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耍”字为什么是女字底?

“耍”字为什么是女字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46 更新时间:2024/1/16 16:41:31

说到这个“耍”字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小编这边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耍”字是上下结构的,下面却有一个“女”字,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个“耍”字和女性有什么联系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耍”字形结构是上“而”下“女”,嬉闹、戏谑、逗弄之意。耍,《说文解字》解释:从而,从女。我们分别从“而”和“女”讲起。

“而”字是什么意思?

而,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解释,颊毛也,象毛之形。颊毛,就是面上之毛,也就是男子的胡须。

戴震注《周礼》:“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

也就是说,嘴唇和面颊两侧的胡须,称为“之”,下颌部分下垂的胡须,称为“而”。

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而”,字形状差不多,像一个人脸上拖下一束长的胡须,并且小篆的形体基本上与金文相同,隶书变楷书后写作“而”。

古代男子的胡须都很长,和当时的审美观念有关。方脸长须,是古代美男子的标准。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水浒传》中的朱仝,因为胡须长得好看,因此人称“美髯公”。

“而”的本意,在古代指代男子的胡须。但是随着汉字的发展,“而”被借用为一句话中的连词,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意。今天的“而”,表示转折或者并列的意思,与“才”、“及”、“和”、“就”等连词的意思和用法相似。

虽然“而”字的意思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作为字形的一部分依然保留下来,比如“耍”、“耐”、“需”等汉字,其实都是通过“而”字的象形来表达意思。

“女”字是什么意思?

“女”,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写法,看上去就是一个妇人跪坐着,双手交叉的样子。在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因此总要跟人行礼和打招呼,因此“女”就是一个妇女跪坐在行礼的形象。

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字形大致相同,只是上面多了一条横线。这条横线可以理解为女人的装饰,比如发簪之类的。

传说仓颉造字,去鸟兽行迹,山川草木之形来表意。当时还处于渔猎农耕时期,男主外,从田从力,在田里干农活;女主内,做纺织等家务。因为上古时期,还没有凳子,所以人必须跪坐,“女”其实就表示妇人跪坐的样子。

“女”字的本义即指“妇女”,如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后来引申为未曾出嫁的女子,慢慢地,有转化为“女儿”的意思。

凡女之属皆从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和妇女有关的字,都从女。比如“姓”、“姐”、“姝”、“耍”等汉字,也就是“耍”之所以是“女”字底,和女人有很大的关系。

在了解了“而”字与“女”字的本意之后,我们再来看“耍”字。

“耍”字是什么意思?

耍,象形字。本意是指成年男子用胡须逗弄年轻女子。上面的“而”,本意是胡须,用来指代成年男子。下面的“女”,也就是女子,通常指尚未婚配的少女。

从字形上来看,耍指的是一个成年男人,娶了一个年轻少女,在新婚之夜,用胡须逗弄,游戏,具有一定的戏谑意味。

宋朝周邦彦在《意难忘》中写: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

就是老夫少妻的艳情诗,就连苏轼也写过“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样的句子。所以耍字,用来指代男女关系,在西南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这样的说法,比如用“耍朋友”来表示男女交往。

耍,后来引申为玩耍,戏弄之意,或者耍赖,玩弄手段,渐渐地脱离了它的本意。在今天的汉语使用习惯中,耍字,更多是指代它的引申意思。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在今天要想弄清楚一个字的本意,已经很难了,因为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和古代人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弄”字,它的本意是什么,我们就通过字形难以看出来。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剃头何时开始?要吃什么还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是因为龙角星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而龙角星又是星宿中苍龙七宿之一,所以被称为龙抬头。而在龙抬头这一天,有非常多的民间的传统习俗,其中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天会要去理发,理发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呢?除了理发之外,二月二还有什么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 武汉话“个斑马”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武汉是个热情奔放且泼辣的地方,从武汉人的语言当中我们就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一点。在武汉话的文化当中,相信汉骂是最深入人心的。一段汉骂铿锵有力,可以把人骂的抬不起头,无法反驳;但也同时能够让很多人无比的开心,特别的泄气。在武汉人的方言中有很多词对于外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最全的武汉方

  • 二月二龙抬头什么意思?龙抬头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号,这天被称为“龙抬头”,对于很多年轻朋友来说,可能会对这个节日充满陌生,龙抬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龙抬头是春耕的开始,也是祈福纳祥的好日子,所以人们会在这天举办很多相关的习俗活动,例如吃龙食、剃龙头、起龙船、放龙灯等。不过到了现代,有些习俗没能继续延续

  • 古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格物致知为什么没有发展成现代科学?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格物致知”这个话题也还是非常复杂的,不知道大家有关注过没有,如果关注过,就会了解一些,如果不关注,那就是一脸蒙,不过不要紧,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就知道了,格物致知话说是可以发展成现代科学的,但是并没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ldqu

  • 去世享年和终年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那话说那就是经常性看到有人去世了,当时的情况就是某某去世享年多少岁,某某去世终年多少岁,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个去世享年和终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民间丧事用词:享年,终年。享年与终年,在丧事使用上是不分男女的。在古代,丧事用词多用终年而

  • 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春秋笔法是一个成语,但是并不是一个很常用的成语,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成语,并不是能从字面含义就能理解到深层含义的成语。那么,春秋笔法这个成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演变出这样一个成语,和春秋时期有什么关系?春秋笔法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春秋笔

  • 龙头节是什么节?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相信有不少人都是知道的,而二月二这天也就是龙头节。龙头节并不是一个像端午中秋那样的有特别多人会过的节日,但也是传统民俗当中很重要的一天。那么,在二月二这天,民间会有哪些习俗来度过这一天呢?二月二究竟应该怎么过,为什么这一天叫做龙抬头?龙头节有哪些节日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节日简介

  • 豪横什么意思?豪横是哪里的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新世界》迎来了大结局,看到金海没死的那一刻,相信很多观众都释然了。这部剧除了几位主角带来的精彩演绎外,就属小耳朵的表现最出彩,而且小耳朵还带火了两个字“豪横”。感觉豪横从小耳朵嘴里说出来有种特别的感觉,那豪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现代人豪横已经用的不多了,很多年轻的朋友会对

  • 庚子年怎么读?庚子年读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小伙伴好奇,中国古代是如何计算年份的,其实我们有一套自己的纪年方法,名叫干支纪年法。是将天干和地支结合到一起,然后搭配出了60个不同的名称,一年用一个,刚好60年一个轮回。那2020是庚子,因此也被称为庚子年。年纪比较小的朋友可能还不太清楚“庚子”怎么读,这次就来给大家做

  • 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含义恐被误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从字面意思来看,小人难养可以理解,为什么女子也难养呢?正是因为这句话涵盖了所以女性,所以引起了不少争议。不过孔子说这句话想要有正确的理解,还是要回到当时的环境来看,结合孔子说话的对象,以及当下的语境,才能做出判断。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