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掩面而泣什么意思?掩面而泣典故介绍

掩面而泣什么意思?掩面而泣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52 更新时间:2024/2/4 13:27:58

东汉末年,董卓入住朝廷以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且挟天子已令诸侯,令朝中大臣感到不安,但又没人能限制董卓。此后袁绍邀请王允,一起联手除掉董卓。王允在自家摆宴席,期间表达了自己的悲伤之情不禁掩面而泣,此后曹操站出来主动要求前去暗杀董卓,但要借王允府上的宝刀一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面而泣”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回,发生在董卓祸乱京城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王允和曹操。原文如下:

一日,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允曰:“今日老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众官皆曰:“必来祝寿。”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而泣。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袁绍写信给司徒王允,希望王允能与自己里应外合,共同铲除董卓。王允随即假借自己生日的名义,邀请部分终于皇室的大臣在家中饮宴。席间,王允伤心落泪,表达了对董卓弄权的痛恨及对社稷的担忧。众大臣听完后,纷纷潸然泪下。而曹操这认为此举并不能挽救社稷,并主动向王允提出借王允的七宝刀去谋刺董卓。此后,王允将七宝刀交给曹操,但曹操行刺未遂,不得不逃离洛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王允在众大臣面前的表情,叫做“掩面而泣”,意为捂着脸哭,比喻人遇到难过之事后伤心流泪。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中的“或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故事情节,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据《三国志·武帝纪》及注引《魏书》记载,董卓控制朝政后,有意拉拢曹操,将曹操晋升为骁骑校尉。不过,曹操认为董卓的倒行逆施必将引起天下公愤,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便带着几名随从,改名换姓,悄悄逃出了洛阳。在此期间,曹操不仅没有如小说所言去参加王允所谓的“生日宴”,也没有去向王允借七宝刀,更没有去行刺董卓。

既然历史上并没有曹操行刺董卓之事,小说作者有为何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节呢?明代点评家钟伯敬认为:“曹操谋杀董卓,固是英雄本色。”这个说法很有见地。众所周知,曹操虽然是小说中的反面人物,但作者并没有一味贬低这一人物形象,而是在突出其“奸”的同时,也不忘展示其“雄”的一面。就这个故事情节而言,就是作者为了突出曹操的英雄气概而故意虚构出来的情节。

不过,这个情节立意虽好,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情节有个明显的漏洞。因为直接在董卓府中行刺,即使成功,曹操也难逃一死。以曹操在小说中展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又岂能想出如此愚蠢的办法。至少也应该找一个既方便行刺又便与脱身的万全之策。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不计其数什么意思?不计其数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火速逃离了洛阳,在路上被陈宫所救。此后曹操和陈宫二人来到吕伯奢家中,吕伯奢还打算招待曹操一番。结果曹操当时紧张的神经还没放下,以为吕伯奢会对自己不利,便将他们一家人杀戮殆尽。陈宫认为曹操不讲人情便离他而去,此后曹操再次起兵打算讨伐董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计其数

  • 无人之境什么意思?无人之境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以后,荆州就一直被刘备占领,孙权多次派人想讨回荆州皆是空手而归。孙权这下忍不了了,直接派鲁肃向关羽要个说法,在刘备的劝说下,关羽一人过江与鲁肃见面。没想到关羽对付应酬也有一手,接着酒气直接挟持鲁肃,结果鲁肃一早安排的刀斧手也就只能看着关羽离别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无人之境&

  • 养精蓄锐什么意思?养精蓄锐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孙资是三国时期的曹魏重臣,早年在贾逵的推荐之下跟随曹操做事。曹魏建国以后,孙资一路高升,魏明帝时期对孙资更是宠幸,升迁卫将军进爵中都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司马懿曾力劝曹睿出兵进攻汉中,但孙资认为此事最好的选择是坚守阵地,提升国力,后来曹睿则是听取了孙资的建议。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养精

  • 东冲西突什么意思?东冲西突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赵云率领一众义从加入公孙瓒,在此期间结识了刘备。等赵云兄长离世后,赵云打算就此还乡,刘备还因此依依不舍。这一离别就是七年,此后赵云在邺城又同刘备见面,随后开始跟随刘备。赵云算是刘备集团元老级别的人物,此后将近三十年间赵云也是立下无数大小功劳。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东冲西突&r

  • 成语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有着怎样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门可罗雀这个成语,这是在我们生活当中一个比较少见的成语了,这个成语最初是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当中,与世态炎凉的意思非常的接近。门可罗雀指的是门外可以撑网捕鸟雀,形容官者的权势滔天,前来拜访的宾客很多,门庭若市;而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门可罗雀的故事汲黯是

  • 落荒而走什么意思?落荒而走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195年,吕布率兵准备攻打曹操,当时曹操部下大部分都外出割麦子去了,整个营中只有不到一千人。结果曹操下令,在营中摆起了宴席,让士兵们放松放松,吕布看到此景怀疑是有伏兵,所以就没有贸然进攻。等到第二天,曹操大军归来率先做好埋伏,一举攻破吕布部队,导致吕布只能立即撤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o

  • 中国餐桌酒文化的陋习是如何形成的?酒桌陋习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酒的品种繁多,自宋代发明蒸馏技术后,人们开始把白酒当做主要酒类。酒影响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于酒桌上的影响更是长达千年,可以说中国餐桌上的酒文化仅此一家。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陋习,例如劝酒、酗酒等,而且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甚至是很多人的烦恼。那这些

  • 各霸一方什么意思?各霸一方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汉中之战长达两年之久,最后刘备击败曹操取得了这场战事的胜利。此时刘备手中握有荆州、益州和汉中,实力一度升至顶峰。之后刘备晋升汉中王,离称帝也就一步之遥,三国鼎立的局势也越发明朗,刘备终于是在西南称霸。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各霸一方”,就和刘备拿下汉中有关,毕竟当时这也是刘备

  • 无名小卒什么意思?无名小卒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刘表去世后,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怂恿下选择主动投降,将荆州交给曹操。刘备得知后,准备率军离开樊城。期间诸葛亮还建议刘备拿下刘琮,这样就能占据荆州,但刘备不忍,还是决定先行离开。当时城中百姓都想让刘备带他们一起走,因为担心曹操会屠城,此后刘备决定携民渡江。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无名小卒

  • 王姓为什么这么多?揭秘王姓是如何成为中国第一大姓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目前全国人数最多的一个姓氏就是王姓,那王姓究竟是如何成为中国第一大姓的呢?王是由三横一竖构成,代表了天、地、人三者,而夏商周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就是“王”,所以也表示天地人都归王管的意思。王姓主要来源于姬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一般被认为是王姓的始祖。目前全国东部地区王姓的总人数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