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淮南子讲述了怎样的道理?总结刘邦取胜之道

淮南子讲述了怎样的道理?总结刘邦取胜之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27 更新时间:2023/12/24 6:51:30

《淮南子》是一部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由淮南王刘安著写。刘安是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是当时出名的文学家以及古琴演奏家。刘安在《淮南子》中表明了自己对诸子百家精华的理解,道出了很多广大而光明的道理,例如刘安就有提到:“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其实这句话也说明了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并且建立汉朝,下面就来讲讲这句话的意义,还有背后的故事,看看刘安是如何总结出刘邦的取胜之道。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成功,不论是生活上的还是事业上的成功,这都是人生的追求目标。但是追梦的人络绎不绝,成功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成功的困难不在于成功本身,因为成功的本质只是一种目标的达成,而如果一个人依据自身的能力,制定出符合自己能力范畴的目标,那么只要通过一些努力,这样的成功就很容易做到。

但是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并不仅仅满足于一些小的目标达成,在他们的眼中成功从来都是一种大的目标,是能够一夜暴富或者平步青云的。对于人们所想要的大成功,则是很多人能够遂愿的。

因为大的成功一定需要的就是大的能力,而古往今来,天赋异禀的人是极其少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方面自身的能力不能够支持大的梦想,但一方面又恳切的希望人生能够奋斗出一番伟业,那么这种矛盾的追求就要尽力去寻找其中可行的方法。

在西汉有一本关于人生哲学书籍,叫做《淮南子》,这本书中对人生的成功做了很多的探讨,关于如何成就大成功,《淮南子》用了这样一句话:“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所谓的想要成就大的成功,那就应该去聚合众人的力量,这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够实现大目标的方法。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永远都有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是个人的能力,而只要能够聚合别人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

古代有很多人,出身不好,能力也不是多么的出众,但是他们就能够明白团结众人的重要性,最后获得了举世睹目的成绩。刘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出身在一个很穷苦的家庭中,父母都不是什么显赫的官员,家中也没有巨额的财富,在日常生活中,刘邦更是游手好闲,连一些名声都没有积累。

但是后来秦室暴虐,天下动荡,刘邦这个时候看出来是成就大事的时机。可是虽然机遇在眼前,要成就大事岂能是一个人能够有所作为的,要是仅凭刘邦个人的能力,那恐怕涿鹿中原只是痴人说梦罢了。但是刘邦别的不会,就是能够聚拢人心。

后来在和项羽的楚汉之争中,刘邦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刘邦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异类,他出身社会下层,没有任何突出的优势,竟然到最后能够打败出身贵族的项羽,这样的成功不但是一个大成功,而且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生飞跃。

刘邦的成功不但让世人所诧然,而且他本人也觉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刘邦生前,他不止一次的向周围人阐述过自己所遭遇的危机,也曾经大发感慨,说自己能够君临天下,其实也只是靠着一点,那就是会用人。

所谓的会用人,是相对于项羽来说的,作为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项羽不但家世显赫,而且武力横绝天下,就连名声也是人所尽知,这样的一个人物,并且主导推翻了秦朝的灭亡,可以说是要取得天下就如同探囊取物。

但是项羽却在一点上不如刘邦,那就是不会聚集人心。项羽本身的号召力是肯定大于刘邦的,但是投靠在项羽周边的人物,却不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就比如韩信这种不世出的将才,项羽却几次三番的无视他的存在,以至于最后韩信只能够为了人生的进取转投到刘邦的麾下,最后在楚汉相争中。

韩信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刘邦曾说过:“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转运粮草,我不如萧何,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但是之所以能够决胜天下,是因为我会运用这些人呀.”刘邦的这番话是肺腑之言,他人生的大成功,就是在聚合众人的方面比项羽做的要好。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要成就大成功,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的姿态给放在很低的位置,要尽力去让比自己强的人来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的目标。不论是古往今来,我们可以从很多成功这的身边看到众多的辅助者。

也只有能够深切的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才能够让人生的成就不仅仅停留到一个个小的目标实现上。学会成功后面的道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道理来指导我们追求成功,这样才是我们所能够得到的人生经验,而这些经验也是极为宝贵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本杰明·富兰克林语录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本杰明·富兰克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美国开国三杰之一,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100为人物中的第六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语录,希望大家喜欢。1.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常往,只跟一个亲密无

  • 掷果盈车说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不管在任何时候,人们对于美的人或者事物,都是有很大的追求的,女子看到帅哥总是会忍不住想要靠近,想要给他送东西,历史上也就有“掷果盈车”的典故,这位帅哥出行的车上总是会堆满了别的女子抛给他的水果,究竟是什么样的美男,居然能够这样赢得女性们的芳心?掷果盈车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位

  • 佛珠生菇讲述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佛珠生菇其实是一则传播了很广的佛教小故事,听说的人也挺多的,但是也有听说过,但是并不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人,也不知道寓意是什么,其实还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和讲述讲述这个佛珠生菇到底是什么道理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在佛经小故事中“佛珠生菇”讲述了什么原理?

  • 金丝楠有什么价值?金丝楠木五大特点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金丝楠是一种特别珍贵的木材,目前在国内属于二级保护植物。在古代,金丝楠是打造皇室宫殿的专用材料,因为金丝楠自带香气,而且纹理结构密集,不容易变形开裂,属于上等材质。可以说金丝楠有五大特点,耐腐蚀、防虫咬、坚固、纹理精美还有就是冬天触之不凉,这是其它木材不具备的特点,或者说不像金丝楠是集各种优点于一身

  • 2019礼乐大会是第几届?礼乐大会有什么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喜爱汉服的同袍应该很多人都知道,2019年11月9日-10日的礼乐大会在武汉举办,地点分为园博园和黄鹤楼两处,黄鹤楼一直都是武汉的标志建筑,很多外地游客来到这里之后,都会去黄鹤楼进行参观,而园博园是近些年来修建的,里面包含中国各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园林艺术,如果没有时间去当地进行参观的话,园博园也是一个

  • 马面裙名字由来,有怎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了解汉服的人都会常常听到一个词,“马面裙”,这是众多裙子种类当中的一种,而且非常的有特点,大多数的马面裙因为选材的原因,会非常的硬挺,没有那么多的飘逸感,但是却多了一些厚重和正式,让人觉得非常的优雅又庄重。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种裙子要叫做马面裙吗?裙子本身和马是有什么关系吗?

  • 杨朱学派的思想是什么?真的是一毛不拔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杨朱学派可能有不少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吧,这的确是一个知之者甚少的学派,而且是先秦时期的学派,当时诸子百家争鸣,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不为人知的更是非常多,杨朱学派鲜为人知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说到杨朱学派,有一个成语就不得不提,那就是一毛不拔。这是一个用来形容人非常抠门的成语,那和杨朱学派又有什么关系呢?如

  • 真三棱核桃的气门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三棱核桃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核桃不简单的,在核桃里面算得上是顶级的,所以很多人还是非常喜欢盘玩这个三棱核桃的,那么有的人问了,假如要盘玩这个三棱核桃想知道这个真三棱核桃的气门在哪儿,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真三棱核桃的气门图片一张图就看懂了哈

  • 月朗星稀比喻人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月朗星稀这个成语还是有不少的人都听说过的,但是听说是听说了,但是话说这个成语的下一句是什么呢?又比喻了人的意思呢?反应了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东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月朗星稀的下一句其实有很多,下面小编慢慢给大家说说如下:风轻云淡;风和日丽;山清水秀;渔家灯火;天寒地冻;日明天清等等

  • 《蝶恋花·春景》全文赏析,背景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蝶恋花·春景》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这句“天涯何处无芳草”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苏轼作词以豪放著称,但这首词却展现了他清新婉约的一面,而且句句伤情,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味。苏轼到底是在《蝶恋花·春景》中表达情伤,还是有另外的意思呢?恐怕在不同人眼里答案也会不同。那这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