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行书应该怎样练习?揭秘行书的五大要点

行书应该怎样练习?揭秘行书的五大要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30 更新时间:2024/2/3 8:23:47

行书是一种很见的书法,一般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书写方式。很多人平时写字时都喜欢用行书,因为行书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效率高。不过速度快的前提是要把字书写清楚,不然就成草书了,所以想把行书练好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所以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行书的特点,以及在联系行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好行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帮助还是挺大的,想要了解的朋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行书的章法较楷书的章法复杂得多,行书可分为字字独立的行书,如《兰亭》、《韭花帖》等,典型的是《韭花帖》,由于字距行距较大,使人视觉易于集中到单字上来,这类行书追求单字内的完美,字的大小变化含蓄,字与字之间呼应含蓄,行轴线变化不大,这类行书有静气,更为灵空平淡;另一类是夹杂草书、字的大小变化比较大的行草书,如《祭侄稿》、《箧中帖》等。

这类行书字距小,行距大,一行中字大小变化大、字与字之间呼应强,行轴线变化大,行与行之间有变化,整张作品的节奏、情感变化大。

一、字的轴线与行的轴线

所谓字的轴线是指经过字的重心,把该字分成平均两部分的直线,如图中的第二行我们给各字画出了它们的轴线,它能表示出字的运动趋

行的运动线是指参考字的轴线,用一条曲线来表示一行中字的运动变化,如上图第四行我们用绿线来表示行的运动线。

上图第三行是把字的轴线调整后,行的运动线呈现直线的效果,如果不是字的大小有变化的话,这样真的是如古人所说“字如算子”了。

二、一行中单字的外轮廓变化及行的外轮廓变化

如果我们给一行中各字画出它们的外轮廓,发现一行中并非字字都是长方形的方块字,而是多个形状各异的美妙的图形串联成一行的。

给一行字画出它们的行外轮廓线,我们发现一行字的外轮廓呈现起伏变化的曲线,这都要靠创造性的对单字进行收放伸缩、大小错落、疏密对比等来处理变化。

三、线的变化

从《箧中帖》我们可以看出字数不多的一件作品中,线有长短粗细、枯润浓淡等变化,如果说《兰亭》前后可以划分出三四部分不同但变化很微妙的线质,那《祭侄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线质对比。

粗线给人厚实、沉稳,细线则是灵动飘逸;圆线温润,方笔则见凌角;长线舒展,短线利落;浓墨晕化,枯笔飞白......作品一气呵成,这些线有机结合,看似随意,实为巧安排。行书难,难在有法有情,自然而然,方为佳作,当然如能如白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最妙,那是可遇不可求。至于风格、个性就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了。

四、墨的变化

我们从《箧中帖》看出墨的变化:如果我们把字理解成强弱不同的墨点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一件书法作品中墨点的丰富的变化、巧妙分布,一行中强弱墨点参差分布,行与行有变化,有如五线谱上动人的音符;古人在有意无意中,粘一次墨,写几字,直到墨枯,再粘再写,这样通过墨色变化,暗示出一种流动、时间延续、情感变化;墨的变化的另一层意思是书家有意使用不同浓淡的墨色来配合笔、纸写出不同美感的行书作品,如米芾的《值雨帖》用枯墨,效果完全不同于《箧中帖》。

五、书写速度的变化

从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前三行的书写速度慢,倒数的二三行应该是行笔如飞,杀纸更见痛快,最后一行来来个跳跃,老米每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创造性表现,如《致彦和国士》后几行枯笔作书,其怪,何其狂,何其妙!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我国闽南人为何被叫做“河洛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闽南文化,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总是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而且还很有趣。我国闽南人都很喜欢叫自己“河洛郎”,那么这个河洛郎是个什么意思呢?小编近期就为这个问题去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河洛郎。因为闽南人是来自古代河洛地区(河南)的移民。在我国历史上

  • 九龙杯是什么样子的?暗藏了什么玄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随着文化的发展,如今已经流传出了各种各样的传说,而在这些传说中也出现过很多神奇的东西,也许是来历非常的高贵,又或许是在这件物品身上发生过很多离奇的事情,给这些物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今天要说到的九龙杯就是其中之一。这件物品一听,就感觉与古代的皇家有一定的关系,究竟九龙杯是个什么东西,在古代历史上

  • 酒过三巡是指的哪三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经常喝酒的人,或是经常在酒桌上的人肯定都听过一句话“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些飘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是到了离别时刻了”;“酒过三巡,胆子大了,话也多了”等之类的话。那么这个所谓的“酒过三巡”到底是指喝

  • 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门可罗雀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门可罗雀是一个成语,其中罗的意思是“网罗”,也就是抓,那么整个成语的意思大概就是,大门口可以抓麻雀。我们知道古人经常用一些表面上所代表的含义,去表示一个深层的现象,而门可罗雀正是一个表面上能看得到的景象,那么这个词背后所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说大门口可以抓麻雀?一、

  • 黎民百姓什么意思?黎民百姓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黎民百姓”的意思就是指普通百姓,因为在早期“黎明”和“百姓”象征着不同阶层的人,后来随着贵族的地位逐渐衰落,所以就和百姓一起统称。这个成语出自“隋唐演义”,大家应该也清楚“隋唐演义&rdqu

  • 红珊瑚为什么越来越贵?红珊瑚的收藏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同样的一件东西,不同时期的价格可能是不同的,价格也是一直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价值也是一样。而在最近这些时间,红珊瑚的价格是可见的越来越贵,这是一种有机宝石,生长于深海之中,每一件都不相同,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自古以来都是祥瑞之物。但是为什么红珊瑚变得越来越贵?红珊瑚具有的收藏价值有多高?红珊瑚最为有

  • 揭秘闽南人为何要叫自己为"河洛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闽南文化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呀,总感觉这类文化非常的神秘给力,而且还比较的让人觉得十分的有趣,最近小编就发现了一个,很多闽南人喜欢叫自己为什么“河洛郎”,那么小编就想问了,这个河洛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小编想来想去的吧觉得还是比较的复杂,觉得到网上寻找一些资料整理整理给

  • 什么红木镇尺最适合收藏?红木镇尺的收藏价值高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镇尺是古代书房当中的一种“文具”,是人们读书写字时候,用来压住纸或书的物品,所以对于镇尺的第一大要求就是有分量,不然如何能压的住?现代的镇尺其实已经很少有人会使用了,毕竟用手写字的人本就不多,但是对于很多喜爱这些物件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红木镇尺以红木制造而成,那

  • 曾侯乙铜鉴缶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冰箱、烤箱二合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古墓中总是会暗藏玄机,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我们现在也无法解释的玄机,为了了解我们古人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这也是我们考古存在的原因。曾侯乙墓是我国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古墓,位于湖北随州,自古以来湖北随州就是历代兵家名将必争的地方,曾国皇帝曾侯乙就埋葬在这个地方。曾侯乙墓曾出土过一件非常有名的古文物,就是战国

  • 京剧脸谱邮票价值多少收藏价值?京剧脸谱邮票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有很多集邮爱好者,对于一些邮票有着非常痴迷的感情,各种各样的邮票,每次发行的成套的邮票,如果能够收集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虽然现在邮票已经很少见了,但是邮票曾经的存在也是不可消磨的。而在邮票中,有一种京剧脸谱邮票,分为很多种类,这种邮票有多高的收藏价值呢?大家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