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跼蹐不安什么意思?跼蹐不安典故出处介绍

跼蹐不安什么意思?跼蹐不安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41 更新时间:2024/1/24 20:28:52

刘备在借走荆州以后,周瑜鲁肃曾找刘备要了好几回,但都被搪塞回去了。后来有一次鲁肃亲自来到荆州,向刘备还有诸葛亮讨一个说法,结果刘备说等他们拿到益州就把荆州还给他们。鲁肃回去以后向周瑜禀报了这件事,周瑜明白刘备这是在拖延荆州归还的时期,如果等刘备拿下益州实力就更加强大了,到时候或许会强行吞并荆州。这次的成语“跼蹐不安”就形容了后来鲁肃的样子,不过鲁肃在演义和正史当中形象差距很大,演义里并不是他最真实的样子。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发生在诸葛亮“二气周瑜”期间,主人公为周瑜和鲁肃。原文如下:

(鲁)肃作别下船而回,先到柴桑郡见周瑜。瑜问曰:“子敬讨荆州如何?”肃曰:“有文书在此。”呈与周瑜,瑜顿足曰:“子敬中诸葛之谋也!名为借地,实是混赖。他说取了西川便还,知他几时取西川?假如十年不得西川,十年不还?这等文书,如何中用,你却与他做保!他若不还时,必须连累足下,主公见罪奈何?”

肃闻言,呆了半晌,曰:“恐玄德不负我。”瑜曰:“子敬乃诚实人也。刘备枭雄之辈,诸葛亮奸猾之徒,恐不似先生心地。”肃曰:“若此,如之奈何?”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鲁肃跼蹐不安。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鲁肃奉命来到荆州索要荆州,刘备和诸葛亮以夺取益州后再归还荆州为借口搪塞。鲁肃回到柴桑面见周瑜后,周瑜认为鲁肃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听完周瑜的一番分析后,鲁肃作出了一个表情动作,这便是本文要介绍的成语,叫做“跼蹐不安”

所谓“跼蹐不安”,意为拘束不自然,形容紧张恐惧,不知所措的样子。跼,弯腰。蹐,后脚接前脚地小步走。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稍微对三国历史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的鲁肃与小说中的鲁肃有着巨大的差异,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历史上的鲁肃是个态度坚定、立场鲜明的人物,而不是小说中的那种老实巴交的糊涂蛋。在是否借荆州给刘备的问题上,历史上的鲁肃态度异常坚决而坚定,根本不会出现“跼蹐不安”的状态。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这也就意味着鲁肃坚持主张将荆州借给刘备,并曾经为此极力说服孙权。在这种态度下,鲁肃又怎么可能去利用为刘琦吊丧之机邀请刘备归还荆州呢?事实上,鲁肃不仅在周瑜在世之时说服孙权将油江口借给了刘备,还在周瑜去世后再次说服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

最后再附带一句,来考考诸位,跼蹐这两个字怎么读?估计不翻字典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就不提供答案了,让诸位翻翻字典,认识认识这两个汉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2018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重阳节,同样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就是农历的九月初九,因此重阳节在今年就是公历的10月17日。不过“重阳”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或许你会想到王重阳,这个人在历史上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他与重阳节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重阳节究竟有什么来历,在这一天又有怎样的习俗,要

  • 举贤任能什么意思?举贤任能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东吴政权能够建立起来,孙家父子都复出了很大的努力。孙策继承了孙坚骁勇善政的能力,为东吴政权打好了基础,但孙策却遭到暗算,最后只能把东吴江山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孙权。因为当时孙策的孩子都还太小,没能力治理东吴,不然这个位置可能还轮不到孙权。结果孙权也是不负众望,东吴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成为了能和曹魏

  • 指麾而定什么意思?指麾而定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期虽然群雄突起,但真正有实力的军阀却不多,大多都是靠虚张声势或者手上的兵力犹如一盘散沙。公孙瓒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赵云就是投靠了公孙瓒,后来隐居了七年有加入刘备,公孙瓒的实际兵力并不是很强,早期面对其他军阀被打的节节败退。就连他自己都认为要拿下这片土地实在太难,而且就连守住自己的阵地都

  • 挥洒自如什么意思?挥洒自如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周瑜去世后,诸葛亮还前往东吴为周瑜吊唁。不过很多人觉得诸葛亮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因为周瑜就是被诸葛亮给活活气死的,周瑜家人看到诸葛亮后也是非常气愤。不过作为当时的大国之一,东吴肯定还是要拿出几分气度,不过诸葛亮在击败周瑜是的确非常动情,而且还哭出声来,难道诸葛亮是真的替周瑜的死感到惋惜么?这次要为大家

  • 掷鼠忌器什么意思?掷鼠忌器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董卓威胁皇帝要他写下解散关东军的诏书,结果袁绍的杀下却把董卓派去的使者给杀害了。虽然当时汉室皇帝的影响力已经没有那么强大,但大家也都还不当轻易违抗升职,只有袁绍敢带头冲锋。实际上这也是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掷鼠忌器”就出在

  • 鬼哭神号什么意思?鬼哭神号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成了馒头的发明者,这个说法真的可信么?实际上多半还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在三国中诸葛亮用馒头代替人头进行祭祀,所以就说诸葛亮发明了馒头。感觉馒头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很难的发明,而且肯定也不止诸葛亮一人能想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鬼哭神号”,就出自三国作者罗贯

  • 折而不挠什么意思?折而不挠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是三国中起点最低的人物,最后却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其实刘备当年的创业难度可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之前大家都是依靠强大的背景来完成人心的收割,而刘备只是一个卖草鞋的,而且自己汉室的血统还不纯真。这样的刘备最后竟让能比肩曹操还有孙权,不得不让人感到敬佩,对于刘备来说前期好几次差点死在曹操手下,最后都奇迹

  • 诡计多端什么意思?诡计多端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263年,司马昭计划派兵伐蜀,誓要一举拿下蜀汉。其中邓艾和钟会各带一路大军向蜀汉进攻,其实司马昭总共派了三支部队,还有一支部队的统领是诸葛绪。诸葛绪是邓艾的下属但他似乎不喜欢听令于邓艾和钟会,结果还得罪了邓艾。好在曹魏此次出击,捷报不断,但钟会却私下向司马昭揭露诸葛绪犯下的错误,导致诸葛绪被废除一切

  • 一将功成万骨枯上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意思是说,一将的成功将要牺牲多少士卒的性命,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属于无解,厉害上每个朝代也都是这样来的。但“一将功成万骨枯”上一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也非常出名,是说请

  • 勇冠三军什么意思?勇冠三军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乱世出英雄,大家之所以会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如此着迷,就是因为在三国出现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当年袁绍割据一方,准备同曹操争夺北方的控制员,孔融跟荀彧说曹操此番必败,因为曹操账下没有能敌国颜良文丑的人。结果颜良被关羽斩杀,文丑死于徐晃之手,两人的结局似乎都不是那么起眼。但这次要介绍的成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