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4/2/4 13:50:18

后人对赵云的评价一直存在两种说法。有人觉得他是怀才不遇,一生跟随刘备却得不到重用;有人觉得这是因为赵云能力平平,刘备并没有对他不公。赵云的实力的确有在演义中被放大,但赵云的为人还有对蜀汉的忠诚度完全不输诸葛亮。到了诸葛亮北伐期间,年迈的赵云依旧甘愿担任冲锋,给后人起到了一个表率的作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抖擞精神”就和赵云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赵云和韩德。原文如下:

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至凤鸣山,正遇蜀兵。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赵云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来迎;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

云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云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一出祁山,老将赵云毛遂自荐,要求担任大军先锋。诸葛亮苦劝不住,只得让邓芝担任赵云的副将,并拨给赵云精兵五千。两军阵前,西凉大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围殴赵云,结果韩瑶被擒,其余三子均死于赵云之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抖擞精神”,意为精神振奋、充实。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中的“(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令人印象极为深刻。作者笔下的赵云,在战场上威风八面,所向披靡,从无败绩,上面提到的勇战四将便是其中的一例。不过,这个故事虽然非常精彩,但却并非死历史的真实。

按照史料的记载,诸葛亮“一出祁山”时,赵云却有参战,但并不是北伐大军的先锋,而是一路偏师。据《三国志·赵云传》载:“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从这段史料可以发现,诸葛亮之所以派赵云兵出箕谷,是为了迷惑曹军西北统帅曹真,让其将主力用来对付赵云,以便北伐大军主力乘虚而入。尽管这一举动在战役开始之初受到一定效果,但随着马谡兵败街亭,不仅北伐大军主力不得不全线撤退,赵云统率的这支偏师也很快遭到曹真的猛攻,虽然没有大败,但遭受损失也是必然的。故此,战后赵云也受到了贬职的处罚。可以这么说,历史上的赵云在这一战中并无任何精彩的表现。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赵云杀死三将、活捉一将的事迹,也是个子虚乌有的事情。无论是韩德还是他的四个儿子,都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还是那句话,他们都是作者为了塑造赵云的高大形象而虚构出来的“龙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今年腊月二十九是绝日,春联要在二十八贴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一般来说,除夕之前的腊月二十九,是最佳的贴春联的时间,而更好的时间则是在腊月二十九的下午。不过今年的腊月二十九与以往有些不同,因为这一天是“绝日”。这个所谓的“绝日”,听上去有点吓人,毕竟已经要过年了却有一个这样的称呼。不过其实这些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

  • 腊月二十七为什么要杀鸡,腊月二十七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春节的谚语,这些谚语都反映了真实的民间生活,尤其现在临近春节,几乎每天都有一个“规矩”,都有不同的习俗和要做的事情。而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在这一天很多地方流传着“宰鸡赶大集”的习惯,也就是说在这一天要杀鸡,还要赶集。那为什么这一

  • 放声大哭什么意思?放声大哭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奠基者正是孙坚。孙坚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他是唯一一个和董卓大军正面交战,最后还获得了胜利的部队。191年,袁术派孙坚讨伐刘表,攻占荆州,可惜最后孙坚遭人暗算,被黄祖部将用弓箭偷袭身亡。孙策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心痛不已,好在孙策也继承了父亲的勇猛,此后一举奠定了孙家在江东的势力。这次要

  • 古人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人经常性的说“万恶淫为首”这个词语,放在现在来看其实就是指的那女那点事嘛,但是这事未必比杀人还要可怕吗?为什么古人说这个是为首的呢?其实这个词语中的一些字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的,话说有些字和古代一分析发现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所以下面我们就着这个话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

  • 猪有什么吉祥寓意,为什么古代祭天要用猪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猪年就要到了,而猪在所有的生肖当中排名最后,现在猪也有一些不太好的含义,比如懒、肥胖等。不过在古代,猪可没这么负面,它们代表的意义也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毕竟是一种作为祭天的时候要献给天神的祭品,那么猪为什么可以拥有这样的地位呢?猪在古代又有什么样的吉祥的寓意,猪在古人心中代表着什么?1.猪的地位古人

  • 度人经普通人能诵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度人经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还是很有说法的,但是话说这个玩意非常的神秘,因为很多人虽然知道的这个东西,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了解,大家听名字也知道的,这个东西应该是度人用的,那么什么人需要度呢?好吧,好像只有死人才会需要度一度了,所以这个还是挺可怕的,所以有很多的网友都说了,这个度人经是不是普通人是不能诵

  • 徒有虚名什么意思?徒有虚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马稷曾因为自己擅作主张,导致街亭失守,最后被诸葛亮处以军令状。实际上马稷在街亭犯下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他作为防守一方竟然选择远离水源,在山上驻扎。等张郃带兵切断马稷取水的道路后,又迟迟犹豫不敢进攻抢回水源,导致最后兵败。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徒有虚名”,说的就是马稷,可能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诗句,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的《劝学》。字面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寓意后人要胜过前人,学生要超过老师。可能还有很多小朋友不太清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故是怎样的,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

  • 出其不意什么意思?出其不意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能够入蜀的川,庞统算是最大功臣之一。当时法正准备迎接刘备入益州,共同对付张鲁,庞统则建议刘备趁此机会拿下益州。不过刘备再三犹豫,拿不定注意,庞统看出刘备是因为担心自己为了益州而失信于天下,于是向刘备说到:“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吞并弱小,逆取顺守,报之以义,还有谁能说您

  • 深沟高垒什么意思?深沟高垒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孙坚传说是“兵学鼻祖”孙武的后代,统军能力十分强大。东汉末年,天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孙坚作为联军先锋,屡屡击败董卓部队。但此后袁术故意为难孙坚,不为他运送补给,导致孙坚败给华雄。此后董卓迁都,孙坚率先入住洛阳以外发现玉玺,于是便产生了私心,想要藏匿返回。这次要为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