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风行草偃典故出处介绍

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风行草偃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22 更新时间:2024/1/24 17:28:59

风行草偃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感到比较的陌生,风行草偃的第一个字读“yǎn”,意思是用道德文教是可以感化人的。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风行草偃这个成语,还有他的典故出处。一般我们可能都不喜欢听大道理,但是等我们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就能分辨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道理道德,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而在古代这些就被看的更重了。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张纮传》注引《吴书》,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主人公是江东谋士张纮。原文如下:

纮至,与在朝公卿及知旧述策材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时曹公为司空,欲加恩厚,以悦远人,至乃优文褒崇,改号加封,辟纮为掾,举高第,补侍御吏,后以纮为九江太守。纮心恋旧恩,思还反命,以疾固辞。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纮来到许县后,向朝中的文武百官和之前的好友们介绍孙策的才能国人,谋略出众,平定江东三郡时,当地百姓被徳教感化,纷纷归顺。同时,孙策对朝廷非常忠心。当时曹操担任司空,他想给张纮施以恩惠,以便让孙策高兴,于是便夸赞张纮,加封他的官职,先是任命他为曹掾,又将他的考绩列为优等,授予侍御史之职,后来又任命张纮为九江郡太守。但张纮心系故主孙策,想回去复命,于是便称病拒绝。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该段记载中的“风行草偃”,意为百姓被徳教所感化。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见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相关人物和历史背景。张纮,是汉末淮泗名士,后加入孙策集团被参与平定江东之战。到了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张纮接受了一项重大使命,作为孙策集团的使者前往曹操控制的汉末朝廷。张纮来到许县后,在曹操及其手下面前夸赞孙策的骁勇善战和管理有方,故此才出现了“风行草偃”这句成语,目的是介绍江东整体形势的稳定。

不过,张纮的这个介绍其实有很多的水分。孙策所发送的江东之战,其实并没有这么一帆风顺,遭到了江东世家大族和百姓的强烈反抗。为了稳定局势,孙策采取了高压手段,诛其名豪,导致江东局势动荡,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孙权掌权初期。

对于孙策在江东的一举一动,曹操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正如后来郭嘉所说的那样:“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只不过此时他正在集中精力对付袁绍集团,无暇染指江东。故此,曹操也就顺水推舟,加封张纮的官职以安抚孙策。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汉服中的护领是什么?护领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汉服系列的第二期,来给大家讲一下“护领”。在现代汉服体系中,以明朝时期为原型的汉服,通常会在衣领处有一块不同于整个衣领颜色的布块,我们一般称之为“护领”。这个护领通常只在明制汉服中出现,大部分为白色,当然了,其他颜色也有。那么,护领是怎么诞生的,

  • 肝心若裂是什么意思?肝心若裂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禅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想演义当中那么不堪,相反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虽然没能让蜀国统一三国,但坚持的时间也算很长了。诸葛亮死后刘禅也是非常的悲痛,毕竟当时诸葛亮对于蜀国来说也是精神象征的一部分,可能很多人以为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成不了多久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肝心若裂就出自

  • 这29首巅峰唐诗,就是唐朝极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唐朝最著名的是什么?其实每个人想法和定义都不一样的,喜欢美女的就说杨贵妃了,喜欢文化的就说喜欢唐装啊,喜欢皇权的就比较喜欢安禄山这类人了,其实小编觉得唐诗也是很不错的东西了,其实有的人说了唐朝历史复杂,真的很复杂吗?其实并不是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出29首巅峰时期的唐诗,这就是唐朝的级简史了,感兴

  • 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荀彧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也是协助曹操挟持汉献帝的人。有人认为荀彧实际上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自己一心向汉但又帮助曹操抵汉,最后因为不忍看到曹操夺权也是选择了自杀。不过早期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彧还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扶义征伐背景也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今

  • 腹有鳞甲是什么意思?“腹有鳞甲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腹有鳞甲这个成语可能大家见的不多,毕竟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个成语,腹有鳞甲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居心险恶、不怀好意。当然这样子说一个人还是挺严重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是用的越来越少。那腹有鳞甲的典故是什么呢?背后是一件在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赶快来一起看看吧。今天的三

  • 赴汤蹈火典故出处,赴汤蹈火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赴汤蹈火这个成语的典故。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平时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比较多,一般都是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对话,下属会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表自己的忠心。那赴汤蹈火的出处到底是哪里呢?其实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而且和贾诩、诸葛亮还有刘表三人有

  • 用非其人什么意思?用非其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用非其人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发生在西晋,是讲述晋武帝司马炎选司徒的故事。用非其人就我们现代来说,使用的频率并不算很高,不过这个成语的近义词也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家学会后是可以再日常当中使用的。古人对于各项事务都非常的严谨,像要选司徒这样的重臣肯定不能草率,所以要选出能担当此位置的人物,一起来看看用非其人

  • 云合响应是什么意思?云合响应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云合响应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可能有部门小伙伴知道这个成语。不过这次就是来教大家认识云合响应的,云合响应是什么意义,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都会一一解答。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士徽和吕岱之间的故事,虽然这两人的名气都不算大但也是东吴内部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应声而倒是什么意思?应声而倒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应声而倒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也算是一个应用率很高的成语了。但是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大家清楚么?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下应声而倒的典故,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由三国志作者陈寿创造出的成语。曹真也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曾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曹操也是看中了曹真的勇猛所以才加以重用,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

  • 周瑜打黄盖下一句是什么?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很多人都把周瑜当做军师,其实周瑜不仅是军师而且还能担任上阵杀敌的将军,这是诸葛亮不能比拟的。周瑜也是东吴的大都督,也就是最高指挥官了,多亏周瑜吴蜀联盟才能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说到赤壁之战那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就是黄盖上演的苦肉计,也是整个赤壁之战最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