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梦想秦朝长盛不衰,没想到二世亡了。当时各路义军以楚怀王为首,一致认为第一个进咸阳的是知望。项羽军队最强,必然拿下咸阳。没想到在函谷关遇袭,让刘邦率先破咸阳。项羽大怒,连当阳军取函谷关,引四十万大军杀向洪门。因为怀疑刘邦居心不良,就邀请刘邦参加一个宴会,就是流传千古的“鸿门宴”的故事。
在鸿门宴上,范增力劝杀刘邦,多次向项羽示意,并派项庄在席间舞剑,意图刺杀刘邦,但被项伯阻止。但鸿门宴时项羽在这里共有40万大军,刘邦只带了100多骑兵。如果项羽要杀他,早就一百个项伯护着了,刘邦早就死了。
那项羽为什么不想杀刘邦呢?有人说项羽太优柔寡断,也有人说项羽听信了项伯的谗言。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
我们知道鸿门宴的故事主要是从书籍或电影中,而书籍中的插图或影视剧中的剧照大多是这样的:这些影视作品有意无意地把刘邦和项羽描绘成了旗鼓相当的对手,是后人按照他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复述出来的故事,而不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我们知道,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也就是说,生于公元前256年的刘邦此时已经50岁了,而古人的寿命普遍较短,50岁的人必定是鬓发斑白,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一头黑发,皮肤细腻。
项羽自幼随叔父项梁学习兵法,骁勇善战。25岁时,在巨鹿之战中率军以少胜多,大败池。鸿门宴时,项羽年仅26岁,已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小伙子事业有成,意气风发,手握千军,身旁美人。坐在项羽面前的刘邦,已经是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了。
虽然项羽在行军打仗方面无人能敌,但他太年轻,在政治勾心斗角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他自然不知道刘邦带来的威胁。在当时的项羽眼里,刘邦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而是一个实力远不如他,态度恭敬的老头。注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你是项羽,你是少年霸王,你会杀一个一脸无助的老人吗?项羽没有看出刘邦有很多能人,所以他也不认为刘邦是自己的威胁,于是举起手来,放过了日后成为自己最大麻烦的刘邦。
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死刘邦,被认为是他失去天下,最终死去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去看看项羽当时的地位和处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被史记所掩盖的历史事实。项羽当时还不够强大,不可能统治天下。杀了刘邦对项羽弊大于利,也会严重损害他的政治威望,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