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食少事烦什么意思?食少事烦典故出处介绍

食少事烦什么意思?食少事烦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4/1/24 18:47:13

诸葛亮北伐之路,遇到了他一生最大的克星司马懿,司马懿采取的策略十分简单有效,就是死守绝不攻。诸葛亮兵力不如司马懿,所以只能想办法让司马懿主动出击,以便寻找突破。司马懿此前吃了一次亏,加上作战经验也不如诸葛亮,所以不敢再贸然出击。后来诸葛亮用激将法,送了司马懿一件女装,没想到司马懿竟然欣然接受,一点都没被激怒。这次讲解的成语“食少事烦”就和此事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发生在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期间,主人公分别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诸将不敢隐蔽,引来使入见司马懿。懿对众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懿拆视其书,略曰:“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兵出祁山,在五丈原一带与司马懿对峙。诸葛亮多次搦战,无奈司马懿坚守不出。情急之下,诸葛亮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的服饰,企图以此激怒司马懿。岂料司马懿不但不生气,反倒屏声静气地询问蜀汉使者诸葛亮的身体状况。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司马懿与蜀汉使者对话后部将说出的话,叫做“食少事烦”,意为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中的“亮使至,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

以上介绍的这则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在《三国志》和《晋书》当中均有类似的记载。与老谋深算、不动声色的司马懿相比,诸葛亮派去的使者就要逊色的多了。虽说他的话是想表达诸葛亮对全军的掌控能力,但话却说过了头,不经意间暴露了诸葛亮的身体状况,难怪等他走后司马懿立即得出了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的预测。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捉蚂蚱节是哪个民族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捉蚂蚱,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小时候都玩过了,这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了,但殊不知在历史悠久的哈尼族文化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捉蚂蚱节。哈尼族的捉蚂蚱是有一定的象征的,据说可以驱灾辟邪。美味可口的蚂蚱肉,小伙伴们有没有吃过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极具民族特色的哈尼族捉蚂蚱节吧。捉蚂蚱节,哈

  • 瑶族独特的风俗文化“瑶族砍牛”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牛是最忠实的动物之一了,一生都非常的勤勤恳恳,帮助着人们进行劳作。但在瑶族文化中,对待牛有一个很残忍的风俗,那就是瑶族砍牛。之所以砍牛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人。千百年来,瑶族一直传承着这个习俗,虽然对牛有点残忍,但也是瑶族一种传统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吧。白裤瑶习俗,长者死后假葬或以泥封

  • 故先考和故显考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故先考和故显考”其实我们一般都见得比较的少,但是在一些农村如果在一些坟墓附近这个字其实还是见得比较多的,其实就是墓碑上面的字了,你会发现就有出现什么“故先考”和“故显考”这些字样了,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分别呢

  • 神机妙算什么意思?神机妙算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正史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但在演义中,诸葛亮成了吴蜀战胜曹魏的大功臣。要不是诸葛亮借得东风,周瑜和黄盖的计谋就功亏一篑了。此后周瑜还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要找人将他除掉,但诸葛亮顶着主角光环来了一场三气周瑜,最后把大都督给气死了。当然这都是演义当中的故事,就别当正史来看了,这次要讲解的成语

  • 为什么要反对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览,祭侄文稿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书法作品,很多人脑海中度现出来的书法作品,大概都是那些写得干净整洁,可以拿来练字学习的作品吧,但在历史上,却有一个“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一眼看上去不仅不整齐,而且还有很多涂画掉的墨点,怎么看都让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会有那么高的评价。而且近日,《祭侄文稿》还

  • 损兵折将什么意思?损兵折将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从而制定了伐吴的策略。虽然我们都知道,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上惨被而归,但这个结果刘备自己也需要附上一定责任。在伐吴初期,刘备还曾一度掌握主动权,当时是整个蜀汉最巅峰的时期,所以孙权也不想同刘备开战,不过孙权曾多次求和无果,看来刘备是下定了开战的决心。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匹夫之勇什么意思?匹夫之勇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汉中之战打了将近两年,最后由刘备胜出,占领汉中进封汉中王。当时曹操因为担心后方发生叛乱,只留下了夏侯渊、郭淮、徐晃等人镇守汉中。并一边等张飞攻破张郃大军后,刘备终于决定同曹操争夺汉中,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这场战役,也是刘备一生最巅峰的时刻。这次要为大家讲解成语“匹夫之勇”

  • 皇帝的新装文言文版,初中生将童话故事改编成文言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童话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其中的寓意也值得所有人思考。最近有位初中老师,给他的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创意作业,希望同学们能把《皇帝的新装》改成文言文版。其实现代人用文言文写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要把现代词意替换成古人习惯的理解方式,需要掌握很多字词在古代的意思,而且文章还要做到简练,

  • 锡伯族的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民族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锡伯族中,对于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个民族的女孩子来讲。在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职责为不称职的妻子的。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族文化吧。发面饼是锡伯族人早晨餐桌上必有

  • 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的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很久以前怒族是个母系社会,与汉族的儒教思想相违背,在怒族尊崇的是女性,于是便有了仙女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怒族的仙女节吧。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