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名臣如八仙漂洋过海,各显神通。忠臣因协助国王履行职责、造福天下而被历史铭记,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
本文叙述了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著名官员。虽然他们的人生归宿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官吏的全貌,但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形势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是如何创造的。
里斯-一个保护自己免于死亡的“懦夫”。
李斯是秦始皇的宰相,战国时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在吕不韦之前被任命为郎官,后来秦王封他为长史、上宾,后来又被提升为廷尉。李斯是历史上功过兼备的人。
秦始皇以其任人唯贤,不分国家的策略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骨头并不硬,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令,贪图富贵,助纣为虐,最终毁了秦朝,被赵高诬陷致死。
李斯出生于平民家庭,在县城做小文员起家。但他不愿意在社会底层度过一生。他决心改变环境,寻求有营养的生活。
于是,李斯辞官来到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师从韩非子学习《帝王之术》。
李四完成学业后,分析形势,准备寻找一个施展才华、攫取财富的舞台。纵观七国,他认为只有秦国奠定了统一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于是决定去秦国发展。
公元前247年5月,李斯来到秦国首都咸阳。当时正好秦庄王项去世,13岁的嬴政继位。当皇帝太年轻时,宰相吕不韦对所有国家事务有最后的决定权。到了秦国,李斯去找吕不韦。吕不韦很快看出李斯是个人才,并让他参与国家事务。
后来,吕不韦向秦王推荐了李斯。李斯拜见秦王,分析天下大事,认为秦国对六国已形成压倒之势,应该吞并。
秦王嬴政早就有吞并六国,统一全国的野心。听到李斯的这番话,他当然觉得很过瘾。于是,他马上提拔李斯为长史,有事没事就跟李斯学习治国之策。在秦国迅速壮大的过程中,秦王拜李斯为上宾。很快,里斯就闻名于世。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国刚刚统一,如何管理疆土?官员们有不同的看法。权衡利弊后,秦始皇毅然同意了李斯的提议,将全国分为36郡(后又加上南海、桂林、项峻、九原,共40郡),各郡内设禁卫、突击队、督军等官员。
郡下有郡,掌管一郡的政务。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领俸禄,不世袭。
李斯《驳分封制书》在秦国乃至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斯还协助秦王制定了一系列的诏令和法令。这些措施在当时行之有效,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期间,李斯升任丞相,秦始皇非常看重他。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行。这年七月,秦始皇来到沙丘(今河北省广宗西北)生病了,病得很重。
于是,他命令赵高给他的儿子傅肃写一份遗嘱。圣旨说:“把兵权交给蒙恬,快来送葬,出殡前在咸阳见。”先帝在遗诏发出之前就去世了。赵高有遗诏和玉玺,只有胡亥、李斯等少数人知道皇帝死了。
李斯认为始皇帝的死会引起整个国家的恐慌,更何况他是死在一次巡游中,生前没有立太子。他怕诸子争权,世道变,决定不发丧。
赵高扣留了赐给傅肃的圣旨和遗诏,劝说胡亥,伪造圣旨,假借先帝之命杀了傅肃,把胡亥改成太子。胡亥开始有些疑虑,找赵高和宰相李斯商量。
赵高去找李斯。李斯一时接受不了,说:“老赵,这不是好心吗?”皇帝活着的时候对我们很好。我怎么能不遵循他的既定政策呢?"
赵高的脸变长了。他说:“老李,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现在很明显了。如果你同意与我们合作,这对大家都有好处。如果你不去做,不仅会失去自己,恐怕别人也会和你一起吃亏!你不是一个人,对吧?……"
赵高的话还没说完,李斯的汗就下来了。他颤抖着说:“别闹了,老赵,我听你的!”
就这样,李斯最终同意与胡亥、赵高勾结,立胡亥为太子,假传圣旨给始皇帝,并授予傅肃、孟获死刑。然后,马不停蹄,偷偷把始皇帝的遗体运回北京。
胡亥以不正当的手段成为了秦的第二个皇帝,但他并没有什么高明的主意来统治朝野,控制臣下。
据史书记载,先后杀死大臣孟頫、孟田,杀死12个儿子,并在都县肢解了10位公主。他还无视沸腾的民怨,勒索钱财,大兴土木。
李斯看到了二世的种种弊端,却视而不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试图用这种方式拯救自己。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光武揭竿而起,关东豪杰纷纷响应。里斯觉得不对劲,但又无能为力。此时的秦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秦二世一生中的这个时候,他不是每天都去朝堂,所以他把所有的失败都留给了赵高,自己在后宫里享福。
由于不满皇帝的昏庸和赵高的专权,李斯多次上书皇帝,但皇位始终没有到皇帝手里。赵高认为留住李斯最终会毁了他的事业,所以他想除掉李斯这个眼中钉。
于是,他找到李斯,对他说:“函谷关以东造反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皇上却让百姓修建阿房宫,老想着打,真是没心没肺。”我想劝阻皇帝,但是我的地位太低,我的话没有分量。这正是你应该负责的。你为什么不建议?所有人都在看着你!"
李斯想向皇帝进谏,但没有机会。现在赵高听了之后说:“我早就想给点建议了。可是,皇帝一整天都没有露面,我也没有说话的机会!”
赵高见李四上当,连忙说:“你要谏,我替你留意,一有机会就告诉你。”所以每当秦二世和宫女们嬉闹的时候,赵高都会派人通知李斯:“皇上现在有空空子,有什么意见请尽管问吧。”李斯不知道这是诡计,立刻入宫,要求搭车。
像这样的情况,连续发生了两三次。秦二世非常恼火。赵高趁机诋毁皇帝说:“陛下,这个李斯参与了沙丘的废除。现在你做了皇帝,他一定以为自己是个初级宰相。我想他希望你让他成为国王。”
胡亥听后真的生气了。赵高接着说:“陛下,听说李斯的儿子和陈胜都很不错。说不定他儿子这次参与了陈胜的叛乱!”胡亥一听更生气了:“有这事?我得派人去看看!”
李斯知道事情经过后想去见皇帝,但是皇帝正在甘泉宫看摔跤和杂技表演。由于李斯不能入宫,他上书为自己辩护,诋毁赵高,言辞犀利。
二世皇帝根本不相信李斯,把李斯的话都告诉了赵高。赵高说:“陛下,李斯想杀我。我一死,他就篡夺天下的权力!”
胡亥一听,立即罢免了李斯丞相,降为博士令。然后以谋反的罪名逮捕了李斯,交给赵高审判。
赵高折磨李斯,李斯受不了,只好屈服。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信,详述了自己的功绩,并请求赦免。这封信呈上来,到了赵高手里,赵高下令官员丢弃,不得播放。
赵高逼李斯认罪后,怕他改口,就派自己最好的朋友冒充谋士、朝臣、侍郎等官员,轮流审问李斯。里斯一改口供,马上就被拷问。
后来,二世皇帝派人调查李斯,查李斯的口供。李四认为,和前几次一样,他一说实话就受到了惩罚,所以不敢再改口供,书面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这正是赵高的诡计。赵高把李斯的嘴给皇帝看,昏庸的皇帝说:“唉,这次要不是你,我就被李斯这家伙出卖了。”
秦二世第二年七月,李斯在咸阳被斩首。父母、兄弟和妻子也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