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有道理吗?

“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有道理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2/1 7:18:55

最近有看到一则很有故事意思的俗语,这句俗语就是大家说的“娘顾家,两边不发”,编看完这句话很懵,这是啥意思啊?这姑娘顾家还能导致两边都不发财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哦?到底有什么道理呢?小编也不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解析分析看看吧!

姑娘顾家,在我们这里是说已经出嫁的女儿顾娘家,就是老想娘家,老为娘家跑腿办事。姐姐这个周末两天就是作为出嫁的女儿,天天跑娘家了!现在累瘫在沙发直打盹了!

母亲的牙疼,以前上过一些假牙,现在手动一下,就摇摇晃晃,根本不能咬东西了!上周五的时候,母亲就打电话了我,让这两天打对时间,陪她看看牙!

姐姐知道这看牙的事可不是一趟两趟就能办了的,心里面已经做了准备,来回折腾吧!村里面没有牙医,需要到县城里来看,可是我家住楼上,又没有电梯。母亲换过膝关节,上个楼梯腿疼难忍,所以我选择往返农村来回送。

两天跑了六趟,陪母亲检查,消炎,拔牙,咬模,出钱,吃饭......母亲只生下我一个闺女,其他几个小子都在各自忙事。我们俩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打扰他们。

记得从前的时候,奶奶总抱怨母亲顾娘家,经为舅舅们的事动脑筋、花钱又跑腿儿什么的,说就是个败家娘们儿!“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我儿子挣的钱,都让娘家人祸祸了,这两家人都过得巴巴的。”另一方面,奶奶重男轻女,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我是个女孩子,将来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可不要在我身上花什么钱!

我就感觉这出嫁的女儿好难做人!娘家这边难舍的血缘亲情,只有默默奉献的份。而婆家这边才是真正自己的家,自己的老孩子更离不开自己的无私投入。回忆起这些年婆家娘家来回折腾,特别是前些年孩子正在上中学需要人照顾,而父亲又瘫在那里,时时处处需要操心,自己一天天来回好几趟的折腾,真是两边都顾不好!却把自己累的够呛!

说到这里,“姑娘顾家,两边不发”的道理也就非常明了了!旧社会,出嫁的女儿就是婆家的人了,管好婆家的事就足够了,娘家也不指望,自己不用来回折腾。现在新社会了,男女一样有条件孝顺父母了,却把女人自己累坏了!这就是姐姐对这句话最大的感受和感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龘靐齉爩怎么读,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有看到几个非常有意思的字,那就是“龘靐齉爩”,小编看到后一脸的懵逼,我的个妈呀,这什么情况哦,这到底是个什么呀?但是这几个字在网上十分的著名,那么这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吧,看看龘靐齉爩怎么读,龘靐齉是什么意思吧!龘靐齉爩读“dá bì

  • 吴姓与什么姓是世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看到有人说这个吴姓不见得,怎么个不简单法呢?其实就是说的吴姓家族的人非常的厉害,被誉为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姓氏了,那么有人问了这个吴姓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呢?还有人说这个吴姓和另外一个姓的人有世仇,那么这到底是哪一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其实真正意义上没有那个姓氏和吴姓是有世仇的,但是有传言

  • 秦朝以后嬴姓为何消声灭迹了?嬴姓现在还有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嬴是秦国历代国君的姓,但为什么秦朝灭亡以后,嬴这个姓氏就仿佛消声灭迹了一般,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呢?实际上这一切都跟赵高有关,秦始皇死后秦国被赵高搅得一团糟,秦二世又没能继承先皇的气魄,始终是个傀儡,导致整个嬴姓后人都倒霉了,他们只能改名换姓来逃避追杀,所以嬴姓慢慢消失在了历史上。那嬴姓后人到底都改

  • 大寒如何养生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就要到2020年大寒的时间了,大寒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是最后一个节气,但是并不代表着大寒结束之后气温就一定会上升,而且有些地方大寒还没有小寒更冷。而大寒因为已经很接近春天的时节了,所以也不会特别冷。再加上大寒临近春节,春节又是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很多人也都是非常重视的。那么2020年大

  • 波斯萨珊王朝美术有哪些魅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帕提亚人在公元3世纪中旬的时候建立了帕提亚往常,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安息国,在这之后,这个王国便立下了绵长的历史时期,留下了不少的遗品。这些遗品当中混杂着浓烈的希腊风格以及游牧民族的传统,另外还有美索不达米亚的趣味。这些最具有代表的就是玛拉米尔的霞米神殿出土的青铜贵人像、哈特拉出土的乌塔尔王像等,

  • 伊特鲁里亚文化有哪些魅力,起源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说道伊特鲁里亚文明,这是在公元前10世纪一直到前1世纪期间,位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的古代文明,在公元6世纪期间文明程度达到顶峰。后来罗马人来到了亚平宁半岛,随后两个民族便产生了冲突,最终被罗马共和国所吞并。随着伊特鲁里亚这个文明的消失,其文字、语言、文化典籍等等都慢慢的失传了。伊特鲁里亚的文化为后代

  • 春节前灶王爷什么时候上天,什么时候请回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灶王爷其实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民间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位神,我们的吃喝就是灶王爷管的呀,所以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灶王爷一般都是在地下的保护大家的,但是在春节前夕会到天上去一会儿,那么具体什么时候去天上呢?还有去了天上之后是需要我们请回来的,那么又需要到什么时候请回来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 中国最古老的方言是什么?揭秘七大方言的来历源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历史上汉族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数次分化和统一,所以各地逐渐产生方言。还好现在普及了普通话,不然大家出了省可能沟通起来都会变的非常困难。那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关于方言的历史,汉语一般被分为十大方言,有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那你知道这些方言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吗?如果好奇的话那就赶

  • 小年为什么要祭灶?灶王爷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过小年的时候,各地都有各地不同的习俗,但是有一个是很多地方都有的习俗,那就是祭灶,即祭灶王爷。传说灶王爷会在这一天上天去做汇报,人间的百姓就会给灶王爷吃很多糖,让他上天之后说自己家的好话,也就是上天言好事。不过,这个灶王爷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他会成为灶王爷呢?灶王爷的真实身份到

  • 子虚乌有有什么典故?出处在哪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子虚乌有”这个词,意思是很简单的,就是说一样东西完全是不存在,纯属胡编乱造出来的,但是为什么用子虚乌有这个词来形容这样的意思呢?你知道子虚乌有这个成语该怎么用,也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子虚乌有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吗?我国的成语基本上每一个都对应了一段历史故事,那么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