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奋身出命典故介绍,奋身出命释义解读

奋身出命典故介绍,奋身出命释义解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77 更新时间:2024/1/16 6:42:04

孙权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会左右逢源的皇帝了,刚开始曹操如果要出兵打他就立马俯首称臣,刘备那边也时常给些好处。孙权被封为吴王的时候,可能还没想到今后的东吴会是个什么样子。都说东吴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和”,朝中的内斗非常的少,而且也很团结。这次要讲的成语奋身出命的背景典故就是和孙权封王有关,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徐盛传》。时间是在黄初元年(公元221年),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徐盛。原文如下:

及权为魏称藩,魏使邢贞拜权为吴王。权出都亭候贞,贞有骄色,张昭既怒,而盛忿愤,顾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贞闻之,谓其旅曰:“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孙权向魏国称藩,魏国派邢贞来到江东册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亲自来到都亭迎接邢贞。邢贞面露狂傲之色,张昭对此非常恼怒,而徐盛更为愤怒。他转身对江东文武表示:“我们没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为主公夺取许昌、洛阳,攻占巴蜀之地,这才导致主公与邢贞盟誓,这不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吗?”说完,徐盛泪流满面。邢贞听说此事后,对左右随从表示说:“江东将相如此忠勇,是不会久居人下的!”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徐盛之口,叫做“奋身出命”,意为奋勇向前,不顾及个人安危。该成语最早的出处是东汉中期大臣张钢所说的“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埽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这句话后来也被记录在范晔所撰的《后汉书》当中。

徐盛是东吴帝国的一员宿将,早年便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并参与了孙策时期的大多数战事。孙权掌权后,徐盛曾先后参与合肥之战、濡须口之战等大小战事,战功卓著,先后被孙权任命为别部司马、中郎将等职,是东吴帝国著名将领之一。

本文介绍的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夷陵之战前夕。当时,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主动向曹丕称臣。曹丕随即派大臣邢贞前来下达任命孙权为吴王的圣旨。孙权臣服曹丕、邢贞面露狂傲之色,令徐盛怒不可遏,故此说出了“奋身出命”这句成语。而当邢贞得知此事后,立即对孙权臣服曹魏有了客观而清醒的认识,认为江东是不会长期臣服于曹魏之下。只可惜曹丕刚愎自用,错过了与刘备同时向江东发动进攻的大好时机,致使三国鼎立的局面维持了六十多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风行草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风行草偃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感到比较的陌生,风行草偃的第一个字读“yǎn”,意思是用道德文教是可以感化人的。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风行草偃这个成语,还有他的典故出处。一般我们可能都不喜欢听大道理,但是等我们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就能分辨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道理道德,这都是非常值

  • 汉服中的护领是什么?护领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汉服系列的第二期,来给大家讲一下“护领”。在现代汉服体系中,以明朝时期为原型的汉服,通常会在衣领处有一块不同于整个衣领颜色的布块,我们一般称之为“护领”。这个护领通常只在明制汉服中出现,大部分为白色,当然了,其他颜色也有。那么,护领是怎么诞生的,

  • 肝心若裂是什么意思?肝心若裂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禅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想演义当中那么不堪,相反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虽然没能让蜀国统一三国,但坚持的时间也算很长了。诸葛亮死后刘禅也是非常的悲痛,毕竟当时诸葛亮对于蜀国来说也是精神象征的一部分,可能很多人以为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成不了多久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肝心若裂就出自

  • 这29首巅峰唐诗,就是唐朝极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唐朝最著名的是什么?其实每个人想法和定义都不一样的,喜欢美女的就说杨贵妃了,喜欢文化的就说喜欢唐装啊,喜欢皇权的就比较喜欢安禄山这类人了,其实小编觉得唐诗也是很不错的东西了,其实有的人说了唐朝历史复杂,真的很复杂吗?其实并不是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出29首巅峰时期的唐诗,这就是唐朝的级简史了,感兴

  • 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荀彧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也是协助曹操挟持汉献帝的人。有人认为荀彧实际上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自己一心向汉但又帮助曹操抵汉,最后因为不忍看到曹操夺权也是选择了自杀。不过早期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彧还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扶义征伐背景也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今

  • 腹有鳞甲是什么意思?“腹有鳞甲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腹有鳞甲这个成语可能大家见的不多,毕竟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个成语,腹有鳞甲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居心险恶、不怀好意。当然这样子说一个人还是挺严重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是用的越来越少。那腹有鳞甲的典故是什么呢?背后是一件在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赶快来一起看看吧。今天的三

  • 赴汤蹈火典故出处,赴汤蹈火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赴汤蹈火这个成语的典故。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平时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比较多,一般都是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对话,下属会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表自己的忠心。那赴汤蹈火的出处到底是哪里呢?其实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而且和贾诩、诸葛亮还有刘表三人有

  • 用非其人什么意思?用非其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用非其人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发生在西晋,是讲述晋武帝司马炎选司徒的故事。用非其人就我们现代来说,使用的频率并不算很高,不过这个成语的近义词也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家学会后是可以再日常当中使用的。古人对于各项事务都非常的严谨,像要选司徒这样的重臣肯定不能草率,所以要选出能担当此位置的人物,一起来看看用非其人

  • 云合响应是什么意思?云合响应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云合响应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可能有部门小伙伴知道这个成语。不过这次就是来教大家认识云合响应的,云合响应是什么意义,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都会一一解答。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士徽和吕岱之间的故事,虽然这两人的名气都不算大但也是东吴内部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应声而倒是什么意思?应声而倒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应声而倒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也算是一个应用率很高的成语了。但是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大家清楚么?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下应声而倒的典故,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由三国志作者陈寿创造出的成语。曹真也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曾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曹操也是看中了曹真的勇猛所以才加以重用,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