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秋美食除了月饼还有什么?各地的有什么不同?

中秋美食除了月饼还有什么?各地的有什么不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4/4/1 19:53:40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中秋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那就是月饼,像月亮一样很圆的月饼,寓意着团圆美满,寓意非常好。不过很多人可能除了月饼之外,很少知道中秋节的其他美食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时候除了月饼之外,还有哪些很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呢?我国各个不同的地方人们吃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月饼的饮食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节的时节食品。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古时候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月饼”一词,在现存文献,最早收录于南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发展至今,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在古时也称“小饼”和“月团”,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广东部分地方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舞火龙金陵名菜桂花鸭。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糍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2、中秋节吃月饼还吃什么美食

吃鸭子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不同地区都流行中秋节吃鸭子。因为这个季节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而鲜美的鸭肉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像上海地区在中秋节那天会吃八宝鸭;烟熏鸭子则是川西中秋节必备的菜品之一;在福建地区,人们喜欢在中秋节那天用当地盛产的槟榔芋与鸭子一起烧;在南京地区最出名的是“桂花鸭”,由于在八月桂花盛开季节制作,故美名曰“桂花鸭”。

吃田螺

在广东地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柚子和田螺。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意思是说小孩子中秋吃田螺,会明目。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柚子外形浑圆,象征团圆之意,同时柚子和“佑子”谐音,蕴意吉祥。所以中秋节到了,一家人不妨聚在一起,吃着田螺、看着月亮、聊聊家常,感受久违而熟悉的味道,让精神有个归宿,有个放松的地方,让心感受久违的温暖。

吃南瓜

在江南地区非常盛行中秋节吃老南瓜,不仅是因为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而且还有一个关于“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传说,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南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长、延年益寿。

吃菱角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有很多饮食习俗,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饮食习俗。在江浙一带,每到中秋节,街上到处都是卖菱角和买菱角的人。菱角长成于七月,但中秋期间,正是菱角最为饱满成熟之时。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聪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给自己的孩子买菱角吃。

吃螃蟹

自古以来蟹是非常美味之食物,而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加上螃蟹的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所以中秋节是吃螃蟹的最佳的品尝时机。

吃芋头

在中秋节很多地方有吃芋头的食俗,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而在古时,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在八月十五祭神时,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现在这种谢神仪式已不复存在了,但是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3、各地的中秋节习俗

1、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2、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3、广州的树中秋——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4、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5、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6、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7、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8、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9、四川省——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10、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11、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12、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13、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14、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15、“降神”是中秋夜一个有趣的活动,经过咒语和仪式可使所降的神显灵,包括桌神、月姑、八仙、篮神(是一个女神)等。

16、“听香”是古代流传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是由妇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祷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测的事(如感情、财富等),在请示了出门以后应行的方向后,就拈香出门,凡是在路上所听到的一切谈话、歌唱等,均可以就此卜测所问的事,然后以杯茭问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则继续前行,直到获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别人菜园中的蔬菜或葱的习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将得到美好的爱情。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共有多少人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南通大学来了一位新生,因为她的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填写的是“穿青人”,从而受到很大的关注。不少网友都是第一次听说穿青人这个民族,所以对此十分好奇。据悉,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和土族的后代,他们的传统服饰主要以尚青色为主。不过对于穿青人到底是不是少数民族其实是有争议的,之前

  • 根特祭坛画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幅油画,创作员15世纪早期,如今珍藏与比利时根特市的辛特巴甫教堂,其主要绘画的内容是关于早期基督教的祭祀场景,所以被外界称之为“根特祭坛画。”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这幅画吧。全幅祭坛画的面积甚大,拥有3430毫米X4400毫米的可观尺寸。除艺术层面的

  • 孙武怎么不救伍子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耳闻,当年楚平王因为听信费无忌谗言,导致伍子胥父亲被杀,伍子胥被迫出逃,楚平王则下令缉拿。后来伍子胥逃到有重兵把守、地势险要的韶关,最后为了过关一夜白了头。伍子胥的一生颇具传奇性,但他最后是以悲剧收尾,令人唏嘘不已。有人问孙武为何不救伍子胥,实际上孙武也是心有余而

  • 2020年迎124年来最早秋分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秋分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秋分的到来就意味着这一天过后,北半球将会迎来昼短夜长,气温也在逐步降低,秋冬季节已经来临了。而2020年的秋分又是最近124年一来最早的一次秋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今年的秋分是124年来最早的一次秋分,是如何形成这种情况的,那最早的秋分又是几点钟来临的呢?下面就

  • 俄藏黑水城艺术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黑水城,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黑水河上的城,在当地蒙古语中称之为“哈喇浩特”。黑水城位于黑水河的下游地区,在沙漠的南部边缘。黑水河就是古代传说鸿毛不浮的“弱水”,流过巴丹吉林沙漠,灌溉着农田草场,使这里成为宜农宜牧的绿洲,而最终流入居延海中。此

  • 秋分养生要注意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秋分是一年中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天的来到已经使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那么秋分之后天气还会不会热起来呢?秋分的时候在养生方面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吗?秋分时期穿衣服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俗话说春捂秋冻,那秋分的时候还需要冻一冻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乱七八糟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乱七八糟这个成语的产生和什么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其实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一边来学习一边来看看这个乱七八糟成语有什么典故,看看这个现在的成语和过去的成语有什么故事吧!1、乱七八糟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乱七八糟这个口语产生是和:“古代皇权的争斗&

  • 当炉卖酒是指的哪位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当炉卖酒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成语还是比较有寓意的,也非常的励志,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炉卖酒的典故又是什么呢?当炉卖酒这个故事到底是指哪位女子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呀!1、当炉卖酒是指的哪位女子当炉卖酒是指的:&

  •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冷板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冷板凳又来自于哪个行当呢?冷板凳又出自于什么行业呢?又有什么的历史故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1、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冷板凳来源于:“梨园行”,也就

  • 中国古人为什么喜欢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陆机的这篇赋文所称赞的动物大家都很熟,就是蝉,俗称知了。蝉是昆虫纲半翅目蝉科动物,每年7月下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