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月二的风俗和禁忌

二月二的风俗和禁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72 更新时间:2023/12/13 14:02:35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月二到了,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日子,二月二又叫龙抬头,这个节日也非有意思了,那么这个节日有什么风俗禁忌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看看,一起来分析看看,期待大家加入!

1、二月二的风俗

首先说到这个二月二的风俗,大家肯定都知道,有一个是剪头发吧?当然了,说的好听点的话就是“剃龙头”!俗话说的好“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当然,出了剪头发之外,还有就是吃龙食,金豆开花等等。

2、二月二的禁忌

其实说到这个禁忌,这些都是比较有说法的,比如说二月二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因为在之前有一个风俗,那就是新婚的媳妇是年前年后都要在婆家照顾公公婆婆的,等到了正月十六之后才能回自己的娘家。其次就是不能在娘家分娩,因为在故人看来的话,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生小孩的话,在古人看来是非常污秽的事。女人回娘家生小孩等于把“霉运”带回家。然而二月二本应该是要把好运带回家的,所以这就有所冲突了。还有一些比较小的禁忌,那就是不能说“吃醋”,不能洗衣服,不能推磨等等~!

还有一点就是在二月二的时候不能动针线和剪刀,因为龙在这一天回抬头观天下,如果那种针线或者剪刀的话就会刺伤龙眼。而在妇女起床的时候,嘴里一般都会念叨这么一句“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柳永最特别的一首词(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柳永作为我国古代北宋的著名词人,词风以婉约凄美闻名,擅长淫词小调。柳永自从二十五岁离家赴往崇安赶考后,就一生都痴迷于烟花巷柳。他擅长用市井俚语来写词,写的也大多是些烟花女子的勾栏之事,在当时看来是“上不得台面”的。可是你知道他最为特别的一首词是什么吗?他作为一个婉约派词人,最

  • 柳永笔下的三吴都会指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柳永是崇安人,出生于沂州费县。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柳永自小就喜欢学习诗词,一直有着入仕的决心。在咸平五年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家乡,却率考不中,只得一心填词。他因为不得宋仁宗喜欢而被迫远离仕途,自号为“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

  • 中国公认排名第一的古诗是哪一首?是春江花月夜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仅有艳压群芳的礼仪文化,还有大气典雅的诗词文化。中国作为历史非常悠长的国家,其中的诗词歌赋是数不胜数,但是总有佼佼者。例如《诗经》里的《蒹葭》和《氓》;例如《千家诗》里的《春眠》和《竹里馆》;例如《楚辞》里的《离骚》和《天问》等等。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能在中国排第一的古诗是

  • 柳永最有名的十句词(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柳永是崇安人,出生于沂州费县。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柳永自小就喜欢学习诗词,一直有着入仕的决心。在咸平五年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家乡,却率考不中,只得一心填词。他因为不得宋仁宗喜欢而被迫远离仕途,自号为“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

  • 二十四节气寒露含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就在今天,二十四节气中寒露的日子。很多人都已经分分钟感受到了刺骨的。所以很多人在今天这个日子,大家都开始添加衣服。那么关于寒露这个节气,除了天气降温之外,还有什么呢?自然是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历史知识和这个节气的含义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寒露这个节气,在我们这边还是比较温顺的,而且最关键

  • 杜甫的三吏三别中三吏是哪三个?三别又是哪三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杜甫作为我国的著名诗人,不仅存世一千五百多首诗,而且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不仅诗风沉郁顿挫,而且还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与李白合称“李杜”

  • 望海潮中柳永的写作手法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柳永,字耆卿,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是崇安人,出生于沂州费县。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小就学习诗词,一直有着入仕的决心。柳永一向混在烟花巷柳之地,写的词也大多是俗词。他的词不都是典雅含蓄,他也经常使用一些市井俚语,用来描写烟花女子的勾栏之事。但是他还有一首词,完全不是这个风格,那就是《望海潮·

  •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几篇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之前在中学时就听说过一句话,叫“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了。大概就是说这一首词就可以压下宋朝所有词的锋芒,这一篇诗文就可以盖过唐朝所有诗文的光芒。这样一看,小编都在心里犯嘀咕了,这是多么大的夸赞啊。仅仅是一首词、一篇诗文,是怎么做到如此成就的?首先么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ld

  • 柳永最流氓的一句词(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在宋朝,“词为艳科”是北宋文人对待词体的共识。而所谓的“词为艳科”便是指的词是专门用来写风花雪月的。但是当时的文人作词大多喜欢典雅清丽、温婉含蓄的,而柳永的词却经常使用一些市井俚语,描写烟花女子的勾栏之事,所以柳永的词在士大夫文人那儿并不吃香,反而惹人

  • 奉旨填词柳三变是因为哪句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柳永,字耆卿,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是崇安人,出生于沂州费县。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小就学习诗词,一直有着入仕的决心。在咸平五年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家乡,却率考不中,只得一心填词。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那么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要自号&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