方形或者长条形,如新疆民丰北大沙漠1号东汉出土一件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制作的枕,造型为雄鸡形。这种两端起、中间凹的造型不仅符合人体工学,又蕴含了古人鸡鸣即起之意。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从枕的出土量和多样性看要大大逊于前朝。不过,像木枕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相当普遍,《北史》载:“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说的是北齐皇建年间郑州长史朗基为官清廉,不贪图享受,他居住的地方,连木枕都没有。这一资料显示,在南北朝时期,木枕已比较普遍,算不上贵重的东西。《新唐书》:“(阳城)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说明在唐代木枕已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生活品。

到了唐宋时,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人们对枕头的享受也开始讲究起来,尤其是瓷枕的出现。

第一件也是最早的瓷枕发现于河南安阳的张盛墓,出土墓志表明张盛死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安阳修仁乡,十五年(595)与夫人王氏葬于相州安阳城北五里白素乡。张盛墓的随葬器物比较丰富,共192件,其中在日用器物模型中就有一件瓷枕模型,不过,除了这件瓷枕模型外,隋代尚未有真正的生活用瓷枕出土。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瓷枕产生的最初动机是为随葬之用。

到唐代,瓷枕出土的比较多,说明这一时期瓷枕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方形枕和兽形枕两类。烧制瓷枕的窑口有长沙窑、铜川窑、巩县窑、邢窑、寿州窑等。采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绞胎、三彩、印花、釉下彩。

据考古发现,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的瓷窑遗址中均有作为枕头的瓷器,而且当时的瓷器品种已相当丰富,分别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褐绿彩、三彩、珍珠地划花、绞胎、黄釉、黑釉、青釉、青釉褐绿彩、青釉印花等花色品种;瓷枕的形状也已相当丰富,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各种动物、花卉的形状,如兔形枕等。

唐代张鷟《朝野笺载》和《旧唐书·五行志》中都有这样的记载:“韦庶人妹七姨,嫁将军冯太和,权倾人主,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这里说的“豹头枕”、“白泽枕”、“伏熊枕”指的就是形状各异的瓷枕。

考古发现的唐代枕中,除了瓷枕外,还有石枕、滑石枕、布枕等,亦有以土坯作枕和以板瓦作枕者。这说明唐代枕的使用还是多元化的,不同形式的枕同时存在。唐代文人笔下的枕更是丰富多彩,见于文献的就有游仙枕、夜明枕、石枕、玉枕、琥珀枕、玛瑙枕、水晶枕、石膏枕、沉香枕、黄杨枕、白石枕、青盐枕、神鸡枕、药枕、书枕,数量品类颇多。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迅猛发展、成就最为杰出的时代,可以说是官窑林立,民窑竞起。这一时期,此时,瓷器真正成为大众产品,盘、盆、瓶、壶、罐、枕等各种生活用器在上层和民间都有较大需求。

瓷枕在宋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日常用器,其制作生产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甚至呈现出专门化的趋势。宋代瓷枕的生产有南北之分,北方地区以河北、河南、山西为中心,南方地区以江西为中心。

这一时期,瓷枕的数量和品种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印花、珍珠地划花、黑釉印花、黑釉划花、黑釉剔花、黄釉印花、三彩、酱彩、青釉印花、彩绘等品种;瓷枕的形状除了长方形、腰圆形等常见形状外,还出现了如意形、虎形、狮形、豹头形等不同式样。

这些瓷枕的枕面长、宽或径小者10cm,大者35cm,枕高14 ~ 20cm,呈前低后高、外高内陷的特征。一般,唐朝的瓷枕尺寸较小,枕面径约在10 ~15cm 之间,而后来烧制的瓷枕枕面尺寸较大,通常径可以达到29cm 以上。

对于宋人来说,在炎热的夏季,瓷枕无疑是凉爽而舒适的,这从瓷枕上的诗文题字和文人对瓷枕的赞赏中可见一斑。如磁州窑瓷枕上的题诗:“夏日景偏长,遥天转暑光。如人会消遣,何处不清凉。”即是描写夏日景象的。

老百姓也会在瓷枕的造型和装饰上寄寓了自己的朴素理想——婚育祈子、辟邪纳祥、人生感怀等。这些精神性的内涵使得瓷枕超越物质形态,进入精神文化领域,成为民众乐于接受的生活必需品。

明代时,陶瓷枕虽仍有前代遗风,但总体走衰落,反倒多见丝织枕和布枕。另一方面,此时的丝织品织艺精湛,质地优美,棉纺织业成为普及的手工业,印染、刺绣、镶嵌等工艺日渐纯熟。因此,软质的丝织枕制作简单,并且更加舒适,瓷枕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到了清代,丝织枕进一步发展,瓷枕更多成了装饰。

明清的枕顶通常以“鸳鸯”图案为装饰,以绣花工艺为主例如扣绣等。虽然枕头从瓷枕变成了丝织枕,但人们在借由枕头表达美好愿望的风俗还是流传了下来,只不过丝织枕改成了刺绣。寓意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的“百子枕头”则是当时很多皇室贵族亲睐的软枕。

至清朝晚期,多见丝织和布质枕。上海《申报》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年末,刊登:海道宪制定的《惜字章程》:“绣货京货店所售枕顶、手帕、肚兜、扇套、纱袋,各件草虫花鸟尽足娱目,何必刺绣诗句。况枕顶置之卧所,肚兜、手帕系妇女所用,以及束腰带、裤带等件,一经绣字秽亵尤甚。嗣后务须一律改用花样,如敢再绣字迹,定干提究。”从这段描述中可知,当时枕头上也会绣一些不正经的东西。

清代时尤其流行将中药、茶叶或者花瓣等物品放入枕头中,用以作为保健之途,有些也是为了可以促进睡眠,直到今日,有些人仍然会采用此方法养生。

区区枕头,从做法到用料,再到上面的图案,其实都是中国手工业发展史的缩影。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的傣族和泰国傣族是一个民族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傣族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中国的少数名族,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不仅仅是中国有傣族啊,话说这个泰国也是有傣族的啊,这两个傣族有什么关系呢?这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傣族是不是一个名族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看看到底是不是一个名族吧!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一个

  • 如之奈何什么意思?如之奈何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益州之争,关羽负责镇守荆州。庞统死后,刘备召集诸葛亮,诸葛亮放心不下关羽便告诉他如果曹操和孙权来犯,尽量跟孙权求和,然后出兵抵抗曹操。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关羽选择主动出击,导致败走麦城还丢了荆州。或许诸葛亮还在关羽身边的话,就不会让他如此冲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如之奈何&rdqu

  • 鸿蒙什么意思?华为自研操作系统为何叫鸿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网上曝出华为自研的操作系统名叫鸿蒙,很多小伙伴都好奇这个鸿蒙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华为内部很多产品的命名都是《山海经》里各种传说神兽的名字,例如华为麒麟芯片,那这次的鸿蒙又来自哪里呢?鸿蒙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并不是一个生物,而是一团混沌之气,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上存在的一团自然之气便叫鸿蒙。后来这一

  • 贪心不足什么意思?贪心不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战败以后,曹操将重心放在了稳定内部,随后亲自率军讨伐关中,击败马超联军,马超还想割地求和但曹操没有答应,最后平定凉州。两年后曹操又号令四十万大军南征孙权,孙权则率军在濡须口处抵抗曹操,两军相持不下,但当时正值春季气候多雨,曹操难以攻克便下令撤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贪心不足&

  • 血气方刚什么意思?血气方刚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得知自己和黄忠同为蜀汉五虎将后还有些不乐意,认为黄忠不配和自己同列。其实蜀国不仅是关羽和黄忠闹过矛盾,魏延和黄忠也曾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刘备进攻益州,黄忠曾主动请缨要求出战,魏延却认为黄忠年事已高,不适合打头阵,就因为这事两人还差点动起手来。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气方刚&rdquo

  • 三关酒是哪个民族的?揭秘瑶族酒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酒对于寒冷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可以驱寒的东西,而在一些失恋的人,有伤心事的人来看,确是消愁解忧的良药。不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酒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瑶族的酒文化。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广西红水河两岸。广西

  • 水陆并进什么意思?水陆并进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北伐最大的敌人变成了司马懿,实际上正史中诸葛亮北伐之战并没有遇见过司马懿,两人根本就没有交手的机会。其实司马懿在带兵方面的才能根本没办法和诸葛亮相比,如果两人真有交手恐怕历史将会被改写。但在演义里司马懿成了最后的赢家。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水陆并进”,就

  • 修建秦皇陵的人都被杀了,为何司马迁能够详细描述结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中国最伟大,最庞大的皇陵,相信很多人就会想到秦始皇陵了。秦皇陵的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因为整个工程耗时长达30多年,动用了73万的劳动力进行修建,很多人都跟着一起陪葬了。据说当年修建秦始皇陵的人全部都被处死了,那么为何司马迁可以详细的描述秦始皇陵内部的结构呢?秦始皇陵,中国古代最大的&ldqu

  • 古代巡夜人喊得“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经常看古装片的小伙伴们肯定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剧中经常会听到有人喊这么一句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而这句话代表着咱们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就是古代的更夫。更夫主要就是专门在夜间进行巡逻的人,同时也是兼任报时的人。古代不像我们现在,有手机、手表、挂钟等等可以看时

  • 划拳中所说的“五魁首,六六顺”到底是什么意思?有着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五魁首啊!六六顺啊!”这是我们经常会听到老一辈的人在酒桌上喝酒划拳时或是在街边喝酒划拳时所说的话,对于我们年轻一带的年轻人来说很难明白说这些话的意思,也看不出划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规则,完全跟我们小时候所玩的石头剪刀布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老一辈人的划拳时越玩越激情。那么今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