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一场战役。韩信在获得刘邦的许可后,在井陉口与赵军作战,进一步击溃项羽在中国的割据势力,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战争。
战争进程:最后一战,韩信
在这场战役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杰出的智谋和用兵谋略,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就是他的代表作。
赵对潜伏的汉军毫无察觉。看到汉军背水一战,无路可退,不禁窃窃私语,哈哈大笑。他认为韩信置军队于“死地”,不懂战斗常识,更加鄙视汉军。今天看来,赵军当时的笑声不无道理。因为《孙子兵法》里有明确规定,韩信反其道而行之就很可笑了。
天亮后,韩信亲自率领汉军,打着将军的旗号,扛着将军的仪仗鼓,向井陉口以东的赵军进逼。赵见此情景,踌躇满志,遂离营出战。两军交叉,战了一会儿,韩信佯装战败,让部下胡乱扔掉仪仗旗,向绵蛮水方向撤退,迅速在那里与提前背水列阵的部队会合。赵王燮和陈郁误以为汉军真的打了败仗,不肯轻易放过机会,于是率军追击,全力猛攻背水阵,企图一举消灭汉军。
“兵困不惧,无处走则固。他们深入就会被抓,万不得已就会打。”
汉军将士见前有强敌,后有水阻,无路可退,于是人人拼死一战,人人使出浑身解数,赵军的猛烈攻势就这样被压制住了。这时汉军的两千轻骑,埋伏在赵营的侧翼,对赵营空虚无进行了突然袭击,攻下了赵营。他们迅速扯下赵的旗帜,插上汉军的旗帜。那时候到处都是红旗,迎风飘扬,很牛逼。
赵军久攻不下背水阵,陈郁只得下令撤退。就在这个时候,赵突然发现,他的营地里到处都是汉军的红旗,而且他的老巢已经易手了。结果赵立马慌了,逃之夭夭。占据了赵大营的汉军青祁见赵溃不成军,立即乘机出击,从侧面切断了赵的退路。韩信则指挥汉军主力发起反击。赵军向洛水(今河北省获鹿县南2.5公里,现已被燕国封锁)方向撤退,被汉军追上。结果全军覆没,陈郁被杀,赵王燮和李左车轻易投降。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在于他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的失误,熟练地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即“兵困不怕,深入则坚,非战则擒”(《孙子兵法·九章》),令人惊讶。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主教练迂腐自大,拒不采纳谋士的正确作战计划,对汉军的作战意图一无所知。最后,赵国军队失去了优势和主动地位,在处处被动中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