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变心易虑典故出处介绍,变心易虑释义解读

变心易虑典故出处介绍,变心易虑释义解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2/9 22:38:45

孙策死后把东吴交给孙权来打理,没想到在孙权的带领下东吴日益壮大,成为了三国中唯一能和曹魏抗衡的国家。其实很多人都对孙权的评价很高,认为孙权是曹操还有刘备中情商最高的人,东吴始终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内斗这方面孙权是做的很好的。而且孙权也是一位能放下自己身段的人,这次讲的成语变心易虑背后就有这么一个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张昭传》,时间大约是在孙权称帝后的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至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之间。这个故事其实是吴大帝孙权与江东老臣张昭之间的一次谈话。先来看看原文: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张昭每次上朝,言辞气概雄壮严厉,神色大义凛然。他曾经因为直言不讳不合孙权的心意,孙权有一段时间禁止他参加朝会。后来蜀汉使者来到东吴,炫耀蜀汉的德泽美好,东吴群臣却无人能够应对,。孙权叹息地表示:“如果张昭在场,即使蜀汉使者不被折服,也一定会垂头丧气,哪会像现在这样自卖自夸!”

第二天,孙权先派人前去探望,随后自己来到张昭府中。看到孙权到来,张昭离开坐席向孙权谢罪,孙权跪坐阻止。等双方坐定之后,张昭抬头对孙权说道:“从前太后、桓王不是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将陛下托付给老臣,因此我尽节效忠,以报厚恩,即使死了也足以让后人称道。可惜我思虑短浅,违背了陛下的旨意,自以为从此沉沦直到老死,再也得不到陛下的信任。没想到又蒙陛下召见,可以继续侍奉左右。不过我内心是想为国家做事,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如果想改变我的初衷,以讨好取悦他们而获得荣华富贵,这是我做不到的。”孙权听罢,随即向张昭道歉。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张昭话中的“变心易虑”,意为改变心意,违背初衷。这句成语的最早出现在《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张昭本是江淮名士,不仅为孙策占据江东立过大功,在孙权掌权之初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孙权年纪的增长,对于这位老臣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张昭的直言不讳非常不满。

张昭也有个弱点,总是将孙权当孩子,喜欢倚老卖老,喜欢用孙权的母亲和哥哥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来教训孙权,这更让孙权难以忍受。故此,有一段时间孙权对张昭都非常的冷淡,甚至当中讥讽。而张昭也不愿受辱,干脆辞职退休,从此远离孙权,想过几天清静日子。但蜀汉使者的出现,令孙权意识到张昭的作用,于是便上门拜访,一则想让张昭发挥余热,二来又想让张昭俯首帖耳。

没想到张昭根本不吃孙权这一套,老调重弹,不仅再度提起孙权的母亲和哥哥,又以“变心易虑”提醒孙权自己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因为有事相求,这一次孙权只好忍了,向张昭道歉,不过心里却非常不满。没过多久,双方再度出现矛盾,结果闹出了孙权命人用土封住张昭家门的大笑话。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宾客如云典故出处介绍,宾客如云到底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和大家讲讲宾客如云这个成语的典故还有意思,宾客如云也算是我们现在依然非常实习的成语,不过它的出现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了。和宾客如云意思相近的成语也不少的,但还是保留了下来说明古人也是非常喜欢用这个词,毕竟在古代很多成语都被同化或者被替代,能保存至今的也是归纳方面做的特备好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书法家都爱写上善若水?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我们并不少见,甚至很多人的签名用的就是上善若水,那上善若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解答,其实不只是我们现代人喜欢用上善若水,古代很多书法家也喜欢写着四个字。因为上善若水实际上还隐喻了很多人生的境界在其中,从古人不同的诗句里多多少少还是能体会出来

  • 抽象画应该怎么欣赏?想看懂抽象艺术其实并不难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抽象画我们肯定都会知道毕加索,也许我们并没有好好欣赏过他的画,但这个标签我们还是知道的。抽象艺术是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可能我们大多数人更加接受传统的具象艺术,毕竟画的是什么我们一眼就能看的出,如果不像的话我们就会他的他画的不好。但是抽象艺术一般人是不知道去怎么欣赏的,因为什么东西都不像,而且不

  • 明代空白期的青花瓷有哪些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明代从1436年到1464年间,因为没有出产任何带有官窑年款的瓷器所以被称之为空白期。青花瓷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瓷器,历史悠久也是非常好的艺术品。不过在空白期出品的青花瓷都是民窑所产,倒不是说民窑就不如官窑,那在当时的出产的青花瓷又有什么特点呢?其实说不定会有更加精致的青花瓷产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 古代午时三刻指的是什么时候?一刻是多长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台词说“午时三刻”这一时间点,那“午时三刻”到底是指什么时候呢?其实古代的一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时间是差不多的,古代一刻差不多是14分钟,到了清朝弄了一个整数15分钟,所以一刻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午时当然也比较好理解,

  •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山海经可能不是由一人书写完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山海经可以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神话书籍,也足以证明古代人的想象力有多么丰富,能把故事编造的如此生动离奇。不过关于山海经的作者还有具体书写时间一直是个谜,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为什么一本书会没有作者呢?其实有人推断山海经的作者不止一个人,是在后秦时代好多人一起合力完成的。可能是有人看到了其中一篇,觉得非常

  • 古人的信纸这么美,难怪能写出那么动人的情书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人的信纸这件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反而就变成了艺术品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古人的信纸到底有多么的美吧,还有动人的情书这件事情,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中国人对信,总有一股非常诗意的想象,“鱼传尺素”,“鸿雁传书&rdquo

  • 五花八门的意思是什么?五花和八门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我们肯定都不陌生,是一个非常常见使用频率也很高的成语,而五花八门的意思就是比喻种类繁多或者是变幻莫测。不过大家知道五花和八门分别是什么意思么?这里的八门可不是什么火影忍者里的八门,而是五花阵和八门阵,最早是兵法里的阵型,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其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法,一起来看看五花八门到底

  •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韩信兵法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韩信可以说是刘邦手下最得力的武将了,当年项羽也是看走了眼,把这么棘手的人才让给了刘邦,给自己留下了无穷后患。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叫韩信点兵,其实这是一个歇后语,后面还有一句是多多益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韩信和刘邦之间的故事可都没这么简单。史载,汉

  • 梵净山申遗成功,全中国53个世界遗产还有这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梵净山其实如果是喜欢旅游的网友对这个地方还是非常的熟悉的,如果你在贵州你也会发现这个地方也还是非常的熟悉的,因为这个地方真的实在是太美了,自然景色简直就被誉为是奇观了,这个地方的申遗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但是一直都是没成功了,但是最近终于是成功了,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