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迅雷不及掩耳出处介绍,迅雷不及掩耳是什么意思?

迅雷不及掩耳出处介绍,迅雷不及掩耳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76 更新时间:2024/3/14 6:22:59

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还算是挺常见的,不管是课本里还是电视当中都能看到。那你知道迅雷不及掩耳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一下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的典故。故事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潼关之战上,曹操用计大败了韩遂马超,而这次战役则体现了曹操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一起来看看原文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主人公是曹操。原文如下:

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说:“敌军驻守潼关,如果我军贸然进入河东一带,他们必将派兵守卫各个渡口,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地渡过西河。因此,我故意带领大队人马进逼童贯,敌军尽全力守卫南边,西河守备空虚,所以徐晃朱灵二将才能轻松渡过西河。之后我再率军北渡黄河时,敌人不敢再与我抢夺西河,就因为我已经有两位将军的军队的缘故。我军连起战车、树立木头成为栅栏,筑甬道向南前进,造成让对手无法战胜的姿态。

此后,我又故意向敌军示弱,麻痹他们。渡过渭水之后,我又下令修筑坚固的营垒。之所以不与敌军交战,是为了让他们产生骄傲轻敌的心理,所以敌军才不扎营反而请求割地讲和,我就顺从他们的心意答应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了使他们自以为安全而不设防备。之后,我积蓄力量,一旦发动进攻,便以最快的速度开始进行。用兵之道变化多端,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操口中的“迅雷不及掩耳”,意为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遮掩耳朵。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可见于《六韬》中的“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潼关之战,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进行的最大规模战事,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之前对付其他的诸侯,曹操的骑兵可谓占尽优势,但面对彪悍的西凉铁骑,曹操却讨不到丝毫的便宜。故此,曹操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方式,巧渡西河,避开了西凉铁骑的锋芒,取得了战术上优势。在最终进行的决战中,曹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总攻,马超等关中诸侯猝不及防,最终兵败潼关。“迅雷不及掩耳”可谓是曹操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汉服各个部位的含义是什么?每个部位都有深层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汉服不同于现代化的服装,每一块衣片都可以根据设计师的灵感来进行不同的创作,我们在看到很多时装发布会的时候,各种衣服被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十分厚重,有的又极其轻盈,有的还是不对称,各种各样的衣服,代表着设计师们新奇的设计感。但是,汉服并不能如此,设计师们能够做的,就只是在面料和花纹上面下功夫,因为每

  • 湖海之士典故出处介绍,湖海之士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湖海之士这个成语可能大家对它还比较陌生,因为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出自于三国时期,也是当时一位三国人物所创造的。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一下湖海之士这个成语,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是什么。乱世出英雄,所以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各路诸侯也是想从汉室分一杯羹,但最终的霸主肯定也只会有一个。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

  • 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时期,吴蜀对曹魏一直都是敌对关系,而东吴和蜀汉时不时还会一起结盟抗曹,但各自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结盟对于其中一方来说肯定更有优势,而能力大的一方出的力肯定也会多些。所以当年诸葛亮派人说服孙权恢复两国同盟关系是,孙权就非常的犹豫,毕竟蜀国靠着结盟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这次讲的成语“

  • 悔之无及什么意思?悔之无及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北伐的重任,不过蜀国很多大臣并不信任他。觉得诸葛亮都没办法完成的事情,难道换成你姜维就可以办到么?所以很多大臣主张姜维放弃北伐,还是以防守为主。但是姜维深知防守只是坐以待毙,而北伐还能创造一片生机。悔之无及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是讲述了此事,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是怎样的吧。今天的三

  • 祸至无日什么意思?祸至无日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东吴应该是最会左右逢源的政权了,孙权也一度向曹操俯首称臣,不过却被诸葛亮识破了其中的野心。孙权愿意归顺曹操也只是个假象,只是故意想让曹操别把矛头对向自己。如果曹操和刘备交战,那正好是孙权的机会。不过诸葛亮还是希望能拉拢孙权一起抗曹,这次讲的成语祸至无日也是出自这个背景故事,一起来看看到底是

  •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好尚不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备早期非常的幸运,召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能人,像是庞统、法正等都为刘备立下过非常关键的功劳,当时诸葛亮可能还真排不上号。不过庞统和法正都是死的太早,也是刘备非常巨大的损失,如果他们都还在的话说不定蜀国的命运还会有改变。今天和大将讲的成语好尚不同就是刘备和法正之间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典故

  • 加长版三伏天到来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想必大家也感觉到了这天气似乎实在是太热太热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就是因为中国已经正式的进入了三伏天了,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三伏天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指的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这个时间段叫三伏天,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其实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三伏天是怎么

  • 今日入伏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三伏天其实很多网友也知道这就是夏天里面最热的几天了,而且热浪一天高过一天,其实今天入伏时间早已经确定了,而且今天就是入伏了,那么今天入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2018年的三伏天到底有多久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其实就是说的从今天开始中国将进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想必大家都知道,

  • 众寡不敌典故介绍,众寡不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打仗,并不是说人多的一方就绝对能取得胜利,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少,主要还是看双方给出的计谋能否一击致命。今天要和大家讲的成语众寡不敌就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可能大家看到这个成语会想到寡不敌众,其实意思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是众寡不敌是三国志当中的原创,一起来看看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今天

  • 2018武汉三伏天时间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已经越来越热了很多网友都在比热,什么成都的,什么广州的,什么上海的,现在连北方一点的地方都开始叫热了,其实小编想说的是,你们那真的叫热?有没有没想感受一下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啊,武汉真的是热啊热啊热死了,其实也就是三伏天在作怪了,那么2018武汉的三伏天是什么时候呢?2018的武汉的三伏天时间表送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