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及赏析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4/1/24 7:42:16

姜夔是南著名学家、词人,今天准备大家介绍一首,姜夔在元宵节,为自己初恋所作的一首词《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和他的初恋是在合肥相遇,当时姜夔大概20岁出头,这首词表达了姜夔别样的情感,作品的文字叙述十分优美。各位小伙伴对这种词作有兴趣的话,建议一定不要错过。

1、《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2、作品赏析

姜夔二十多岁的时候游览合肥,在赤栏桥附近认识一对姐妹,姐姐擅弹琵琶,妹妹擅弹古筝。姜夔与这对姐妹琴瑟和鸣,度过了十年美好的时光。

姜夔与这对姐妹爱的情意绵绵,但是他为了生计四处奔波,聚少离多,期间经数次音信断绝,当他最后一次从外地赶回合肥,来到赤栏桥时,就再也找不到这对佳人的芳踪了。

姜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人世变化的沧桑,并没有改变他对这对姐妹深深的眷恋。二十多年后,公元1197年元夕之夜,姜夔因思成梦,梦中又见到了旧日的情人,梦醒后写了这首词。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涛涛的肥水一路东流去,永远也不停歇,词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对往事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正是因为这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让词人心生悔意,当初就不应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相思之情过于强烈,以至于梦里都会相见,但是因为分别太久,梦中情人的形象模糊,还不如丹青画像看得真切。即使这样模糊的相思梦,也常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让词人更加惆怅。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春天还没有染绿大地,而词人自己却已两鬓斑白。年年岁岁的相思和伤痛已经让人变得有些迟钝和麻木,心中的悲哀也积累的太多太重,让词人自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伤了。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在这元宵佳节,是谁让词人如此朝思暮想,这种两地相思的滋味,只有双方彼此心知。

姜夔一生共留下22首关于姐妹佳人的词,占他所有词的四分之一多。在这些作品中,他对这双姐妹的真挚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尤其是这首词,语言潜切疏朗,平淡中见曲折,格调耐人寻味而清空典雅,表达了姜夔二十年难以忘怀的真挚、赤诚的情感。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水经注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这部书的评价很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水经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这本书可是在历史上非常的出名,对于地里,地名等等非常的全面,就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本书评价为什么这么高。1、水经注的作者是谁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他是北朝人,官宦家

  •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了解范仲淹的朋友应该知道,他和欧阳修的关系很好,两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在朝中都非常支持推行改革。不过他们的改革措施,在反对派的阻挠下最后没能推行成功,而范仲淹还遭贬。《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这首词,就是范仲淹被贬前,和欧阳修聚会时所写,其内容也是表达出了内心的无奈和苦闷。1、《剔银灯·与欧阳公席

  • 背井离乡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背井离乡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理解成了古代人把井给背着然后离开家乡,这个解释感觉好奇怪啊,古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个背着井离开家乡的呢?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背井离乡是一个成语,人们常常不求甚解的胡乱解释。就像“新婚燕尔&rdqu

  •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闲居时,写下了这首仿屈原《天文》的作品《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这首词在咏月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得词作内容更加丰富,情感也更饱满。喜欢辛弃疾作品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这首作品,或许能让你有惊喜发现。那《木兰花慢》的全文和赏析就在下方,不要错过啦。1、《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 李白的妾薄命有什么内涵?是否把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白的妾薄命这一首诗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说了,这个李白的妾薄命还是很有意思,很有内涵的,那么这个李白的妾薄命有什么内涵呢?话说李白这首诗把这个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了,那么又具体要怎么看呢?下面继续来详细分析。《妾薄命》是乐府古题之一,也是弃妇题目。弃妇中最为著名的主角之一,莫过于汉时的

  • 娘惹文化属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东南亚地区,有一群人被称之为“峇峇娘惹”,其实指的就是那些土生的华人。这些人的祖先原本是华人,之后移民到了南洋,再与当地的马来人通婚后所生下的后代。峇峇娘惹不仅在新加坡有,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是非常多的,男的被成为峇峇,女的被成为娘惹。所说有着华人的血缘,在文化上也与华

  • 人死后脸上盖白布是什么样的丧葬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人死了之后好像脸上都会盖一个白布,那么这一看就是这个丧葬习俗了,那么这个习俗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吧。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医院中有人去世后,医生把他推出来,死者脸上会盖着一张

  • 颠鸾倒凤为什么是虎狼之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在网络上,颠鸾倒凤这个成语火了。不过还有很多小伙伴不是很了解颠鸾倒凤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成语会被称为虎狼之词呢?看来真相并不简单。在《雁归西窗月》中,小满对赵孝谦说出了这句话,但赵孝谦却很淡定,还称自己太累了,而一众网友则是显得很激动。那相关的含义下面就来帮大家做出解答,想了解就千万别错过

  •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这首词是辛弃疾35岁时所作,当时他正在江西赣州市担任提点刑狱。因好友陈季陵罢职,所以为他赋词一首,以表安慰和激励之情。此词描写的内容比较多,感情十分丰富,非常具有辛弃疾本人的特色。那有关《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的原文还有赏析,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1、《满江红·

  •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后人对于《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这首词,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辛弃疾为了悼念好友朱熹而作,也有人认为该词主要是表达辛弃疾对《庄子》的一些感悟,并没有悼念之意。不过在学界,一般还是认为这首词和朱熹有关,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浓浓的叹息之意,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1、《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