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追奔逐北什么意思?追奔逐北典故出处

追奔逐北什么意思?追奔逐北典故出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62 更新时间:2024/2/14 1:28:13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是追奔逐北,追奔逐北的意思是追击逃亡的敌军,可能放到现代这个成语并不常用,但大家能多学一个成语也并不吃亏。追奔逐北的背景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诸葛亮掌权后不仅要北伐,还要平定少数民族的战乱,所以这中间就发生了南中之战。那这背后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李恢传》,时间是在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主人公名叫李恢。原文如下:

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牁。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绐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

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于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病逝后,高定在越巂郡放纵暴戾,雍闿在建宁郡胡作非为,朱褒在牂牁起兵叛乱。丞相诸葛亮出兵南征,先从越巂开始,李恢则依照战前计划杀向建宁郡。建宁郡的部分县聚集联合在一起,在昆明包围了李恢的军队。

当时,李恢的军队仅是敌军的一半,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消息。李恢便欺骗南中的土人说:“官军的粮食已经吃完,正计划撤退去。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将士都已经久别故乡,今天好不容易回到家乡,不打算离开了,干脆与你们一起共商大计。故此,在此特意与你们打个招呼。”南中的土人相信了李恢的谎言,守备日渐松懈。李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军出击,打败南中土人。此后又追击敌军残部,南至盘江,东连牂牁,与诸葛亮大军交相呼应,最终平定了南中。李恢的军队立下大功,他也因此被封为汉兴亭侯,加授安汉将军。

此后,诸葛亮大军撤回成都,南中一带的少数民族再度叛乱,杀害驻军将领。李恢亲自前去征讨,平息叛乱,将那些叛军首领都迁到成都,从叟、濮等地获得耕牛、战马、金银、犀牛等赋税,补充军资。

今天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李恢在南中之战中的表现,叫做“追奔逐北”,意为追击败逃的敌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贾谊《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南中之战,是诸葛亮主政后的一件大事。经过数月激战,诸葛亮获胜。此战的结果如何,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中是这样描述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似乎是大获全胜。《汉晋春秋》中也称,叛军首领孟获曾经说过“南人不复反矣”之类的话。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按照这则成语故事的介绍,就在诸葛亮大军离开南中后不久,南中便再度出现大规模叛乱。类似的记载同样出现在《马忠传》、《张嶷传》等传记当中,可见诸葛亮的南中之战并不彻底,元没有达到诸葛亮口中的“今南方已定”的程度,南中地区依然是个烂摊子。幸好有李恢、马忠、张嶷这样的悍将留守,历经多年才稳定了南中的局势。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钟鸣鼎食是什么意思?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鸣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阅读一些古文的时候,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词“钟鸣鼎食”。这个词并不像很多意思表露得很明显的词语一样,而是需要理解它的出处,以及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诞生而来。钟鸣鼎食,只看字面意思,是敲响大钟,用鼎吃饭。我们知道,古人经常会用一种具体的物体来指代一群人,那么,在这个词语中,钟、鼎

  • 坐以待旦什么意思?坐以待旦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成了曹魏的掌权人。当时司马昭派邓艾和钟会灭了蜀汉,就差东吴就能完成全国统一了。司马昭和他的父亲一样善用心计,当时司马昭给孙皓写了一封信,想让东吴直接和平归顺曹魏完成华夏统一大业。免得要我亲自讨伐你,那只会增添更多无辜的性命。坐以待旦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个背景故事,当时司马昭到底是怎么

  • 诱纳后进什么意思?诱纳后进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成语“诱纳后进”不知道大家认不认识,可能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成语。不过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大家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出自于三国时期,主人公是一位叫许靖的人。许靖和许劭是月旦评的主持人,大家对月旦评应该是有印象的,月旦评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评书活动。能在月旦评中获胜那

  • 2018年中秋节是哪一天?中秋怎么来的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时间过得非常快,冬去春来现在又是一年的夏天了,当然了,熬过七月和八月便会迎来很多的假期,比如中秋节和国庆节,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中秋节。我们都知道一般中秋节我们都会吃月饼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中秋节也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那么,2018年中秋节是哪一天?中秋怎么来的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哪些习俗?一起来看

  • 罪不容诛什么意思?罪不容诛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诞原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却在最后时刻选择起兵反抗司马昭,也是让很多人没想到。当时魏国统一天下已经指日可待,这时候诸葛诞选择叛变不是自寻死路么?最后诸葛诞也是被司马昭的手下击败,还被夷了三族,诸葛家家几百条人名就没了。这次的成语罪不容诛背景故事就发生在司马昭和诸葛诞的对峙上,一起来看看双方都做了些什

  • 开诚布公什么意思?开诚布公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了蜀国的丞相,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但实际上所有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中,好在诸葛亮并不是一个迷恋权利的人,还制定了很多良政。其实诸葛亮治国是要比他带兵打仗更能发挥他的长处,只是当时蜀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时刻。诸葛亮必须要帮刘备完成他的心愿,所以坚持北伐。这次讲的成语开诚布公大家应该都知道

  • 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是谁写的?三国演义卷首词的完整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每每说起《三国演义》,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是某一个人物让人唏嘘扼腕,还是某一句话让人彻夜难眠,是某一章节让人反复品味,还是某一时刻让人记忆犹新?或许这些都有吧,如果没有这些令你难以忘怀的文字,《三国演义》也不可能成为经典,流传到现在,以及未来。但是,有一样,一定每个知道《三国演义》的人都有所耳闻

  • 大暑节气怎么由来的?2018大暑节气我们该注意什么如何养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相关的由来习俗和特点以及养生之道。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当然了,大暑也是中国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那么,你知道大暑节气是怎么来的吗?2018大暑节气我们该注意什么如何养生?一起来看看吧!大暑,

  • 旷大之度什么意思?旷大之度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曹丕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能在三国时期排入上流,只是自己的弟弟曹植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器材,这才把曹丕的才华给压制了下去。其实曹丕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作品,只是大家都不怎么熟悉。但是等曹丕称帝以后自己的性格就发生了一些转变,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旷大之度就是和曹丕有关系。下面就来看看这个成语的意思还有典故

  •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典故出处,矢在弦上不得不发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成语大家应该也是有听说过,虽然并不算一个日常上的高频成语。可能一般我们会用箭在弦上来替代,两个词的实际意思是差不多的。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典故出处,还有释义解读。当然这个成语是在三国时期有出现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详细的故事经过吧。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