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含义恐被误解

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含义恐被误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4 更新时间:2024/2/7 4:19:46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从字面意思来看,小人难养可以理解,为什么女子也难养呢?正是因为这句话涵盖了所以女性,所以引起了不少争议。不过孔子说这句话想要有正确的理解,还是要回到当时的环境来看,结合孔子说话的对象,以及当下的语境,才能做出判断。这里的“女子”并非指所有女性,而是臣妾,或者人主身边宠幸的人,这样理解的话,就能解除不小的误会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的。

受世人景仰的孔圣人,为啥说出这样的话?这句话有蔑视女人的意味吗?

用现在的话来说,孔子真算的上大男子主义了,把女人说的那么不堪,他真的与女人眼中所谓的暖男,具有云泥之别?

有人认为,孔子在这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中,把“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肆意贬低女人,是任人所无法抹杀的事实。

围绕上述问题,后人可谓费劲口舌,对于孔子是否歧视女人?为啥歧视女人?大致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孔子其貌不扬,恋爱曾遭受挫折

那么,孔子长得有多寒碜?

据说,孔子的面相,活像个倒扣的痰盂,白眼仁多,黑眼仁少,鼻孔外翻,牙齿缝缝隙能塞铜钱,脑袋也不圆,四周高中间低。

孔子个子也不高,用现在的话说,是实打实的三等残废。

生成这等武大郎般的模样,已属不幸,偏偏孔子家境又贫寒。

恋爱时,曾经遭受众多的女性嘲笑和排斥,从而对女性产生心理阴影和偏见,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二)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美满

据说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太美满,曾休掉妻子,即,孔子曾“离婚”。

据《礼记》记载: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子丧出母乎?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这里是门人问子思:从前你的父亲为被休出的母亲穿孝服守丧礼吗?

代大儒朱熹对此有注解:伯鱼之母出而死。

伯鱼是孔子的儿子,这段史料证明孔子确实离过婚。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是齐家的重要内容。

孔子生前政绩黯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没有齐好,“坏在女人手里”的缘故。

正因为孔子在婚恋的过程中,屡次被女人伤害,才发自肺腑的感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三)孔子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已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凭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一句话,就臆断孔子对女人有偏见,未免过于草率和武断,难逃望生义、断章取义之嫌。

对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说文》是这样解释“养”字的:上声,音痒,育也,长也,又取,又姓。”“供养也,从食羊声”,可见,“难养”可引申为“难于共处”之意。

因为对她们太亲近,就会显得无礼;太疏远,就会产生怨恨。

孔子充其量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已。

孔子未必歧视女人,比如,孔子的儒家学说主张“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

这里的人,自然包括男人和女人。可见女人同样是被爱的对象之一啊!

又如,孔子坚决反对将妇女作为殉葬品和祭祀品,并对做出此种不良行为的人,进行过“忌无后乎”的咒骂,这就意味着,孔子是重视妇女做人权利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孔子对女人有没有偏见,以及为啥有偏见,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经被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现代社会,男权思想与女权思想都是行不通的,男女平等,才是正确主流的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君之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庚子年要出大事什么意思?庚子年为什么必有大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根据干支纪年的算法,庚子年是每60年一周期,到了2020正好迎来一轮新的庚子年。对于比较守旧的人来说,总觉得庚子年会发生一些大事,因为他们从前几个庚子年进行推测,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佐证的,其实要说大事每年全球总会发生一些令人关注的事情,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从千年以前开始计

  • 道德经分出土版和传世版,哪一版更接近老子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道德经》大家也知道的是老子的著作,是老子核心思想的结晶,但是这个《道德经》其实是分两个版本的,一个是分出土版和传世版的,而且这两个版本都还不一样,有非常大的区别,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两个版本哪个一个比较的正确,哪一个比较的接近老子的思想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传世版是指以西汉

  • 古代传说有哪些瘟神?瘟神最怕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是创世女神,也是仙女的首领,主宰三界阴气。喜欢看神话故事的朋友,应该不会对西王母陌生,她掌管所有的不死药、罚恶以及预警灾厉。其实在《山海经》中,西王母还有另一个身份,因为民间的灾害和瘟疫都是由西王母做主,所以她同时是一为瘟神和杀神,其形象变得凶厉了起来,直到汉朝西王母才慢慢仙化,成

  • 2020三九天时间表,2020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朋友都不清楚,三九天是什么意思了。其实三九天是指一年中最冷的几天,一般是在小寒与大寒之间。那计算三九天也有具体的方法,从冬至逢壬日开始,每九天算作一个周期,到了第三个九天,就是“三九天”。那2020年的三九天是什么时候呢?如果你觉得算起来还是太麻烦,那也不要紧

  • 清明节上坟的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习俗和风俗也还是比较的复杂的,现在很多人都还不知道的,就拿这个清明节来说吧,很多人也问了,这个清明节为什么要上坟呢?大家要说了,其实就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那么这个习俗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什么历史渊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唐宋以前在寒食节时“上冢”,也就是扫墓

  • 2020雨水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雨水作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其实这时候大部分地区还是很冷的,虽然已经进入春天,但气温也还没有很明显的回升。那么,在雨水过后,气温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在2020年的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是哪一天?这一天会有什么变化,要注意什么问题?雨水时候有什么节日习俗,在这一天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 《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有多高?真可以孤篇盖全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后人对于这首诗有着很高的评价,甚至觉得《春江花月夜》做到了孤篇盖全唐,等于承认这是唐代最好的作品。那《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究竟如何呢?其实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里很难分出高低,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也就觉得一般。但《春江花月夜》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从内容、手

  •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汤若望,他是明清时期来到中国的一位传教士,但是他所做的也不仅仅是传教士这样简单,他其实可以说对当时中国甚至后来中国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到农历,很多人可能以为农历就是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计时方法,但其实明清时期制定农历,也是受到了汤若望的很大的影响,我们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谁说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出处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它的含义也被分为很多种。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就算猛如老虎,也会有细心、温柔的一面。从人性分析,也可以得出阳刚和阴柔其实是共存,相互之间起到了调和的作用,所以才造就了人的多面。那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呢?想必很有朋友都十分好奇这背后的

  • “矮”和“射”这两个字是不是真的搞反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看到有人说啊,这个“矮”和“射”字其实是搞反了的两个字,大家把这两个字分开来看的话就知道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矮”和“射”这两个字是不是真的搞反了呢?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