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95 更新时间:2024/2/12 8:38:11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月其实也还是非常厉害的,著名的明代哲学家,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王阳明厉害还是非常厉害的,但是话说他的名言有十句非常经典的,那么是那十句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看看吧,而且还是精读系列的,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学习学习!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该句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

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全文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取自《传习录》)

译文: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们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说穷尽天下的事理,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必须向外寻求天下众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弥补增加我们心中的良知。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这也是对心学最恰当的阐述,王阳明所表达的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他没有说“同归于无”,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一种西方的思想。他是说“同归于寂”,“寂”不是“无”,而是在没有交感时处在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有个概念叫“寂感”。

6、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出自语录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阳明格竹苦思圣人之道的失败,而格竹之法即圣人朱熹所传。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虽主要讲治学,但于人生亦大有裨益!

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最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一,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看懂浩瀚的儒学著作可不简单,其中包括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8、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译文: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9、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10、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卷上 ( 门人 薛侃录) 》王阳明这里圣人的标准是要”纯乎天理“,关于这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古代的东西,早就落后于时代潮流了。好吧,我们换一个说法,把圣人换成人才。把标准从”纯乎天理“换成核心竞争力。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人才的标准是要有核心竞争力。我想这样大家就没有异议了吧。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如何理解,孔子这番话表明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千里马并不是以它的力气出名,而是以它的品德出名。表明在孔子眼里,品德是高于一切的,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但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光有德,如果才能不够,那便难以在竞逐中胜出,这是否说明“力”比“德&rdquo

  • 唱念做打中做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的国粹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知识点,也非常的讲究,最近说的比较多的是戏曲表演里面的,戏曲表演里面有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那么这个其中的做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唱念做打中做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表演技巧,并不是这个武打技巧,这件事情大家需要搞清楚了,

  • 古代有名的隐士很多,为什么现代却没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年轻人的内心都想逃离城市的喧嚣,找一个偏僻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就像我们熟知的那些古人一样。古代有名的隐居之士不少,例如庄子、鬼谷子、诸葛亮、陶渊明等,他们都有着独立人格,不愿依附权贵,同时还具备卓越的学识。只是到了现代,想要当一回隐士,似乎变的没那么容易,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

  • 三星堆博物馆值得去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三星堆又回到了大家的视野,很多人也都问,最近想去这个四川玩玩,刚好最近这个三星堆上新了,那么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三星堆博物馆也是可以去玩的,那么这个三星堆博物馆好玩不好玩呢?值得去吗?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三星堆博物馆值得去吗三星堆博物馆还是非常值得去的,不管你是什么人,你的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想去玩玩,看看这个地方神秘的魅力,但是在看这个神秘的地方的同时,我们得想上上课,最近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简介或者介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吧!1、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简介金沙遗址是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

  • 生旦净末丑中女性角色是哪个,旦行还是净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现在喜欢听戏曲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我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后来慢慢将歌舞、说唱还有滑稽戏结合在一起,通过民间发扬光大。那就算是没看过戏曲的朋友,可能也听说过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行当,那你知道这里面哪个行当是专门扮演女性角色吗?想了解的话就不要错过下文啦。1、生旦净末丑中女性角色是哪个女性角色是旦行。旦

  •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说明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是一句俗语,那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其实是告诉所有干服务业的店主一件很基本的事,如果做不好,那店里的生意一般也不会太好。其实从字面就能理解一二,如果你想知道更加明确的含义,那不妨来看看下文的介绍。其实这句话古今通用,只要是做生意的人肯定

  • 三星堆青铜神树为何禁止展览,青铜神树的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青铜神树很早就被发掘出了,并不是这次在三星堆中的新发现,和《盗墓笔记》里的青铜树也并没有直接关联。但《盗墓笔记》在年轻人圈子里影响比较大,所以大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很正常。青铜神树是国家一级文物,网上传有一种说法,称青铜神树禁止展览,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有关青铜神树的文化寓意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说

  • 关于春分的古诗(最简单的)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这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这个春分了,春季已经过去了一半了,所以时间真的非常紧迫啊,今天春分,所以这个关于春分的诗词大家也要来读一读了,所以这个春分的古诗都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比较简单的,需要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1、《春分日》五代宋初: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

  •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立夏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立夏的到来,表示春季已过,夏季正式来临。作为很多朋友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你知道立夏节气有着怎样的含义吗?可能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对二十四节气比较陌生,或者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意思,其中内涵并不了解。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有关立夏的背景故事,还有在这一天当中的各种习俗,其实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感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