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俗语说猫有九条命这是真的吗

有俗语说猫有九条命这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77 更新时间:2024/2/28 7:28:17

说到猫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给小编的感觉就是猫非的神秘,而且经常性有听到说猫是有九条命的,那么这个猫真的有九条命吗,这个说法是不是对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

1、有俗语说猫有九条命这是真的吗

很显然猫有九条命的说法不对啊,猫只有一条命,所以上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2、为说猫有九条命

因为猫看起来比较柔弱,但是猫的生命力却十分的顽强,起核心能力就是能从很高很高的地方掉下来而不受伤。

猫的逃生能力也非常强,上房、爬树、翻墙,各种事情都能干,而且还无危险。猫还会游泳。

猫最核心的技能就是软着陆,就是从很高的地方摔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不会受伤,这是它的神技能。

所以,人们看到猫有这样的技能,久而久之就觉得猫死不了,然后就有九条命的传说就来了。

3、家猫的进化史

我们可能要到一万多年前去寻找答案,那时的猫咪可能首次来到了我们的家门口。根据考古学历史记录对猫咪驯化的传统解释,可以推断它们首先是在大约3500年前的古埃及时期就开始生活在人们居所的周围了。然而最近来自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却对这一理论发出了挑战。

通过对家猫和野猫DNA信息的比较实验可以得出,家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一万年前至一万五千年前。我们可以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得到可靠的最早日期。

以我们人类的演化角度来看,任何早于15000年的东西几乎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石器时代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古人是不太可能有这个需求或者多的食物来饲养猫的。其中最短的估算时间一万年是假定家猫起源于中东几个不同地点的野外祖先而推算出来的。

换句话说,猫味的驯化被认为是发生在几个完全分离的地区,要么大致同时,要么经过了一段较长的时期。即使我们假设猫咪是从大约10000年前才开始变为家养的,那么在埃及历史记录首次出现家猫之前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大约6500年的记录间断。

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领域的科学家研究过人猫关系的第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时间最长的阶段。这个时期的考古学证据,比如以下这个就并非很有发性。距今9000年至8000年的猫齿和骨骼碎片在耶利哥的巴勒斯坦城和新月沃土地区附近(从伊拉克通过约且和叙利亚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东部沿岸和埃及的“人类明的摇篮”)被发掘出来。

然而这些碎片鲜有发现;而且它们有可能是为了获取其皮而被杀害的野猫。在接下来的一千年中,在现在的以色列和约旦地区发现了猫形动物的岩画和雕塑很可能就是在描绘家猫;然而,这些并非在家养的背景下被刻画出来,因此它们也可能是野猫,甚至是大猫的代表。

而即使我们假设这些零碎的证据确实全部与家猫的早期类型有关,那么它们的稀有性依然需要被加以解释。到距今10000年时,人们与家犬的关系已经进展到一定高度,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地区,家犬已经被发现时常与其主人埋葬在一起,而埋葬家猫的普遍行为是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オ在埃及出现的。如果猫真的是在这时期成为家庭宠物的话,那我们应该就能找到比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边贡《午日观竞渡》诗词全文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描写端午的诗词,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些,其中这个《午日观竞渡》就是一首描写端午时赛龙舟的场景,不得不说,这首诗词确实是非常的精彩。至于作者的话,是明朝诗人边贡。他对于这首诗可是流露出非常多的真情实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首诗词的赏析吧!1、《午日观竞渡》全文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 张养浩《黄州道中》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据推测,《黄州道中》这首七言律诗创作于1309年前后。当时作者张养浩任监察御史,他路过黄州时,因想到苏东坡当年被贬黄州,所以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首《黄州道中》。该诗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张养浩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很直接,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那各位不妨来细细品读看看,或许就有收获。《黄州道中》濯足常思万里流

  • 范成大《晓起闻雨》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他和陆游、杨万里、尤袤四人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早年因受江西派的影响,所以能在他的作品里看到堆垛典故的现象。后来范成大学习了其他技巧,并将现实主义精神放入自己的作品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析的古诗,便是由范成大所作的《

  • 边塞诗为何在唐朝盛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边塞诗是以自然风光,还有边疆地区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词。那从三国时期,便已经开始有人创作边塞诗,到了隋朝逐渐兴盛,唐朝进入边塞诗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唐朝以前留存下来的边塞诗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的边塞诗超过了2000首。那为何边塞诗在唐朝如此盛行呢?这段历史背景各位可以好好了解一番,其实还是非

  • 历史上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的“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典故到底描述的是一个什么事情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柳下惠,又叫柳下季,但这只是俗称,真名并不叫柳下惠,

  • 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被古尔邦节的事情刷屏了,但是作为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古尔邦节到底是什么节日了,但是看名字应该是国外的节日,所以这个古尔邦节到底是什么节日呢?又是哪个名族的传统节日呢?还有这个古尔邦节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是回、东

  • 《生禖屏风歌》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生禖屏风歌》是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了追思之情。诗句的下半部分则是透露出了,温庭筠对国家的担忧之情。那该诗其实非常值得细细研究,其背景一定要了解清楚。那这次就准备和大家一起对《生禖屏风歌》进行一番赏析,有兴趣的小伙伴就别错过啦。《生禖屏风歌》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

  • 白居易《答友问》古诗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答友问》这首古诗非常值得大家细细品读。作者白居易是对人的才能和品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他认为人才同样需要有高尚的品德,需做到德才兼备,才能无往不胜。那该诗整体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有完整的诗词内容,还有赏析,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读读看。《答友问》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

  • 粤西年例的由来到底是茂名还是湛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粤西年例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粤西年例到底是来自于这个茂名呢还是来自于这个湛江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值得大家讨论的,意义重大,所以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下面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粤西的年例不是起源于湛江,也不是起源于茂名!主要是起源于福建。(例如:妈祖文化)湛江人跟茂名

  • 《刘驸马水亭避暑》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刘驸马水亭避暑》是由刘禹锡所创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的场景能给读者带来很强烈的画面感,甚至有读者根据该诗联想到了《红楼梦》。刘禹锡这位诗人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那他的作品肯定不能错过,下面就来和大家对《刘驸马水亭避暑》做一个简单的内容赏析,一起来看看吧。《刘驸马水亭避暑》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