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孙膑作为马陵之战的谋划者,他在这一战后的结局如何?

孙膑作为马陵之战的谋划者,他在这一战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1/17 15:37:08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疲的时机,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

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多说。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其含义不言而喻: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

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孙膑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并在马陵利用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

庞涓在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命令部队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至马陵,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恐失措,大败溃乱。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

孙膑不简单,跟庞涓也太熟悉了(师兄弟啊)虽然都是鬼谷子的门生,但是孙膑比较得真传,有很深的城府(说白了很阴),之所以放掉庞涓,是想让世人都从表面上看出他重义气、很大度。其实,他很了解庞涓的用兵伎俩,说白了,胜券在握,跑的了初一,十五跑不了,自从被挖了膝盖以后,他借装疯子逃跑,苦心专研兵法,后来在马陵道,设伏,在树皮上写到 “庞涓死于此地”,就这么自信,结果真的伏击到灭掉庞涓。足以说明他的内心世界多么的深不可测,大度是表面上的......

孙膑前半生历史上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他的前半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孙膑出生在“阿鄄之间”,具体地点未指明。阿鄄之间即山东的阿邑古城和鄄邑古城之间,相距约75公里。说明孙膑小时候在阿鄄之间生活。二是离家与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具体地点也不明。三是受先于他下山的庞涓邀请,到了魏国。阴险狠毒的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在魏惠王前进谗言,使孙膑受到膑刑和黥刑。四是到了齐国,住在田忌将军府中,受到田忌的器重。田忌如实向齐威王禀告孙膑的才能,促使齐威王见孙膑,当面考察孙膑的才能,破格起用孙膑,任命孙膑为军师。

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后,在“桂陵之战”中,用“围魏救赵”之计,为齐国取得了重大胜利。又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用“退兵减灶”之计,消灭了庞涓,俘获魏太子申,将十万魏军全部歼灭。

孙膑前半生最重要的是在齐国渡过的十余年时间,是孙膑一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孙膑和田忌一起,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齐国中原霸主的地位。同时也使孙膑闻名于天下。

马陵之战后,田忌、孙膑理应得到封赏。但是,齐威王听信了邹忌的谗言,也许齐威王内心也害怕田忌、孙膑功大盖主,于是解除了田忌、孙膑的兵权。田忌、孙膑被迫逃亡。

马陵之战后,孙膑去了哪里?史无记载。有的传说他隐居青州。有的说他与田忌一起逃亡到楚国。以我之见,这二种传说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从田忌将军的去向中寻找孙膑去向的踪迹。

依照情理,作为十余年在一起互相配合、共同浴血奋战的老搭档,作为一起被削去兵权、生死相依的一对落难人,在生死关头,二人一定会共同商讨出路。田忌决不可能抛弃孙膑,独自逃走。孙膑也必定会追随田忌。根据史书《战国策·齐一·田忌亡齐而之楚章》记载:“田忌一行来到楚国”。明确记载田忌一行人被迫流亡楚国。在田忌逃亡楚国的一行人中,有没有孙膑?可能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孙膑就在这一行人中,直接就来到楚国。第二种情况是,一行人中没有孙膑。有可能田忌考虑孙膑双腿残疾,行走不便,长途逃亡有一定困难。加上当时田忌逃亡前途未卜,不知能否找到落脚之处。田忌可能首先为孙膑就近找一个安全之地,隐居下来。待田忌有了安生立命之地再把孙膑接去。

田忌一行人到楚国,楚宣王接受杜赫的建议,把江南之地封给了田忌。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管是哪种情况,是直接还是间接,孙膑也一定到了江南。孙膑墓葬地在镇江,有力地证明这个判断。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朝的统一战争中建昌之战的结果跟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的统一战争,清朝,战史风云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而这个朝代的末期很是腐败,不过不应该用这个来以偏概全地评价清朝,在清朝的鼎盛时期,清朝在国家领土统一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在三藩之乱中的建昌之战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当时吴三桂在衡州去世后,他的孙吴世瑶开始继任吴三桂的位置,他和叛军都撤到了贵阳,所以清军主力在湖南正面战场正

  • 彭城战败后,为何项羽没有乘胜追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追击了,而且追的很急,刘邦为了逃命把自己老婆,父亲都丢了,鲁元公主和惠帝刘盈也被刘邦丢下,若不是赶车的夏侯婴几次将公主和太子抱上车,乱军之中怕是难以存活。虽然追击了,但是没有亲自全面追击,这才有“不可沽名学霸王”之说,但是项羽从齐地回师,兵贵神速这才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的同时,粮草和辎重不够,也

  • 历史上都批判吕后狠毒,她只是靠自己的智慧胆识走到了最后而已!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吕雉,吕后,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谈到毒妇许多人都会想到发明了“人彘”的吕雉,她几乎背负了千年的骂名,可是你知道么实际上她才是最可怜的。吕雉在历史上是首位纳入史册的皇后以及皇太后,不仅如此,她还是历史上第一个掌皇权的女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她与母仪天下高贵的皇后的样子根本不沾边。相反,为后人留下的是恶毒的形象。都说吕雉恶

  • 太子是一个弱智 为何宋理宗会把江山交给一个低能儿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宋理宗,风云人物

    1253年,年近五旬的宋理宗眼见生子无望,只好下诏将自己的侄子赵孜立为皇子,改名赵禥,封为忠王。七年后,宋理宗不顾宰相的反对,将赵禥立为皇太子,入居东宫,成为南宋王朝的继承人。宋理宗虽然没什么大的作为,但为人精明,然而他选择的太子却是一个弱智!那么宋理宗为何把江山交给一个低能儿呢?赵禥是南宋第六位皇

  • 汝南袁氏究竟有多厉害?为何总被袁术与袁绍挂在嘴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汝南袁氏,袁绍,文史百科

    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个家族或崛起又或泯灭,能让我们记住的却又寥寥无几,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总被袁术与袁绍挂在嘴边的汝南袁氏有多厉害?据考证,袁氏出于虞舜,至西汉初年,本姓是“辕”的辕氏后裔才将“辕”去车改为了现如今的“袁”。这在专门的姓氏书籍《古今姓氏辩证》中都是有着详细的记载。根据《三国志

  • 南宋北伐其实共有四次,问题在于高宗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南宋北伐其实一共是四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是绍兴四年至十年(1134-1140年)的“岳飞北伐”;第二次是隆兴元年至二年(1163-1164年)隆兴北伐;第三次是开禧二年(1206年)的开禧北伐;第四次是宋理宗端平元年的“端平入洛”。第一次又可细分四小次,这次北伐其

  • 西楚霸王为什么要分封天下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秦始皇,历史解密

    项羽在起兵反秦前,见到秦始皇车驾,便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宣言。项羽灭秦后,尊奉原主君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即名义上的天子,却将他流放到湘南荒僻之地,一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杀之,也足以证明项羽此生的志向,同样是成为如秦始皇嬴政一样的统一帝国的集权帝皇,而绝不满足于做一个虚君名下的天下霸主的。西楚霸王

  • 明朝初期,刘伯温为什么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在历史长河中,.刘伯温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明朝建立以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大统一,北方还有隐患。然而,一个依靠战争建立起来的王朝,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给老百姓踹气的机会。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用军事手段解决邻国问题,而是利用外交手段游说他们与明朝建立友好邻邦,朱元璋的提议

  • 曹皇后一生无儿无女更无宠爱,她为何却成了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皇后,宋朝,风云人物

    在三六九等、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天之骄子的象征、皇后是母仪天下的代表,能够成为皇后的女子一定有不同寻常、超乎常人的能力,一般成为皇后的女子,大多有三点过人之处:要么出身高贵、后台极强,有强大的家族做支撑,皇后之位便顺理成章地唾手可得,像皇后杨丽华;要么面容姣好、倾国倾城、深得皇帝信任宠爱,有

  • 宰相肚裡能撐船出自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文史百科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什么意思?宰相肚子里怎么会撑船呢?不可思议把!其实宰相肚里能撑船一般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大人有大量的意思。“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倡导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待人处事要宽厚仁慈。宰相肚裡能撑船说的是谁?吕端(935---1000),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