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朽木不可雕也骂的是谁,孔子为何会大动肝火

朽木不可雕也骂的是谁,孔子为何会大动肝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92 更新时间:2024/2/8 15:17:57

孔子很少动怒,但有一次他却大动肝火,还说出了一句非严重的话,便是“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虽然没有一个脏字,但本义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已经败坏到了极点,已无药可救,等于是彻底否定了一个人,所以说出这样的话语,可想而知当时孔子是有多么的生气。那孔子是对谁说的呢?下面就来跟各位讲讲这段历史故事,看看这个人最后是否真如孔子说的那样。

1、孔子著名弟子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思想的起源就来自孔子。孔子一生都孜孜不倦地教诲他人,门下更是拥有数千弟子。但是在这么多学生里,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类拔萃,品学兼优。

除了像颜回这样能塌下身子听取老师教诲的学生,还有不少“刺头”,他们性格迥异,做出来的事情也往往令人匪夷所思,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宰予。课堂上的他放到现在来看,活脱脱就是个“熊孩子”,经常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乱做小动作,更关键的是他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让孔圣人十分生气。

宰予这个学生不仅性格活泼,还有点小脾气,经常会发表一些有悖孔夫子观点的言论。比如有一次孔子讲到了仁义这件事,这是孔夫子十分擅长的一个知识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聆听。

但宰予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听着听着突然站起来老师提问:“世人都在追求所谓的仁,那么这个仁在哪里呢?如果我说仁在一口深井中,你也要接着跳下去吗?”这个问题虽然有点胡搅蛮缠,但还真的很难一时间回答上来,不少同学都愣住了。

2、公然顶撞老师

众所周知,为人至孝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这几乎是一种共识。不过有一次孔夫子谈论到“孝道”,其中就涉及到了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应该守孝三年这件事。此时宰予又站起身子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都说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这会不会太长了一些?三年的时间里一个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和外人也没有什么交往,礼仪等各方面都越发生疏,即便是3年里不听也不演奏音乐,对应的技巧也会生疏。”

他还破天荒地当场提出:“一年的时间即使把所有一整年的粮食吃完,那新的粮食也会成熟;用来烧火做饭的木材用完了,也都可以重新换一般了,所以为父母守孝只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听到宰予的这番言论就质问他:“别人都在毫无例外地为父母守丧三年,只有到你这里变成了一年,你真的忍心这样做吗?”没想到宰予立刻给出肯定的态度。

孔子继续说:“如果是一个正人君子,那么在守孝期间即便是吃到美食也会感觉到毫无滋味;即便是有机会听到动人的音乐,也根本不会从内心之中生出快乐;既然你觉得这样做非常心安,那就随便吧!”宰予说到这里就拜了一下,退出了学堂,孔圣人评价他不是个讲究仁义的君子。

3、孔子语出惊人

从上面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宰予这个人性格很古怪,喜欢特立独行,根据记载,他不止一次地顶撞过自己的老师。终于有一天,孔圣人对他忍无可忍,借机敲打了一下他,宰予虽然表面上心服口服,但安稳不几天就又像以前一样。

甚至到了学习的后半阶段,白天在屋子里睡觉,晚上到处乱跑找不到人,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让孔夫子难以容忍,于是脱口说出了一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意思就是宰予这个人纨绔成性,根本就无法教导,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人。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孔子的这句话还是很重的。

后来孔圣人评价弟子宰予的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至今都被很多老师引用。当一个老师遇到那种顽皮,不好好学习,在批评教育后还是不能改正的孩子,往往就会用“朽木不可雕也”来形容,逐渐这句话就成为了一句口头禅。不过宰予并不是朽木,实际上他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思想家,还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

如今的社会不同于孔夫子时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孩子们性格各异追求全面发展的今天,老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切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要经常使用“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来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德国普鲁士贵族姓氏是怎样的,揭秘德国姓氏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志宏,对于姓氏,主要是百家姓。但是对于德国这个仅仅80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却拥有着近百万个姓氏。而且非常有趣的是,这些姓氏都有着自己的含义,就比如说厕所(Toilet)、油煎猪肉(Schweinebraten)到屁股(Po)、啤酒(Bier),可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

  • 老人死后寿衣由谁穿上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近有看到一些比较有传统习俗的问题,人总得有一死,所以死后的一些事情到底要怎么处理呢?这个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真的是太复杂了,但是其实在古代这些事情都是有不成文的规定和规矩的,就拿这个老人死了之后,寿衣由谁穿上的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大家讨论讨论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老人

  • 谷雨的寓意是什么,2021谷雨结婚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预示着农作物即将开始茁壮成长。在气候方面,将表现为多雨天气,虽然有利于谷物生长,但空气中湿度增加,患有神经痛的人可能会进入发病期。当然,谷雨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天气预报,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很多网友好奇谷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还有在谷雨这一天是否适合结婚呢?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介绍

  • 关于春分节气知识点详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春分的事情的,毕竟马上要到春分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那么这个春分节气又有哪些讲究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仔细的学习和分析看看!1、春分节气是什么意思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后的第105日就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就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清明节既是一个农业上的节气,同时也是人们祭奠祖先的重要时节。在清明节的衬托下,寒食节似乎就显得各位的无足轻重了,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寒食节的来历,人们大多认为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设立的。1、介子推割股啖君公元前656年,春

  • 清明节最简短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清明节,也可以称之为踏青节或冥节等等,在中国文化节令体系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数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那么大家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关于清明节有哪些传说和故事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简短小故事吧。1、清明节简短小故事1.1、故事一传说有一年清明节,

  •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诗词全文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最出名的藏族诗人,那可真的是要说仓央嘉措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不得不说,仓央嘉措虽然是一个佛教中人呢,但是对于诗词这方面可是拿捏的非常稳。写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情诗,而且大多都是非常细腻真挚的。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见与不见》!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仓央嘉措《见与不见》全文《见与不

  • 仓央嘉措最美十句情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仓央嘉措,大家可能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说到情诗《见或不见》就非常的熟悉了!他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他的一生可是写了很多非常真挚的情诗。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分享一下关于他的十句情诗吧!1、仓央嘉措最美十句情诗1.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 欧阳修最著名的十首诗是哪十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欧阳修的著名诗词,其实真的太多太多了,真的要说的话,那真的说不完了,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说一下,这个欧阳修最著名的十首诗都有哪十首吧,还有这个著名的十首诗词的赏析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收藏解析分析了。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全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

  • 清明节的由来及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将至,关于清明节也是有着很多各种各样的话题的。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清明节。清明节本身就是节气的名字,其实清明节最开始的时候其实算不上什么节日,但是在清明节的前两天会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这个非常重要的节目由来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晋国有个晋献公,他去世之后,不出意外的进入了诸子争位的宫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