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作家为什么给自己起笔名,笔名的起源介绍

作家为什么给自己起笔名,笔名的起源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33 更新时间:2024/2/13 23:34:20

很多作家在出版自己的作品时,都喜欢用笔名署名,而不是真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笔名的来历也有一定历史渊源。因为在明、清时期,小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著作,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作者为了自己的名誉就会起一个笔名,这样方便隐藏身份。不过到了现代,小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学载体,但笔名依然没有消失,反而很多著名作家都有自己的笔名,这又是为何呢?

(一)古人有没有笔名的说法?

古代没有笔名的说法,但古人略去真名,而使用室名(斋名)或别号的性质,就相当于今天的笔名。

如宋代苏轼的《东坡乐府》、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等,东坡、稼轩、白石等别号就相当于词人的笔名;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梁超的《饮冰室文集》等,人境庐、饮冰室等室名,就相当于这些文人的笔名。

最早的笔名出现于明清通俗小说的作者,例如《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今古奇观》辑者抱瓮老人、《醒世姻缘传》作者西周生,等等。作者隐去自己真实姓名,是因为通俗小说在当时被认为难登大雅,作者热衷于创作,但又害怕遭到讥笑,故将真名隐去。

但兰陵笑笑生之类署名却成为笔名的前身。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几乎都遭遇到搜寻作者的尴尬。“兰陵笑笑生”竟为何人?后世研究者不断附会指认,截至目前,“候选人”已多达三十七八位,但迄今尚无定论,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歌德巴赫猜想”。

(二)近代出现笔名盖过了本名的形象

到了现代文坛,笔名方兴未艾,而且影响深远,甚至盖过了本名。其原因是有利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笔名是一种化名、代名,作者使用笔名,总有一些不愿披露真名的原因,为避免引起文字麻烦,特用笔名行世。此类笔名通常见于学术争鸣或表自以为尚不成熟的文章。而且通过作家的某类笔名,可以看到他们丰富复杂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

例如鲁迅(原名周树人)、茅盾(原名沈德鸿)、巴金(原名李棠)、老舍(原名舒庆春)、曹禺(原名万家宝)、夏衍(原名沈乃熙)、冰心(原名谢婉莹)、丁玲(原名蒋伟),等等。

(三)艺名与文人的笔名性质趋同?

过去的戏曲演员多有艺名,拜师学艺时由师傅根据字辈选取艺名,仍依原姓,中间为固定的字辈;后一字自由选取。如京剧科班“富连成”字辈:喜字辈如雷喜福、侯喜瑞等,连字辈有马连良、刘连荣等,富字辈如马富禄、谭富英等,盛字辈有叶盛兰、高盛麟等,世字辈如袁世海、李世济等。

有的艺名具有浓厚的承传宗师的色彩,通常在上辈艺名的前面冠以“小”字。如谭志道艺名谭叫天,其子谭鑫培就叫小叫天;盖叫天之子张剑鸿师承盖派,艺名为小盖叫天;豫剧名演员常香玉的后人,艺名小香玉;评剧演员李再雯艺名小白玉霜,出自前辈评剧名演员白玉霜。

有的艺名是根据演员正式登台演戏那一年的年龄取名,具有纪念意义。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七岁时就开始演戏,初出茅庐,身手不凡,故名七龄童,后改为麒麟童。浙江绍剧著名演员章宗义艺名“六龄童”,两个儿子章金星、章金莱,艺名分别为“小六龄童”、“六小龄童”。

中国人有忌讳用长辈名字为子女取名的习俗,但演艺界却无此禁忌,如京剧界言菊朋的儿子叫言少朋,李桂春的儿子叫李少春,袁世海的儿子叫袁少海,马玉良的儿子叫马少良,等等。至于当代演员(包括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艺名,已渐与文人的笔名性质趋同。

【作者简介】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的顶级国宝有哪些(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国,地大物博,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价值连城的镇国之宝。如今仅存的这些宝贝都珍藏有我国各个地区的博物馆中,数量之多数不胜数。那么这些博物馆的镇国之宝都是些什么宝贝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长长见识,开开眼界。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介绍分为(上)、(下)两篇

  • 中国的顶级国宝有哪些(上)?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国,地大物博,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价值连城的镇国之宝。如今仅存的这些宝贝都珍藏有我国各个地区的博物馆中,数量之多数不胜数。那么这些博物馆的镇国之宝都是些什么宝贝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长长见识,开开眼界。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介绍分为(上)、(下)两篇

  • 出和氏璧的荆山在哪里?荆山石头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如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方向的荆山,相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到和氏璧了,一个失传,不知去向的无价之宝。在中国古代,荆山被称之为楚山,出人的何氏得玉璞于此山中。山势雄奇、风景秀美,为安徽名胜之一。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些这荆山的石头文化。荆山寒壁 山水相映芜湖荆山是两座隔水的山自古以来为人们所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含义解析,如何正确理解老子的这句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道德经》被很多人当做是必读书籍,这本书的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反映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老子作为道教创始人,他的很多理念在哲学、科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古代很多帝王的文化思想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老子理念的影子。不过《道德经》中的内容也不是那么好理解的,例如“天

  • 貌丑不至惑君什么意思,貌丑不至惑君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宋仁宗因为忍受不了郭皇后,因此决定废后,那下一任皇后的选择就需要更加谨慎了,后来大臣决定让曹丹姝成为一国之母。除了曹丹姝才华过人,为人诚信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貌丑不至惑君,这句话也是让仁宗感到耐人寻味。其实意思不难理解,就是相貌丑陋,所以不担心皇帝会因此沉迷女色,看来想当皇后的条件也是非常苛刻。可惜,

  •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雪域高原地区,对于大多数的汉人来说,这是一篇神秘之地,在这片高原上的历史、文化等等,都让人感到神秘和陌生。不过就在这样的高原中却诞生出了这样的一句诗歌:宁负如来不负卿。创作这首诗歌的是一位喇嘛——既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句话吧。仓央嘉措的父母都是农奴。而在旧西藏,达赖则是藏

  • 古人舍生取义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并非简单的看轻生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好像“舍生取义”这个词到了现代已经很少会被提及了,因为会有种悲壮感,现在还有什么事是值得去舍生取义的呢?但是在古代,不少古人确确实实能做到舍生取义,为了自己的风骨气节,甘愿牺牲性命。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看轻生命了呢?其实不然,我们应该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理解这

  • 灵隐寺对联半称心什么意思,“半”字蕴藏了怎样的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是挂在灵隐寺中的一副对联,前一句话比较好理解,但后一句改如何解读呢?可能很多朋友会比较好奇,“半称心”中的“半”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面就蕴藏了一个叫中庸之道的智慧。《论语》里曾写道:&l

  • 大禹治水拿的什么工具,不是叉子而是耒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听说过,如果你看的是图画版,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大禹究竟是用的什么工具治水,他手上那个像叉子一样的工具到底是什么?其实这种工具名叫耒耜,相传耒耜是由神农发明,专门用来松土,好播种庄稼,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农业工具。所以很多大禹治水的图画,都能看到大禹手上拿着一柄耒耜。

  • 刘邦的《大风歌》有水平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大风歌》这首诗可以说还是非常有名的,我国古代皇帝众多,而留下诗作的皇帝也有不少,但是像刘邦这样只有一首,而且这唯一的一首也很有名的恐怕就不多了。而且刘邦的《大风歌》还是和一般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里面只有三句话,这种格式在后世也就慢慢不多见了,因此很多人可能觉得还有些对这种格式不是很熟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