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并日而食典故出处介绍,并日而食是什么意思?

并日而食典故出处介绍,并日而食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64 更新时间:2024/2/9 22:39:28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位历史人物了,当然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进行了很多神话。不过在正史中诸葛亮也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功臣,他的精神起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有学过,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其中一个成语并日而食的故事,来看看并日而食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发生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所牵涉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后主刘禅,一个则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先来看看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讬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讬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先帝考虑到汉朝与曹魏势不两立,帝王之业不能偏居一隅而安稳,所以嘱咐微臣征讨魏国。以先帝那样明察秋毫的本领估量微臣的才干,知道微臣本领微薄而面对的敌人却是非常强大、但是不去讨伐敌人,帝王之业终将会衰落。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去讨伐贼寇。因此,先帝将讨贼的重任交给了微臣而丝毫都不犹豫。

微臣接受这一重大使命后,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香,想到要北伐首先必须南征,所以在五月份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这不是微臣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能偏据于蜀中,因此甘冒为难来执行先帝的遗命,而有人却认为这么做是错误的。如今曹魏恰好在西面疲于依附内部的叛乱,又要分兵前往东部战线作战,这正是进攻他们的大好时机。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于这份名为《后出师表》的奏章当中,叫做“并日而食”,意思是两天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形容环境艰苦,后来也被用作生活贫困。不过,这句成语并非诸葛亮首创,而是出自西汉戴圣所撰《礼记·儒行》中的“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并日而食。”

在这份奏章之中,诸葛亮再度提到了北伐的意义,其中阻击为关键的则是“不伐贼,王业亦亡”。由于曹魏地处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远比蜀汉的力量强。如果蜀汉不主动发动进攻,就将是坐以待毙。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一搏,削弱曹魏的实力,进而实现先帝刘备中兴汉室的宏愿。

诸葛亮的这个观点对不对,历来引起不少争论。但客观地来说,蜀汉国小力弱,实力有限,连平定内乱的南征之战,诸葛亮都要“并日而食”,面对强大的曹魏帝国,想要取胜就必须倾尽举国之力。

纵观诸葛亮的数次北伐,诸葛亮虽然取得一定战术效果,但并未取得战略上的胜利,反而削弱了蜀汉的实力。可见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即便如诸葛亮这样的奇才,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注定最终会失望而归。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博览群书典故出处介绍,博览群书背景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博览群书这个成语应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了,毕竟知道今天也还算是一个高频成语,那博览群书的历史典故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做一个解答。这次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太出名的人物,放在三国的历史当中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他,但是在古代能被称为博览群书的人应该也是相当的出名了。并古时候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多,一起来看看这

  • 闭门思愆典故出处介绍,闭门思愆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给我们的感觉似乎一直都是非常顺利,从出仕到最后病逝都是自带光环的人,如果说三国里被神化最高的人可能就是诸葛亮了。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受刘备重视,也是从各种小事开始做起,毕竟刘备的起点也没曹操和孙权那么高。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心中抱负满满,想要上位的人,所以对于一些传统的东西就需

  • 中国历史悠久的蹴鞠为什么被现代足球取代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世界杯我们继续来说说足球的事情吧,话说我们都知道了在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现代足球就是中国古代历史非常悠久的蹴鞠演变而来的,这也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自我陶醉,这是国际足联还有超多的人都是证明了的,那么小编就想问了,既然足球就是以前的蹴鞠,那么现在人为什么踢足球反而不踢蹴鞠了呢?下面我们就这这个问题一起

  • 秉国之钧典故出处介绍,秉国之钧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挟汉献帝已令诸侯,也是让汉献帝每天都心惊胆战,生怕哪一天自己的性命不保。实际上曹操到死都没当皇帝也能看出曹傲心里还是有几分敬畏的,汉献帝当然也会给曹操很多好处,毕竟曹操整体来看能力还是没的说,就是性情让人捉摸不透。这次讲的成语秉国之钧就是曹操和汉献帝之间发生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吧。今天的三国成语故

  • 兵精粮多典故出处介绍,兵精粮多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各国打仗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一环就是运输粮食。如果你是千里迢迢赶来的进攻一方,那防守方很可能就拿你运粮这一路开刀,把你粮食断了然后和你打消耗战,这样就不可能坚持太久最后只能撤兵,当时诸葛亮北伐有几次就是这样。这次讲的成语兵精粮多就是孙权和刘备能结盟的重要原因之一,双方合力那粮食方面也就有保证

  • 兵贵神速典故介绍,兵贵神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郭嘉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军师,而且郭嘉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自信满满,不拖泥带水。曹操能成功统一北方郭嘉也是功不可没,只是天妒英才,让郭嘉英年早逝,失去郭嘉的曹操也是在赤壁战场上大败。这次讲的成语兵贵神速就是郭嘉说出口的,郭嘉总是能言简意赅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一针见血,这种风格的人也是曹操最爱的吧。今天

  • 望风破胆典故出处介绍,望风破胆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统一北方后也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当时曹操已经算是天下最强,所以他身边时刻有人提醒曹操趁热打铁赶紧把汉中也给拿下算了。但是曹操好像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打起了拖延战,反正吴蜀也不敢贸然进攻自己,如果他们两个联手那胜负也是不好说。这次要讲的成语望风破胆的典故就和这些事件有关,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今天的

  • 登基和加冕有什么区别?东方和西方古代君王继承方式一样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历史上皇帝叫登基,但是西方却称为加冕,那登基和加冕到底是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在程序是非常不一样,中国这边并没有那么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家还是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所信奉的一些东西也并没有统一起来,所以这就和西方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不过西方也还是靠拳头说话,只要你够强这些规矩也都可以被打破。其实更准确说法

  • 威仪不肃典故出处介绍,威仪不肃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可以说刘备早年到达荆州改变了他的一生,荆州确实可以算是刘备的福地了。不过刘备作为领袖有一点不太好就是太讲感情,如果自己的手下和自己关系好就容易纵容,这次讲的成语威仪不肃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刘备虽然已仁义著称,但是群臣有别,并不是说亲近到没有分寸就是好事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威仪不肃这个典故是什么样吧。

  • 为什么大家都爱俞飞鸿的婚姻观?俞飞鸿是怎么成为文艺青年们的女神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俞飞鸿在之前一个节目上所表达的婚姻观又被网友给刷屏了,今天已经47岁的俞飞鸿依旧单身,但是从她的身上却看不出什么岁月的痕迹,依然是那个光鲜又迷人的她。好像最近很多文艺青年,或者是中年们都很迷俞飞鸿,为什么俞飞鸿会有这样的魅力呢?可能大家对长得又好看又有才华的女人会觉得太强势,男人逐渐就成了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