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4/1/20 22:41:23

死不瞑目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认识,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了。但是你知道死不瞑目的典故出处么?这次就为大家专门讲讲死不瞑目背后的故事。这个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集合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但是这些诸侯当中只有孙坚一人肯全力出战。而孙坚在此次战役中发生了一件事,诞生了死不瞑目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时间是在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主人公是孙坚。原文如下:

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卓寻徙都西入关,焚烧雒邑。坚乃前入至雒,脩诸陵,平塞卓所发掘。讫,引军还,住鲁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董卓畏惧孙坚的勇猛善战,派遣将军李傕等人前来和亲,让孙坚列出自己的亲属名单,许诺将他们分别晋升为刺史、郡守等职务。孙坚表示:“董卓违反天命,毫无道义,颠覆皇室。我今天不诛灭你的三族、将你悬首以示全国,就算是死了也部门闭上自己的眼睛,哪里还会与你这样的人和亲呢?”

于是,孙坚率部进军大谷,距离洛河仅九十里。董卓随即迁都西入函谷关,放火烧毁京城洛阳。孙坚又率部占领该城,修复汉朝皇陵,平整、封塞被董卓掘开的陵墓。整修完毕后,便率部返回鲁阳。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孙坚口中的“死不瞑目”,意为死了也无法闭上眼睛,比喻虽死而心犹未甘。这也是由孙坚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时值关东联军讨董之际,联军将领曹操、王匡等人先后被董卓击败,关东诸侯畏惧董卓,纷纷避而不战。声势浩大的讨董之战一时间忽然停顿下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长沙太守孙坚来到了前线。在与董卓所部经过几次战斗之后,孙坚发现了对手的弱点,并随后在阳人地区取得大胜,斩杀董卓手下都督华雄,并击败了吕布

孙坚的连战连捷让董卓非常恐慌。于是,董卓便派遣李傕等人前来进行拉拢。而孙坚的回答也非常干脆,不杀董卓死不瞑目,董卓的图谋破产。为了避开孙坚的锋芒,董卓不得不将汉末朝廷从洛阳西迁至长安。可以说讨董之战的胜利几乎是孙坚一人的功劳。

只可惜数月之后,关东诸侯出现内讧。孙坚加入了袁术集团,与袁绍、曹操等人发生武装冲突,结果死在了袁绍的盟友、荆州牧刘表之手。假若孙坚不死,汉末局势将会更加复杂,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势能否形成,都将是个巨大的问号。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元节是什么节?中元节鬼节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元节。这样说可能还觉得没什么,但是中元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鬼节。这个名字就自带了效果加成了,一听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事实上,鬼节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一切都只是后来人心中对于“鬼”的描述,让人感到害怕

  • 无所不可什么意思?无所不可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集结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当时袁绍担任盟主,他和跟曹操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所以一直都挺被动,而且也不敢轻易消耗兵力。当时虽然大家表面上是盟友,但背地里想的都是各自为政,丝毫没有团结的心思。但曹操是个城府非常深厚的人,在出击之前便同袁绍商量好了对策。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

  •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是什么意思?是哪位神话人物造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书籍都借鉴了《山海经》里的故事,毕竟山海经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句话就出自于《山海经》,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无非就是说天地之倾向。但在这个故事当中,存在着怎样的秘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这次就跟大家讲讲这其中的故

  • 外宽内忌什么意思?外宽内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姜维被称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去世后接过了北伐大旗,势必要完成诸葛亮遗愿。但到了后期,姜维同朝中多为大臣意见出现分歧,导致姜维不敢回到成都,只能自己开田屯兵。当姜维再次期间却罢免了一位诸葛亮赏识的人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外宽内忌,便是跟姜维有关。其实当时能威胁到姜维的人并不多

  • 明日黄花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昨日黄花?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一些很常识性的问题上,很多人的思维都是一样的,比如,过去发生的事情当然就被放在“昨日”之前,将来的自然就在“明日”之后,因此有这样一个词,用来表示过时的消息,没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时候,很多人根据惯性思维,都会认为应当是“昨日黄花&rdquo

  • 长驱径入什么意思?长驱径入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当年进攻襄樊,水淹七军还擒于禁斩庞德,一路势不可挡。这时候徐晃站了出来,挡住了关羽势如破竹的攻势,还将关羽击败,不然关羽可能就要一举拿下樊城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胜利,关羽才始终不甘心想要扳回一城,时间上一拖,孙权背地里联合曹操一起除掉了关羽。长驱径入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和关羽还有徐晃之间的战役

  • 位极人臣什么意思?位极人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防备李严,故意将他调离蜀汉中心,以削弱他的地位和权利。虽然李严和诸葛亮都是托孤大臣,但实际上诸葛亮还是比李严官高一阶,所以有权利指挥李严。刘备原本是想要李严辅佐诸葛亮,但诸葛亮跟李严一直不和,这是刘备没有意料的事情。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位极人臣就跟李严、诸葛亮有关。李严曾建议诸

  • 不如意事常八九什么意思?不如意事常八九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算是一句经典古话了,其实这句话原句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出自晋书。当时司马炎称帝建立晋国,三国彻底沦为历史,谁也没想到曹魏竟然在东吴前面被灭掉了。所以等司马炎掌管大权以后,只用安心对付东吴即刻,完成统一大业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伐吴

  • 危于累卵什么意思?危于累卵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夷陵之战结束后,原本会是曹魏的一个大好时机,所以曹丕打算起兵伐吴。但是朝中有不少老臣都反对出兵,这让曹丕感到很没面子,就处死了一人,但那些有声望的老臣还是不敢动。危于累卵这个成语比较冷门,可能很多小伙伴听都没有听说过,那这次就是一个能学习的绝佳机会。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危于累卵的意思,还有背后发生的故事

  •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都说蜀国后期没人才,其实朝内还是有能担当重任的人才,只是大家不怎么团结。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顺理成章成为接班人,虽然不是继承皇位,但地位和皇帝也没什么差别。等诸葛亮去世后,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呢?可能当时杨仪觉得此位非他莫属,而现实却无情的将他打醒。杨仪虽然有才但太小家子气,而且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