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如何理解,孔子这番话表明什么道理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如何理解,孔子这番话表明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39 更新时间:2023/12/19 18:30:03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千里马并不是以它的力气出名,而是以它的品德出名。表明在孔子眼里,品德是高于一切的,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但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光有德,如果才能不够,那便难以在竞逐中胜出,这是否说明“力”比“德”更加重要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讨论,相信能给各位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有不同想法的话,欢迎留言告诉大家。

1、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象中,“马”是国人崇拜的精神图腾。从王侯将相到民间百姓,有周穆王驾八骏之驹“日行三万里”,“东游沧海、西驰昆仑”的传说,也有汉武帝驾乘十骥征战西域的典故,关云长的赤兔马,唐太宗的昭陵六骏,还有民间“龙马精神”“伯乐相马”的故事,古人说“吾有千里驹”,就像是今人自夸“我有玛莎拉蒂”。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谦逊,内敛,忠诚勤劳,自强不息都是对马的赞誉,马的能力和品质,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千里马通人性,有“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之风范,食用精良的饲料和干净的泉水,宁可饿死都不愿接受对于它无益的东西,不但不去“苟取”,反而要拒而不受;其次是能够负重远行,竭力而为,从不恃才傲物,急于求成。这种种表现,恰恰就是儒家经典《论语》所要躬行的君子之风范。

孔子在《论语宪问篇》中讲“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说文》曰:骥,千里马也。不过,称其为“骥”,却不是因为它能够走得多么远,而是这种马,它的德性非常的优良。

钱穆先生说:“所以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性调良,与人意相和协。人之才德兼者,其所称必在德。”我的恩师当代著名国学大师辛意云先生解释说:一匹好马“不称其力”,就是不称扬不赞美它能走千里的力量,而是“称其德也”,称赞它的好性情、好行为,这种好的行为来自于它的好性情,以至于它有着好的品性。它的品性就是指它能够领会、善解人意,在人的教导下,发挥出自己最好的长处,以至于才成为千里马。也就是说,这种马的性情非常的优良,它的灵性很足,它能够与人的心意相沟通,互动和谐,它也善于学习,人们很容易教导它,所以称它为骥。

夫子其实是想要告诉世人,真正的“骥”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才能,更应该重德。只有以德为基石,把品德修养好了,才能“日行千里”成为伯乐眼中的“骥”。同样推及到生活中,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若无厚重的德性支撑,无异于野马脱缰,因此真正的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备。

这个观点或许有些人难以接受,马之千里,难道不是首先要具备跑得快、跑得远的“能力”?其次,马之性在于竞逐奔驰,该跑多快既要全力而为,跑赢得胜就有光彩,这种“才”不是应该超过于“德”吗?

2、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

古人云: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德永远是一个人的立根之本。

春秋末年,宋国和郑国交战,宋国庆功宴上,就因为没给车夫分羊肉,次日交战,马车夫就把马车赶到了敌营,威武大将军没给下属以应有的尊重而葬身敌营,固然不该,但“有能力驾驭王车者”,因泄私愤,不顾国家存亡之大义,致君亡国破。商纣王拥有倒拽九牛之神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却由于德行欠缺,建造酒池肉林,高筑鹿台,沉迷女色,残害忠良,终被周朝替代。

东汉时期有一个连曹操都不敢杀的“名士、文学家”祢衡,个性高傲,恃才傲物,常常不分场合、不分敌我的羞辱别人,除了“大儿孔融”和“小儿杨修”两个朋友,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入他的眼。这个人仗着自己有点才,指责时事,挖苦别人,用今天的话来说活脱脱一个“愤青、喷子”。

曹操爱才,结果这厮却屡屡以下犯上,做出“击鼓辱曹”裸骂曹操的事来,先后被曹操、刘表放逐后,依然不长记性,最终因辱骂黄祖,卒于二十六岁。祢衡很有才华,与其说是曹操、刘表借刀杀人,不如说是祢衡违礼制,逆道德,道德缺失,狂妄自大,自寻死路。

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无论是马车夫使君惨死,商纣王暴政亡国,还是祢衡呈口舌寻死,都足以证明,一个人如若德行缺失,才能出众,很可能会只顾私欲,不顾大局,把“能力”当成谋私利的凭借,做出危害他人、有损道德的事情来。甚至是才能越大,所能干的坏事就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人才(或者选拔人才),一定要树立“德本才末”的思想,在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上下工作。

3、君子当以进德修业

尽管每个人能力资质才能有所不同,但自古至今,都是先过品德这一关,其次再看才能。

荀子·哀公 》讲:“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信悫(que忠诚,忠厚)而后求知能焉。士不信悫而又多智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迩(靠近)也!”鲁哀公问孔子如何选取人才,孔子回答不能选取要强好胜的人,不能选取钳制别人的人,不能选取能说会道的人。

因为要强好胜的人,往往贪得无厌;钳制别人的人,往往会犯上作乱;能说会道的人,往往会弄虚作假。所以弓首先要调好,然后才求其强劲;马首先要驯服,然后才求其成为良马;对受过教育而有专长的人,首先一定要求他必须忠诚正直,然后才要求他聪明能干,一个人如果不忠诚老实却又奸诈而又富有才干,就如同豺狼,是不可以靠近的。孔子形象的比方,也是一种警醒,不但只有要注意个人修养,避免自己成为“有才无德”的人,同时也要注意远离“有才无德”的人。

《传习录》中讲:“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终身居之,得其分也;位未称德,则君举而进之,士修其学,学至而君子求之!”学而优则仕,公卿士大夫身份地位一定要与各自德行相称,如若才能出众却没能得到相匹配的职位;那君臣就会共同推荐,使之匹配,所以真正的人才,都注重进德修业,修炼到一定程度,君主自然就会求你出仕!

何进德修业?《易经·乾卦》讲:“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为人处世尽心尽力,言而有信,对人对事忠诚守信,这是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曾子也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无论是对事业还是个人来讲,忠信守德,德才兼备的人才都是难得的,一个人对事业对组织忠诚尽心,对朋友同事言而有信,没有非分之想,不自欺欺人,外修文教,而内立其诚实,则必有功业可居。

近取诸身,百理皆具。

如果按照孔子“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的说法,那些有品德,有能力的人,敢于、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被领导赏识,被同事喜欢,这样的人就一定是千里马。

然而那些或许能力出众“德”又尚缺,骜不驯者,没有奉献精神,不能忍辱负重,稍有成绩就像下了个蛋的小母鸡,唯恐别人看不到;更有甚者自己的才华能力未能展露,就抱怨自己被埋没,躺在原有成绩上等待被赏识,却抱怨没伯乐,这样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人才的。

好恶、自夸、怨怼、贪婪以上四者是我等都有的毛病,但能努力抑制其发作,也是难能可贵的!一个人最硬的底牌是人品,才干不足可以慢慢培养,品德不行,没准让他咬一口,那可就亏大了!

但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有了好性情、好行为,忠诚可靠,即使能力不太出众的人,守德守仁,谦虚好学,经过接受教导,也能够通人性,领会、善解人意,发挥出自己最好的长处,成为千里马,成为人中之“龙”,马中之“骥”,这样的人才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简介】尚山,原名史尚山,甘肃省张掖市中学化学生物高级教师,省化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唱念做打中做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的国粹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知识点,也非常的讲究,最近说的比较多的是戏曲表演里面的,戏曲表演里面有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那么这个其中的做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唱念做打中做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表演技巧,并不是这个武打技巧,这件事情大家需要搞清楚了,

  • 古代有名的隐士很多,为什么现代却没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年轻人的内心都想逃离城市的喧嚣,找一个偏僻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就像我们熟知的那些古人一样。古代有名的隐居之士不少,例如庄子、鬼谷子、诸葛亮、陶渊明等,他们都有着独立人格,不愿依附权贵,同时还具备卓越的学识。只是到了现代,想要当一回隐士,似乎变的没那么容易,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

  • 三星堆博物馆值得去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三星堆又回到了大家的视野,很多人也都问,最近想去这个四川玩玩,刚好最近这个三星堆上新了,那么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三星堆博物馆也是可以去玩的,那么这个三星堆博物馆好玩不好玩呢?值得去吗?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三星堆博物馆值得去吗三星堆博物馆还是非常值得去的,不管你是什么人,你的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想去玩玩,看看这个地方神秘的魅力,但是在看这个神秘的地方的同时,我们得想上上课,最近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简介或者介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吧!1、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简介金沙遗址是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

  • 生旦净末丑中女性角色是哪个,旦行还是净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现在喜欢听戏曲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我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后来慢慢将歌舞、说唱还有滑稽戏结合在一起,通过民间发扬光大。那就算是没看过戏曲的朋友,可能也听说过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行当,那你知道这里面哪个行当是专门扮演女性角色吗?想了解的话就不要错过下文啦。1、生旦净末丑中女性角色是哪个女性角色是旦行。旦

  •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说明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是一句俗语,那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其实是告诉所有干服务业的店主一件很基本的事,如果做不好,那店里的生意一般也不会太好。其实从字面就能理解一二,如果你想知道更加明确的含义,那不妨来看看下文的介绍。其实这句话古今通用,只要是做生意的人肯定

  • 三星堆青铜神树为何禁止展览,青铜神树的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青铜神树很早就被发掘出了,并不是这次在三星堆中的新发现,和《盗墓笔记》里的青铜树也并没有直接关联。但《盗墓笔记》在年轻人圈子里影响比较大,所以大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很正常。青铜神树是国家一级文物,网上传有一种说法,称青铜神树禁止展览,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有关青铜神树的文化寓意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说

  • 关于春分的古诗(最简单的)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这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这个春分了,春季已经过去了一半了,所以时间真的非常紧迫啊,今天春分,所以这个关于春分的诗词大家也要来读一读了,所以这个春分的古诗都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比较简单的,需要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1、《春分日》五代宋初: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

  •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立夏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立夏的到来,表示春季已过,夏季正式来临。作为很多朋友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你知道立夏节气有着怎样的含义吗?可能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对二十四节气比较陌生,或者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意思,其中内涵并不了解。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有关立夏的背景故事,还有在这一天当中的各种习俗,其实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感到好

  • 苏轼游金山寺看到了什么,游金山寺真有外星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游金山寺》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当时,苏轼原本在京城为官,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表达了不满,最后决定主动请求到外地上任。后来,苏轼路过镇江金山寺,夜里美景浮现,苏轼一下子来了灵感,便写下了这首古诗。不过后人在解读时,发现《游金山寺》有一处内容让人惊叹,还和外星人扯上了联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