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泠印泥为什么那么贵?西泠印泥的历史制作工艺介绍

西泠印泥为什么那么贵?西泠印泥的历史制作工艺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2/3 8:24:51

我们知道在很多古代的书画作品上面,都会留有一个红色的印章,或许是作者本人留下来的,或许是后世其他人留下来的,比如盖章狂魔乾隆。而这个印章,就需要有印泥才能够使用,而且印章再好看,没有一个好的印泥,效果也是很差的。而在印泥当中,有一种西泠印泥,价格非常昂贵,我们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究竟为什么西泠印泥那么贵,好在哪里?

“西泠印泥”现在是省级非物质化遗产项目,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为其责任保护单位。听说我们要采访西泠印泥,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专门帮忙联系上了该项目第四代传承人曹勤师傅。

西泠印泥的制造点几经辗转,从原来社址“山川雨露图书馆”到“竹阁”至“凉堂”,后转到大运河旁的A8艺术公社。今年又刚刚落户新址——叶青兜路73号。工作室进门左手边,就是一面荣誉墙,说起这些,曹勤很自豪,“外行人看来,我们做印泥很像是后勤工作,但这是西泠印社除了金石篆刻外(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个非遗项目,有上千道工序,绝对是要心怀敬畏的。”

这种敬畏,要从西泠印社成立之初说起。

清代做印泥最出名的地方有三个:福建漳州的丽华斋、北京的荣宝斋,还有就是杭州的西泠印社。

光绪二十九年,“人以印集、社以地名”,丁辅之、福庵、吴石潜、叶为铭四人在西湖的西泠桥边创立了以篆刻、书画创作为主的西泠印社。除了吴石潜,其余三位也是西泠印泥的最初研制者。

当时,西泠印社研究印泥的目的很简单。大家都觉得印章是一幅作品的点睛之笔,而决定印章好坏的关键就在于印泥。所以,制造出最好的印泥,成了他们的共同目标。

为了找寻制作印泥的最佳材料,他们亲自去湖北采集品质上乘的艾草,也曾经去湖南矿区挖掘最好的朱砂。这种不计成本的制造方法,使得一种说法在当时广为流传:一两黄金一两泥。

这些印泥一度不公开售卖,稀罕程度不亚于贵族奢侈品。只有西泠印社的社员才有资格享用这些当时全国品质最好的印泥。

那个时候,北京荣宝斋的印泥名气也很大。出于地理上的优势,荣宝斋的印泥自创制之初就以供奉皇室而名闻全国。而杭州的西泠印泥多为民间书画家所用。

顶级的印泥 会用24K黄金 也有几十块一盒的入门级

西泠印泥讲究师徒相授,流传有序。曾任西泠印社总干事的韩登安先生,是西泠印泥的传人。解放以后他的弟弟韩君佐夫妇也传人。当时印社制泥的还有张鲁庵先生的“鲁庵印泥”。后来,印泥制作技艺口耳传承到韩登安的大弟子茅大容先生手里,他不仅继承了韩登安的西泠印泥制作技艺,也吸取了张鲁庵先生的优点,形成一门独门技艺。

现在,这门技艺传到了曹勤手里。在他看来,制作印泥的人,必须要有金石篆刻的知识,只有懂得篆刻,才有资格鉴赏印泥的优劣。“我18岁进西泠印社,就是跟着先生先学篆刻、书法,然后才有幸跟着师傅学制印泥,每个步骤都来不得一点马虎。”

工作室里摆着一杆老秤,至今沿用着古老的十六进制计量方式。老师傅用小平铲将打制好的印泥切下一块,搓成球状,过秤后,装入扁平瓷罐,然后拿纱布从边缘开始将印泥轻轻拍扁,盖上瓷盖。因为全是纯手工,像这样的印泥,曹勤和两位老师傅一起,一天也只能生产不到一百个。

西泠印泥用的原料都是中药材,除了朱砂、艾草和蓖麻油,还有其他几味保密的配方。

那么,西泠印泥到底有多贵?曹勤跑到工作室里间,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锦盒,打开印泥,上面竟然盖着一层24k金箔,用这个印泥钤印出的印花用高倍放大镜看,都是24K9999的黄金效果。

难怪有人说,西泠印泥如黄金,真是一点不假。

国内卖价最高的印泥就是西泠,印泥使用的计量制是16两制,古法纯手工制作的每两印泥目前的价格是2千元左右。

当然,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和普及性,西泠印泥按照原料的等级也分为不同等级,只有顶级的才会配上黄金,一般入门级的,售价在50元左右一盒。

西泠印泥选材:

今天,西泠印泥仍保留着传统古法制作。曹勤演示了几个制作印泥的步骤,他介绍,印泥的颜色调配,分天然矿物原料与化工原料两种,一般市场上几块钱一盒的普通印泥,多用的是化工原料。而西泠印泥坚持使用矿物原料,颜色艳丽,而且可保存数百年不褪色。

朱砂

西泠印泥的主要原料是湖南矿区的朱砂,分豆瓣砂、六角砂等好的六方晶体朱砂。越是好的原料,碾磨时越不会起灰。朱砂又分朱砂和朱磦两类,朱砂赤红,朱磦偏橙红,相当于口红的不同色号,并不影响品质。北方文人墨客多爱用炙热的朱砂红,而南方人喜欢雅致婉约的朱磦印泥盖印。

艾草

制印泥用的艾草,与五月端午挂在自家门梁上的艾草有很大不同。印泥用的是单瓣艾草,后者则是相对廉价的双瓣艾草,单瓣艾草的质地坚韧,在印泥制作中充当着“骨架”的作用。

上乘的艾草采摘下来,反复晾晒后,有一道工艺很传统,是靠师傅用手搓光外表的青皮。学艺的人一开始往往会搓出一手掌的血泡。搓成细细的艾线,之后,是另外一道传统工艺,叫“打绒”,把搓了皮的艾叶绒打得越细腻,得到的质地就越稳定,越能保证印章和印泥接触时不黏

蓖麻油

制作印泥,新鲜的蓖麻油并不受欢迎,需经过伏天暴晒的“伏油”才是最佳选择,油越陈越好。上好的顶级印泥油,要在屋顶晒台上暴晒三到五年,甚至十年。有点像酿酒,全靠时间。晒得越长,水分越少,油越厚,做出的印泥越好。

来源:杭州日报

检验印泥的质量高低最好的办法就是“钤印”,通俗点就叫盖图章。西泠印泥质地细腻,印面均匀不拉丝。另一个特点是冬不凝固、夏不出油,有一个简单的检验办法是丢到速冻箱里,放一会儿再拿出来,据说经得起考验的西泠印泥是不会凝固的。也可以用火烧印,好印泥在火烤之后仍会留下痕迹,如果是化工原料合成的则会瞬间化为灰烬。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双鱼玉佩事件解密,双鱼玉佩事件5张真实图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双鱼玉佩事件在网上的热度一直很高,这个玉佩是在内蒙古通辽市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中发现的。其造型是一对鱼,鱼的嘴部还用金链穿在了一起,故名为双鱼玉佩。双鱼玉佩目前藏于内蒙古博物馆,不过关于双鱼玉佩似乎还有很多别的说法,这个玉佩到底表示着怎样的寓意呢?目前在网上也是众说纷纭。这次就为大家还原双鱼玉佩事件

  • 古人说要长寿有两个地方要“软”,那么是哪两个地方呢?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长寿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这是从古至今都是人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有的人就是喜欢追求长寿秘诀的,嘿嘿,那么有的人也问了,长寿到底要怎么样做呢?其实古人早就已经给大家说了,话说古人明确的说明了如果一个人要长寿,那么有两个地方必须要“软”,那么是哪两个地方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古人为何偏爱竹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的句子,意思是宁愿没有肉吃,也不愿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实际上古代很多文人都十分偏爱竹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竹子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都是文人喜爱的对象。竹自古以来就有彰显气节、正

  • 24节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何齐国会有30个?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已经在我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了,这是古代祖宗的智慧结晶,这些节气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是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不过可能很多人都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从确定下来的时候开始的,就一直没有变化的延续至今。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唯独齐国拥有着三十个节气,那么为何他们会有三十个节气呢?

  • 孔子如何解释“恕”字?这背后隐藏着最高级的善良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时常会和自己的弟子们讨论一些为人处世的准则。有一次孔子就解释了“恕”字的含义,“恕”一般被认为是原谅,宽恕的意思,不过孔子是将“恕”分成了三层含义,这背后就隐藏了待人处事的最高境界。实际上

  • 不爱江山爱美人说的是谁?不爱江山爱美人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不爱江山爱美人”是一句在各种小说,或者影视剧中十分常见的话,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实际上“不爱江山爱美人”是由清朝诗人陈于王创作的一首诗,名叫《题桃花扇传奇》。那陈于王暗指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南明皇帝朱由崧。朱由崧是明神宗的孙子,他仅在位

  • 百年之后什么意思?百年之后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百年之后”其实是个成语,意思是对死亡的讳称,最早出自《曹操集·卷二·军谯令》。曹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曹操写的诗歌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有学过。那“百年之后”背后的来历和典故究竟是怎样的呢?这

  • 贺姓的来源介绍,揭秘贺姓文化根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贺姓的姓氏释义(1) 奉送礼物表示庆祝。(2)贺敬(贺礼);贺吊往还(庆贺吊唁往来应酬);贺冬(庆祝冬至节);贺厦(庆祝大厦落成)。(3)嘉奖;犒劳 。(4) 贺彩(奖品);贺功(庆功);贺军(犒劳将士);贺酒(表示庆贺的酒宴)。(5) 赞许;附和。如:贺曰(赞许地说);齐贺(齐声附和);赞贺(赞许

  • 文字是谁创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当中,人们一步步从堆石记事到结绳记事发展到用符号文字。远古的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远古早期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以用符号文字所记录下来的。那么我们所使用的文字是谁创造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吧。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

  • 甄士隐谐音是什么?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寓意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读者还不太清楚甄士隐的寓意是什么,甄士隐姓甄名费,谐音便是“废”,而“甄士隐”的意思其实就是“真事隐”。他和贾雨村有一种呼应的作用,两人是相互对照而写的。甄士隐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他从富庶之家到一贫如洗,还经历骨肉分离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