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作品赏析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作品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3/12/24 6:51:18

诗人杜荀鹤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是为了告诫自己的侄子珍惜光阴,刻苦读书,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有所收获。那该诗对所有人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非适合我们阅读。全诗内容质朴之至,但每一句都是精华,值得学子们谨记于心。那关于《题弟侄书堂》的更多讲解,一起来欣赏看看吧。

1、《题弟侄书堂》

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光阴惰寸功。

2、作品赏析

尾句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作者语重心长,劝诫少年要珍惜时光美好,切莫因懒惰而让光阴流逝。

这首诗亲切自然,质朴无华,平淡而山高水远。

杜荀鹤生于晚唐,唐朝末年,爆发了黄巢大起义,诗中的“乱时”、“干戈”指的就是当时社会动荡。

诗人的侄子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伏案苦读,谨守礼道,勤奋修业,难能可贵。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泉水的叮咚声。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可以想像出少年刻苦读书,笔耕不辍的情形。

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春玩其华,则秋登其实。诗人劝勉少年,不要荒废时光,要学有所成,必须要有时间保证。

“寸功”小,“终身事”大,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基础。

今年特殊时期,虽不至“乱时”,但也打破常规,广大学子居家上课。

珍惜时光的,倍加努力学习;不珍惜的,则倍加努力玩耍。

事实会证明,谁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郑谷《菊》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郑谷是唐朝末代诗人,《全唐诗》中,郑谷的作品共收录了327首。郑谷从小好学,据说他七岁就能作诗,可见其才华十分出众。只是郑谷没有生在盛唐,他经历了唐朝的灭亡,心中多有悲愤,自己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未能实现。这次,我们准备和大家一起欣赏下郑谷的作品《菊》,通过这首诗,也能对郑谷性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这首词,是由南宋词人陈亮所写。作者借用木樨表达了自己对用世与忤世的想法,给读者带来很多思考。历史上,吕祖谦隐退后,陈亮经常去找吕祖谦聊天,两人理念相近,相谈甚欢。后来陈亮便写下这首《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算是托物言志,发出自己的感叹。1、《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

  • 卍卐有啥区别怎么区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卍”和“卐”这两个字看起来极其的相似,而且这两个字的读音也是完全相同的,全部都读wàn。但是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想要很清楚的区分这两个字,那么就需要了解这两个字的内涵。在史料中记载到,“卍”和&ldq

  • 甄宓的宓怎么读,为什么叫fu不叫mi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甄宓的“宓”该怎么读?到底是读“mi”还是“fu”呢?甄宓在我国历史上有经历过什么呢?很多朋友们在读甄宓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读作“mi”,其实这个字读“mi”也没错,但是这个&ldqu

  • 洛神赋中最唯美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洛神,也可称之为宓妃,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当中的女神,是伏羲氏之女,由于迷恋洛河两岸的美景,降临凡间,来到洛阳。曹操的儿子曹植,对洛神非常的爱慕,为此还幻想着自己与洛神来了一段人神之间的旷世爱情,并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洛神赋》吧。1、《洛神赋》全文黄初三年,余

  • 彝族与日本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关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由来,我门听过的最多的版本就是徐福当年出海为秦始皇找长生药,然后来到了如今的日本发展的故事。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正式因为徐福东渡日本,并在这里进行了发展,才有了后来的日本人。关于这一种说法,在《史记》当中也是有所记载的。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大多数日本人表示不赞同。有日本的史学家称在中

  • 怎么理解河洛文化是关中文明的附庸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的事情的,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话说是这个关中文明的附庸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又怎么理解这个说法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河洛文化是关中的附庸不假,但也变味了。自从周人夺取天下后,为了统治东方

  • 为了让煮出来的粽子更美味,下锅时最好用冷水还是热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端午节大家都会吃粽子,那么很多人要问了,那这个粽子到底要怎么吃呢?很多人不会煮,其实也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最近很多人说的就是这个端午节煮粽子到底是要用冷水还是热水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下了。1、煮粽子用冷水还是热水好煮粽子当然是用冷水好,一般情况下,煮食物都是用冷水的。所以为

  • 揭秘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小编又听到过一句话那就是“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如果不是老一辈的人话,对于这个问题那肯定还是不知道的,但是如果是老一辈的人,估计听说过,也估计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不知道的,下面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个句话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 中国如厕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个处处都非常方便的现代,早就已经忘却了祖先们生活当中的哪些不便。就不如说该如何优雅而卫生的解决掉自己的排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考验群体智慧的巨大难题。而相对应的,作为文明底线的守护者,厕所也成为了这一文化历程的见证者。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如厕文化。1、上古时代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