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寇准背靴讲的是什么故事?

寇准背靴讲的是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1/23 13:50:32

寇准是北宋名臣,虽然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一,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却是人人都看得到的,知道寇准其实是一个忠心为国的忠臣。而题目中所说的“寇准背靴”,其实并不是一个成语,而是一段戏曲片,讲述的是寇准发现诈死的杨延昭的故事。那么这段故事讲的又是什么内容呢,故事里面的寇准为什么要背上自己的靴子?一起来看看吧。

《寇准背靴》是由郭筠、乔志良导演,顾锡轩、张福兰主演的戏曲片。本片记录了88岁高龄的淮北梆子著名老艺人顾锡轩演出的《寇准背靴》。寇准看穿杨延昭诈死尾随柴郡主不小心摔了跤碰掉了纱帽,摔脱了靴子。寇准躲闪不及,又怕被柴郡主发现,便设法躲过了柴郡主,为赶上柴郡主看个究竟,便背起靴子踉跄跟踪而去,终于看到柴郡主将饭菜送进花厅,并听到她与杨延昭在花厅里讲话。

本片记录了88岁高龄的淮北梆子著名老艺人顾锡轩演出的《寇准背靴》。北宋时期,昏王无道,听信谗言,陷害忠良,将忠心报国的杨延景元帅充军云南。而后奸臣王钦若陷害杨延昭,假传圣旨赐其毒药。杨延景狱中好友任堂辉不忍忠良遭害,喝下毒药才使得杨延昭逃过一死。后来,杨府虚报杨延昭病死,假设灵堂,想自此回河东隐居。此时,辽军进犯,边疆告急。八贤王和天官寇准听到杨延景的噩耗,心情十分沉痛,并为朝中失去披肝沥胆的忠良而深感忧悒。

于是,二人同往杨府吊唁。寇准在灵堂上看到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不甚悲哀;又见到杨延昭的妻子柴郡主外面虽身着孝服里面却着红裙;还听到佘太君向八贤王奏本,举家要回河东,心中顿生疑团,便以守灵为名留八贤王同在杨府。夜晚,寇准疑虑满怀,难以入眠。这时,他忽然发现柴郡主来其窗外窥视后,提着篮子急忙向花园走去。

寇准看穿其中有些蹊跷,便尾随柴郡主前往花园,柴郡主在黑夜中疾行,不小心摔了跤,篮子落在了地上。紧跟其后寇准也失惊跌倒,碰掉了纱帽,摔脱了靴子。寇准在寻找纱帽时,发现了篮子里的饭菜,并与寻找篮子的柴郡主碰在一起。寇准躲闪不及,又怕被柴郡主发现,便设法躲过了柴郡主。他为赶上柴郡主看个究竟,便背起靴子踉跄跟踪而去。寇准终于看到柴郡主将饭菜送进花厅,并听到她与杨延昭在花厅里讲话。这可乐坏了忠心为国的寇准,急忙赶回将此事报知八贤王。忧虑中的八贤王听说杨延昭还在人世,十分惊喜。于是,君臣二人悄悄地来到花厅,设法见到了杨延昭。从此,世代忠良的杨家又重为国为民捍卫边疆。

扩展阅读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轶事典故

一语成谶

寇凖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没想到这首诗中的句子便“一语成谶”了。因为最后寇凖卒于被贬地,即至海岸只有十里远的雷州,家乡确实远离他山万重,路万里。

无楼台相公

处士魏野与寇凖交好,他作诗称赞寇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无楼台相公”的美号就这样叫开了。据说寇凖初执掌相府的时候,生活还是很奢侈的,那么后来为什么会变成“无楼台相公”呢?故事是这样的——寇凖平时喜欢听歌,酒余茶后经常叫一些歌女唱歌排忧解闷。有一次,一个妙龄歌女来相府清唱,寇凖见她面目姣好,听她歌声圆润,一时兴起,就赏她一匹绫缎。想不到歌女还嫌赏赐少,一脸的不高兴。

当时寇凖身边有一个出身寒门的侍妾,名叫蒨桃,她见到这个情形很气愤,事后就写了一首小诗《呈寇公》:“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荧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寇凖读了蒨桃的诗,很是感动。默默想道:蒨桃诗说的对,这一匹一匹的绫缎,都来之不易,随心所欲挥霍是不应该的,就坚决改了,从此以后一直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

寇竹渡

据说雷州人民护送寇凖灵枢北上,至雷州一渡口时,突然狂风大作,骤雨滂沱,大家无法北上,只好停下来,为了防止棺木被雨水冲走,大家就在灵柩前插上枯竹。第二天,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护棺之竹竟然长出新芽。后人为了悼念这位贤相,遂把此渡命名为“寇竹渡”,至今地名尚存。

寇公任雷阳

关帝灵签第八十一签就是“寇公任雷阳”,这是寇凖在雷州任职的典故。此签的意思是被人欺凌,暂时耐守,自可昭雪。宋仁宗为寇凖平反后,雷州人民“悼其屈,而哀其忠”,把寇凖的住所改为寇公祠。如今的寇公祠内,仍陈列着皇帝因寇凖而下的一道道诏制。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聚财风水当中有哪些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古至今几乎人人都在寻找着能让自己发财的方法。事实上有些时候并不是发财无法,而是很多朋友们都忽略了在聚财风水中的一些禁忌。若是没有注意这些禁忌的话,那么聚财招财就会很困难了。接下小编给大家讲解讲解招财聚财方面的一些禁忌吧。貔貅不能摆放浴室貔貅摆放在浴室,会让大家的财运被破坏,这种

  • 书房该如何整理才可以提高财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财运相信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气运了,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开开心心的。那么该如何让自己进行改善呢?让自己财运运势更好?实际上有着很多捷径的,只需要将一些风水当面的细节进行改善一下就可以了。今天小编就来娇娇大家该如何将自己的书房变得聚财。书籍摆放整齐书房中的各类书籍可以分门别类放置整齐

  • 西游记小白龙为何不呈现人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在西游记当中,妖怪们更行霸道,当初下凡为妖的时候通常会化作为人形,也许是觉得好不容易修炼了这么些年,还是露出本身的话就没什么成就感了吧。只有在最后被收服或是被打败的时候才会现出原形。但是西游记里的白龙马,确实自始至终没有懈怠,一直是马的样子休息和行走,只是在宝象国的时候仗义出手化作人形却被打伤又变为

  • 西游记中白龙马的结局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要说到西游记当中一路上最低调的人是谁?那这人就必须是白龙马了,由于甘愿华为一匹白马,所以一路上也没什么台词,但是绝对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不!是一条任劳任怨的龙。可白龙马却是一声不吭地把唐僧驮到了西天灵山,付出的汗水可以说是团队里最多的人了。那么他的结局又如何呢?我们先来说说白龙马的身世吧。这条小白龙

  •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里的秦罗敷是同一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我国古代两首非常有名的乐府诗,不过明明是两首不同的诗,为什么其中却同样都出现了一个人物“秦罗敷”?《陌上桑》里面秦罗敷是一个采桑女,而《孔雀东南飞》里面的秦罗敷是焦仲卿的母亲最中意的儿媳。虽然是在两首不同的诗里面,但是名字都是一样的,那这两个秦

  • 宋徽宗听琴图上三个人是谁?是不是宋徽宗本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听琴图》是宋徽宗时期流传的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这是一幅不同于以往的画作,它的色彩相对来说更多,但是也非常的和谐。画上一共画了三个人,一个人弹琴,两个人听琴。但是不知道,这画中的三个人分别都是谁呢?弹琴者的穿着非常朴素,难道画中这个弹琴之人就是宋徽宗本人吗?那听琴的人又是谁呢?宋徽宗赵佶(1082-

  • 中国历史长河中谁的小楷书法写得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其实有很多的书法的造谣者,你说谁比较厉害吧,其实也不是那些出名的王羲之啊,赵孟頫啊,其实还有更多的不出名的,反正多了去了,那么在历史长河中,我拿小楷来说,谁的小楷写得最好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家

  • 鄂伦春族服饰有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衣服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是我们每个人遮蔽身体以及抵御寒冷的东西,同时也是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穿什么衣服,往往就体现出了民族的独特文化。作为狩猎民族的鄂伦春族也同样有着他们独特的民族服饰与文化。接下来我们就对鄂伦春族的服饰文化进行了解一下吧。以袍式为主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

  • 鄂伦春族音乐文化是怎样的?有何魅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音乐是我们人的精神寄托,当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心灵的深处就会与旋律产生共鸣,心灵也会随着音乐而升华。音乐的魅力不仅能到达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更能让我们的心灵与其产生神奇的碰撞。音乐的历史已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那么,你对鄂伦春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鄂伦春族的音乐以“赞

  • 鬼谷子三大经典名句,参悟终身受益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鬼谷子是一位神秘色彩很浓厚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是著名谋略家,也是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精通百家学术,还集成各大兵法,但他一生从没有为某国效力过,反倒是他有许多徒弟,后来都成为了改变战国局势的关键人物。鬼谷子的智慧可能堪比孔子、孟子、庄子等学术大家,很多人也从鬼谷子的身上收获很多。这次就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