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各个不同方阵你都认识吗?

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各个不同方阵你都认识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78 更新时间:2024/2/25 6:05:24

熟悉西塘汉服化周的人都知道,在每年的活动第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方阵表演,这些方阵按照不同时期的服饰,或者不同种类的服饰划分,几乎包含了汉服的各种形制,展现了古代不同时期的人的服饰文化,不过,如果不告诉你的话,你是否能单凭图片就辨认出这些方阵的同袍们,穿的都是什么时期,或者什么形制的汉服呢?

今天的西塘古镇景区,锣鼓喧天、广袖飘飘、衣袂摇摇。身着汉服的女子翩跹而过,身着汉服的小伙策马驰骋,身着汉服的孩童欢快奔跑,好一幅古镇秋景美图。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汉服文化周盛事如期而至,全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再一次共赴盛宴,相聚西塘。

朝代嘉年华大气磅礴

二十几年如一日的汉服爱好者希望女儿传承

英俊威武的标兵是本次朝代嘉年华的先锋精英,他们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紧随其后的,是整齐划一的马队,气贯长虹,大气磅礴,瞬间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金戈铁马的历史长河中。本届汉服文化周的首仪仗参考了著名的《出警入跸图》,仿佛能上九天揽月。

周方阵,有朋远来,以礼相迎!第二个方针是周代方阵,展示的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伍子胥开凿西塘之水,奠基了古镇之缘,堪为西塘古镇的历史名人之首。孔子的学童们紧随其后,尽显儒家风范。汉方阵,云卷苍穹,烈烈汉风,展示的是汉代著名的外交人物张骞。随行展示的汉混服则带大家领略了中国婚礼服饰的起始风范。

快看,身着晋、唐、、元、明、清各朝代传统服饰的方阵也迈着整齐的步伐缓步而来,肃穆壮观,洋自恣;各朝代历史人物方阵也随之一一展现,文人之儒雅、武将之雄风,都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铠甲方阵、亲子方阵,民众方阵......各种新元素、新创想的朝代嘉年华活动,不仅仅为大家呈现出千年华夏传统民族服饰之美,更令大家感受到锦绣中华礼仪之邦的独特韵味。

三岁的陈思景第一次跟着妈妈来参加汉服文化周。思景的妈妈潘女士是福建人,目前在杭州工作。“我从高中开始就非常喜欢汉服,那时候没有汉服社,没有同袍,几个兴趣一致的朋友穿着汉服逛街;自从知道西塘有汉服节后,我连续来了好几年,今年带着孩子一起,就是希望她也可以像我一样爱上西塘,爱上汉服文化。”

随着对汉服的了解,潘女士已经从汉服爱好者“进化”到汉服生活者,正在慢慢努力成为汉服复兴者。”

射礼是内核 汉服是动力,两者缺一不可

创新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活力

本端记者了解到,西塘汉服文化周自2013年成立起就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历届活动内容上,力求突破与创新,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当代流行时尚元素,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活力。

本届汉服文化周从10月26日持续到10月29日。现场不仅有“朝代嘉年华”、“汉服好声音”、“小童星汉服 T台秀”、“汉服文化周系列丛书签售会”、“水上传统婚礼”等活动,还有“汉服礼仪水上 T台秀+河灯祈福”、“汉服相亲大会”、“第三届‘西塘杯’古诗词大赛”、“中国风漫画展”等互动环节。

其中,第五届西塘杯传统射箭邀请赛以及射礼、草船借箭等项目中,汇聚了前来参加汉服文化节的四方射艺高手,在充满英武之气的队列中,仿佛可以看到他们弓箭赛场上的出色表演。

“射礼和汉服的关系就是由表及里,射礼是内核,汉服是动力,两者缺一不可。”戏称自己专业“陪跑”汉服周五年的传统弓箭民间组织江东卫队队长周天宸今年已经是第六次参加汉服文化周活动。“传统射箭一般惯用右手,通常右手拉弦,左手持弓,也就是左手前,右手后。自古以来射箭的时候,都讲究‘左袒’,脱下左边的袖子,便于射箭时候的活动。汉服对人的要求,例如中正平和(汉服的中缝),应对自然(剪裁手法),和传统射箭是相同的。以汉服、射礼为代表的礼乐衣冠,就是一代代射士所捍卫的华夏文化之精华。”

周天宸告诉本端记者,射礼自周代就有,是周礼乐体系的一部分。孔子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我认为,射箭在古代是君子六艺,是重要的国防技能,是一个人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学习能力的直观体现;射礼是礼仪教化的体现,射礼中无论胜者败者,乃至一箭一步,都必须按照周礼的流程来;射礼是射箭技术的传承,射礼的射程有70–90米,这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反曲弓的70米射程相差不远,这种距离没有相当的师承和长时间的练习根本做不到。”

由此可见,射箭(军事)可以称之为捍卫汉服文化的一种传承模式。

除了射礼,无论是大气华丽的朝代嘉年华、传统婚礼、庄严肃穆的祭祀礼和拜师礼,还是文墨书香的国学四艺和君子六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的多元呈现,都全方面的展示着汉服的古典韵味以及传统礼仪,给汉服同袍以及四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场关于汉服文化的饕餮盛宴。

传承中华传统“礼”与“艺”

让汉服走进生活

方文山曾不止一次说过,汉服文化周慢慢发展至今,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年龄结构越来越宽泛,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我们希望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汉服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美丽。相较于往年,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得到了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支持和好评,活动人数又创历史新高。为了在流行元素多元化的今天独树一帜,每一年都会做一些新的尝试,让文化周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让更多人的认同并且喜爱汉服文化。”

可以看出,历经七年,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越发多元化,汉服文化的传播也从单一的服饰展示发展到今天多种方式的呈现。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汉服同袍加入到这场文化盛宴中,自发地成为汉服文化宣传的使者。

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陆丰告诉在接受本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塘有着汉服文化展示、继承和发扬广大的土壤,有着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建筑群;西塘有着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又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元素完全符合人们对于汉服文化的想象和期待,符合汉服同袍们在这个环境氛围中进行文化礼仪的交流、传授与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与古镇风景结合起来,又成为一幅美丽的新画卷。”

正如陆主任所说,西塘举办汉服文化周,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西塘古镇作为景区的品牌影响力,而是要通过西塘汉服文化周的举办,助推海内外华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回归,唤回文化灵魂和价值认同。

而今,漫步西塘古镇,共襄西塘汉服文化周之盛举,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底。穿在身上的“活文化”和那传承在血脉中的精神和风骨,等你来见证!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赶鸭子上架"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养过鸭子的人都知道,鸭子是不能上架的,与鸡是有不同的。所以要是要将鸭子赶上架是强其所难的,也可以说这位养鸭子的人也就只会养鸭子,但是却养不明白,也不同鸭子的生活规律。关于这个还有一句俗语:赶鸭子上架。那么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用在管理上,就是说一个领导人在不了解下属的

  • 56个民族都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名族其实复杂也不复杂,我们中国有56个名族,其实更早的时候还不止这么多,但是现在确定下来,就有56个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56个名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他们的起源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我们常说“56个民族是一家”,但到底是哪56个民族,他们又分别是怎么演

  • 故宫九龙壁重300吨,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去过故宫的人应该都看到过,故宫当中有一个九龙壁,所谓的九龙壁就是影壁的一种,而影壁是古代一种用来遮挡视线的墙壁。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电视剧里面看到,一些大户人家里面,正对着大门的不是房间或者客厅,而是一个墙壁,这个墙壁遮挡住了外面的视线,这就是影壁。而故宫的影壁就是九龙壁,然而九龙壁总重量达到300吨,

  • 朱元璋有没有建成阅江楼?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古文写一个建筑,前提是这个建筑已经存在了,然后人们写一些赞美它的文字,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这是肯定的,但是现如今流传下来了一篇《阅江楼记》,可是古代却没有阅江楼这样的建筑,这是为何?或许有人说是不是毁于战火了,其实还真的不是,据说阅江楼根本就没有建起来。为什么一座没有建起来的楼,却能够有一篇文章

  • 古代守孝为什么要三年?有什么来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看过很多古代的历史,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如果父母去世了,是需要回去守孝三年的,即便是官员,也要回家守孝三年,三年期满了之后才能够回来继续做官。而且,如果有人没有守孝,还会被人们看作是不孝,哪怕这段时间处于国家危难,或许在当时的人眼中,都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为什么一定要是三年的时间呢?

  • 狼狈为奸中的“狈”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咱们中国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万花,勤劳智慧的华夏先民们创造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典籍故事,以及成语之类的精神财富。可能有些人会对这些东西不会太在意,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懂得引经据典的人,到哪里都更容易给人留下博学典雅的好印象。成语故事千千万,其中不乏赞赏溢美之词,当然拐着弯数落别人的词汇也不会少了,&

  • 尸位素餐蝇营狗苟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尸位素餐和蝇营狗苟小编听得很多的地方其实就是在小说里面,但是也不太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其实问题大吗?显然也不大的,最近不少老哥都问了,那这个尸位素餐蝇和营狗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尸位素餐尸位素餐的意思比较复杂,没有和尸体和吃的联系起来,毕竟古代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完

  • 推背图是怎么推算安史之乱以及杨贵妃之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推背图》,相信大家不会太陌生了,这是一本诞生于大唐贞观年间,是唐太宗李世民专门为了推算国运而下令袁天罡与李淳风共同编著的一本书。这本书成书的目的就是在于推算唐朝的国运,所以书中对唐朝国运推算的内容当然是少不了的。其实,《推背图》不但只是推算到了大唐江山的“寿数”和它最终

  • 大航海时代的海盗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人类的历史当中,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存在着海盗。就比如说几千年前的赫梯海盗,往后的伊利里亚海盗、维京海盗、巴巴里海盗等等。海盗最多的时候就是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的大航海时代,这个时候世界各地的海域都存在着海盗。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年的海盗文化。(一)严格的等级和分配制度以及惊人的财富大海航时

  • 为何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无人超越?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天下第一行书”,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听过了,也是被无数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也正是王羲之的天赋以及勤奋苦练,才使得他成为了人人皆知的“书圣”。《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巅峰之作,1000多年来,他的书法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