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白的妾薄命有什么内涵?是否把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

李白的妾薄命有什么内涵?是否把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02 更新时间:2023/12/29 20:28:25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白的妾薄命这一首诗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说了,这个李白的妾薄命还是很有意思,很有内涵的,那么这个李白的妾薄命有什么内涵呢?话说李白这首诗把这个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了,那么又具体要怎么看呢?下面继续来详细分析。

《妾薄命》是乐府古题之一,也是弃妇题目。弃妇中最为著名的主角之一,莫过于汉时的皇后陈阿娇,阿娇身上,承载了两个非常著名的典故,一个是“金屋藏娇”,一个是“千金买赋”。

虽然这两个典故,未必是真实的,但是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却是毋庸置疑的。《汉武故事》中记载了“金屋藏娇”的由来:

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由故事可见,阿娇一定是极美的,不然也不能令汉武帝心动。

后来阿娇果然成了汉武帝的皇后,但备受宠幸的阿娇,没过多久便受到冷落,被打入长门宫中,阿娇思念过去的宠幸,想要重新受宠,她听说有个叫司马相如的人,文章一流,于是便以重金令他写了一篇《长门赋》献给汉武帝,武帝看后大为感动,于是又重新宠幸了阿娇一段时间。

赋未必是真,历史上汉武帝也没有再次宠幸阿娇,但是司马相如的广告效应,却在后世影响很大,长门赋的故事,在诗词中也成为了经常出现的典故。

李白这首《妾薄命》便借助阿娇的故事,依题立义,写她的得宠和失宠,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驰的悲剧命运,于旧故事中翻出新意,写得颇具深意。

《妾薄命》

李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全诗一共十六句,每四句一转,极具层次感。

前四句,写阿娇受宠时的盛况,从金屋藏娇,到咳唾珠玉,受宠时的阿娇当真是无与伦比。刘彻继位后,阿娇成为他的第一任皇后,宠极一时,“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诗人以极其夸张的句子,描绘出了阿娇得宠时气焰之盛,咳唾之间,都成珠玉。可惜,好景不长,这样的盛,更反衬了后来的衰。

接着四句,写阿娇失宠,因为善妒,想要专宠,阿娇竟然迷信女巫楚服的法术,想要“令上意回”,这事不仅没有挽回汉武帝的心意,反而惹怒了武帝,将其废掉并打入长门宫中,从此开了幽居的悲凉生活,即便是汉武帝经过此地,只有一步之隔,却也咫尺天涯,宫车再不肯为其留步。

接下来四句,诗人用形象地比喻,极言“上意”不可挽回的悲剧,“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虽然犹如大白话一般,但却精警新颖,令人拍案叫绝,这便是《汉书》中所写:“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弛则恩绝”,当真是干干净净,难以挽回。

末尾四句,李白用比兴的手法,总结了这样一条千古不变的规律:“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这是发人深省的诗句,诗人不仅对以色事人者作出了警告,而且也对以色取人者进行了讽刺,诗人没有滔滔不绝地去劝诫,而是用问句的形式,引发人们的思考,不去说理,胜似说理,不去议论,而又高于议论,高明之极。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比喻贴切,得宠与失宠相比、“芙蓉花”与“断根草”相比,鲜明生动,发人深省。其实,李白只是借题发挥,用阿娇与汉武帝之事,揭示人性的弱点与迷惘,诗中,阿娇是恃色而骄、恃宠而骄,汉武帝是薄情寡义、色衰爱驰,世人多为贪嗔痴所迷,可见,以色取人、以色事人,都是不可长久的,李白在这里苦口婆心,其实未必只单指“色”之一事,倘若将“色”换成其他的呢?比如才情、亲情、权势,又将如何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娘惹文化属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东南亚地区,有一群人被称之为“峇峇娘惹”,其实指的就是那些土生的华人。这些人的祖先原本是华人,之后移民到了南洋,再与当地的马来人通婚后所生下的后代。峇峇娘惹不仅在新加坡有,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是非常多的,男的被成为峇峇,女的被成为娘惹。所说有着华人的血缘,在文化上也与华

  • 人死后脸上盖白布是什么样的丧葬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人死了之后好像脸上都会盖一个白布,那么这一看就是这个丧葬习俗了,那么这个习俗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吧。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医院中有人去世后,医生把他推出来,死者脸上会盖着一张

  • 颠鸾倒凤为什么是虎狼之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在网络上,颠鸾倒凤这个成语火了。不过还有很多小伙伴不是很了解颠鸾倒凤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成语会被称为虎狼之词呢?看来真相并不简单。在《雁归西窗月》中,小满对赵孝谦说出了这句话,但赵孝谦却很淡定,还称自己太累了,而一众网友则是显得很激动。那相关的含义下面就来帮大家做出解答,想了解就千万别错过

  •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这首词是辛弃疾35岁时所作,当时他正在江西赣州市担任提点刑狱。因好友陈季陵罢职,所以为他赋词一首,以表安慰和激励之情。此词描写的内容比较多,感情十分丰富,非常具有辛弃疾本人的特色。那有关《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的原文还有赏析,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1、《满江红·

  •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后人对于《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这首词,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辛弃疾为了悼念好友朱熹而作,也有人认为该词主要是表达辛弃疾对《庄子》的一些感悟,并没有悼念之意。不过在学界,一般还是认为这首词和朱熹有关,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浓浓的叹息之意,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1、《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肯定很多人对这个小满并不熟悉,毕竟在二十四节气中,这个感觉并不是很大众。但是小满这个节气的到来,将寓意着炎炎的夏日就要来了!那么关于小满这个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呢?1、小满的特点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为每年的5月21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话诗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复杂不要紧,复杂的话我们可以简单的来分析揭秘看看就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具体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吧。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 瑞鹤仙·赋梅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瑞鹤仙·赋梅》这首词,是在辛弃疾晚年创作的。该词对梅花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从开花到凋谢,全部涵盖在内。通过梅花,表达出了作者的伤感之情,还有不平之气。喜欢辛弃疾作品的朋友,可能有读过《瑞鹤仙·赋梅》。那下面是对整首作品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解析,欢迎来了解看看。1、《瑞鹤仙·赋梅》全文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

  • 儒家将人分为几个等级,最后怎么摆脱三六九等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儒家学派,他们将人分为了四个阶段,四个等级,分别是士、农、工、商,并且以这四个等级来建立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将人分为了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贱民。这两种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目的就是为了固化阶级,维护统治。不过2000多年以来,儒家虽划分

  • 元稹《行宫》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眼见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盛转衰,诗人元稹不禁创作了这首五言绝句《行宫》。这首诗的字数很少,描述的场景也不多,读后却倍感凄凉,画面感十足,不得不佩服元稹的功力。该诗通过以小见大,将唐朝走向衰败的主因点明,抒发出了一种无奈之感。《行宫》还是非常经典的,值得好好品读一番。1、《行宫》全文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