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服各个部位的含义是什么?每个部位都有深层含义

汉服各个部位的含义是什么?每个部位都有深层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16 更新时间:2024/3/14 6:22:56

汉服不同于现代化的服装,每一块衣片都可以根据设计师的灵感来进行不同的创作,我们在看到很多时装发布会的时候,各种衣服被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十分厚重,有的又极其轻盈,有的还是不对称,各种各样的衣服,代表着设计师们新奇的设计感。但是,汉服并不能如此,设计师们能够做的,就只是在面料花纹上面下功夫,因为每一种汉服都拥有特定的形制,这些形制又有一些特定的共通的部分,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些特定部分有着怎样的深层含义。

首先,从对于“深衣”这一形制的研究来看一看汉服中拥有的一些共同点。狭义上,“深衣”只是一种特定的服装款式的名称,适用人群广泛,但是作为日装的一般都是有身份地位的诸侯、大夫等阶层,普通人就把深衣作为礼服。毕竟古代普通人每天都有一些体力活,穿着深衣会行动不便。

上下分裁。上衣和下衣是分开裁剪的,但是最后需要连在一起,代表着天地两极,这是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汉服体系中的第二个款式,形成时间大概在春秋战国。第一个款式是上衣下裳制,也就是上衣和下衣分开穿着,通过现存的古代献和出土的人形陶器可以看得出来,上衣下裳最晚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时间上要早于深衣制。

上衣四片。不加上袖口和领口处的衣片,上衣整体上是由四块衣片缝制起来的,寓意着一年四季。下裳十二幅。下裳一般用十二片布缝制而成,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

交领、袖口。交领的问题,在汉服系列的第一篇有所讲解,只不过侧重点是在于为什么要做成交领的形式,在这里说明一下它的寓意。之所以把交领和袖口放在一起讲,因为它们合起来共同代表了一种大家很熟悉的传统观念,天圆地方。但是,并不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么简单,而是“天道圆融地道方正”,代表着一种做人的思想理念。衣领袖口这两点其实和下一点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前后直缝。一般来说,交领的汉服在衣服的前后都会存在一条直下来的缝迹,处在正中间的位置,和上面合在一起,意为“人道正直”。正中间的直线,又正又直,时刻提醒着你做人的原则。当然了,因为中缝处在前后衣片的正中间,也可以理解是不管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要一样的正直,同时也具有检查衣服有没有穿正的作用。但是这一点,现代汉服有很多会省略掉。

以上这些是现在人们研究过古人的记录之后,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虽然其中有一些地方并不适用于所有形式的汉服,但是它因为是古代最早的服装之一,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却一直对后世的服装产生着影响。

但其实,有些地方的来历并不是在诞生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下来的,就比如“上衣四片”。最早的时候之所以会裁剪成四片,原因很简单,因为布幅不够。布幅不宽,没有办法一次性都剪好,于是就剪成了四片最后缝合,但发展到后来,就被赋了新的含义。

另外,深衣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上下衣片缝合在一起,这可能与很多人见到过的汉服形式不太一样。前面也说过,深衣一般是贵族们的日常服装,因为他们不需要像普通人一样谋生做工,衣服不需要便于行动,而且深衣一般是普通人的礼服,礼服什么时候会穿?当然是有重大的事件时候,就像现代意义上的礼服,不管是做工还是样式,都与常服有很大的的区别,礼服重要的是好看,正式,而不是便于行动。

由以上可以看得出来,上衣下裳制穿着很灵活,而且搭配起来也很方便,类似于现在人们的服装中,很多上衣和下衣并不是成套的,而是单品可以随意搭配。上衣下裳穿起来行动也很方便,因此更多的是下层平民的日常装。衣裳连属制,也就是深衣形式的衣服,虽然保暖性比较强,但是毕竟行动不便,所以多是上层贵族们的日常装。这两种形制诞生之后,同时存在并行不悖,一直到今天。

另外,由于上衣下裳制是汉服的第一种款式,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本身就已经具有很深厚的底蕴,因此历代皇帝百官的祭礼服饰都采用的是上衣下裳制,即便有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情况,也会在腰间加一个横襕,用以表示上下区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湖海之士典故出处介绍,湖海之士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湖海之士这个成语可能大家对它还比较陌生,因为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出自于三国时期,也是当时一位三国人物所创造的。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一下湖海之士这个成语,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是什么。乱世出英雄,所以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各路诸侯也是想从汉室分一杯羹,但最终的霸主肯定也只会有一个。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

  • 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时期,吴蜀对曹魏一直都是敌对关系,而东吴和蜀汉时不时还会一起结盟抗曹,但各自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结盟对于其中一方来说肯定更有优势,而能力大的一方出的力肯定也会多些。所以当年诸葛亮派人说服孙权恢复两国同盟关系是,孙权就非常的犹豫,毕竟蜀国靠着结盟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这次讲的成语“

  • 悔之无及什么意思?悔之无及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北伐的重任,不过蜀国很多大臣并不信任他。觉得诸葛亮都没办法完成的事情,难道换成你姜维就可以办到么?所以很多大臣主张姜维放弃北伐,还是以防守为主。但是姜维深知防守只是坐以待毙,而北伐还能创造一片生机。悔之无及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是讲述了此事,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是怎样的吧。今天的三

  • 祸至无日什么意思?祸至无日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东吴应该是最会左右逢源的政权了,孙权也一度向曹操俯首称臣,不过却被诸葛亮识破了其中的野心。孙权愿意归顺曹操也只是个假象,只是故意想让曹操别把矛头对向自己。如果曹操和刘备交战,那正好是孙权的机会。不过诸葛亮还是希望能拉拢孙权一起抗曹,这次讲的成语祸至无日也是出自这个背景故事,一起来看看到底是

  •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好尚不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备早期非常的幸运,召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能人,像是庞统、法正等都为刘备立下过非常关键的功劳,当时诸葛亮可能还真排不上号。不过庞统和法正都是死的太早,也是刘备非常巨大的损失,如果他们都还在的话说不定蜀国的命运还会有改变。今天和大将讲的成语好尚不同就是刘备和法正之间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典故

  • 加长版三伏天到来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想必大家也感觉到了这天气似乎实在是太热太热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就是因为中国已经正式的进入了三伏天了,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三伏天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指的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这个时间段叫三伏天,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其实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三伏天是怎么

  • 今日入伏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三伏天其实很多网友也知道这就是夏天里面最热的几天了,而且热浪一天高过一天,其实今天入伏时间早已经确定了,而且今天就是入伏了,那么今天入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2018年的三伏天到底有多久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其实就是说的从今天开始中国将进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想必大家都知道,

  • 众寡不敌典故介绍,众寡不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打仗,并不是说人多的一方就绝对能取得胜利,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少,主要还是看双方给出的计谋能否一击致命。今天要和大家讲的成语众寡不敌就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可能大家看到这个成语会想到寡不敌众,其实意思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是众寡不敌是三国志当中的原创,一起来看看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今天

  • 2018武汉三伏天时间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已经越来越热了很多网友都在比热,什么成都的,什么广州的,什么上海的,现在连北方一点的地方都开始叫热了,其实小编想说的是,你们那真的叫热?有没有没想感受一下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啊,武汉真的是热啊热啊热死了,其实也就是三伏天在作怪了,那么2018武汉的三伏天是什么时候呢?2018的武汉的三伏天时间表送给大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是什么意思?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句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因为不管是在课本里还是影视剧当中都会经常的出现。但是你知不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句话背后的典故又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的,吕蒙和鲁肃之间的对话产生了这一个金句。其实吕蒙的一生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