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端午节为什么要门上插菖蒲和艾草?

端午节为什么要门上插菖蒲和艾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3 更新时间:2024/2/9 22:40:37

中华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许多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至今仍然在沿袭。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之外,小时候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插上一束草药,后来才知道原来插的是菖蒲和艾草,但是许多人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解答端午为何要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吧。

相传西晋苏州太守邓攸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西晋出现八叛乱,战祸不断,苏州失守,百姓四散逃离。由于衙役早已解散,邓攸只得自己肩挑幼子和失去双亲的侄子,开始了逃难的征程。逃到泗水河边时,遇到乱兵追赶。情急之下,邓攸将儿子丢弃路边,带着侄子继续往南逃。

石勒带兵追到,石勒举刀要杀邓攸,邓攸对石勒讲了一路逃难的经历,求石勒只杀他夫妻两个,留侄子一条性命。石勒听了邓攸放弃亲生儿子保全侄子的举动,大为感动。于是决定放过邓攸,又怕他们再遭他人追杀,石勒就在路旁采了菖蒲和艾叶,插在他们身上,并传令:“凡遇到身上插菖蒲、艾叶的人,是仁义之人,不准伤害!”

五月初五,邓攸等人到达福建宁化,那里聚集了很多逃难的百姓。看到追兵将至,无数当地百姓也将成为冤魂,邓攸想起了石勒所传的军令,就让大家都在门上插了菖蒲、艾叶。叛军追到宁化,见家家户户都插着菖蒲、艾叶,心中疑惑,但军令如山,不敢随便杀人,就转到其他地方去了。这些老百姓后来辗转闽南、台湾一带,为感激邓攸的恩德,就在端午节这天在门前插菖蒲、艾叶以作纪念。这个凄凉而美丽的故事,向世人展现了一种无私的人间大爱。

传说归传说,端午节门前挂艾叶、菖蒲,究竟是什么道理?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味药的作用。中药学中艾叶属于止血药,有温经止血、安胎、散寒止痛等作用;菖蒲是水菖蒲,作用为化湿、开窍、祛痰、解毒杀虫等。这些功效主要通过内服、外用起作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古人想通过端午节在门前挂艾叶、菖蒲,起到辟邪防病的作用,表达一种向往健康的愿望。五月在俗信中被认定为恶月,也称“毒月”,从科学的观点来解释,是指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便在端午这天,选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并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或服用,以此防病。佩戴艾叶做的香囊也有辟邪防病的效果。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危在旦夕典故出处介绍,危在旦夕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危在旦夕是我们现在非常常用的一个成语,不过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么?其实危在旦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过,而且还是一位三国时期的人物发明的。其实整个三国时期有很多成语直到现在都还为我们所用,中间也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进化,把有些重复意思的成语就给淘汰掉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危在旦夕的典故介绍

  • 苏轼的诗词精选,苏轼经典七首诗句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苏轼是北宋知名的大诗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很小就会在课本上学习到很多苏轼写的诗句,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很多人会把苏轼和李白放在一起比较,两人的风格给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苏轼更加的坦然,而李白是一种迷离的沉醉。今天就先为大家准备了几首苏轼的诗句做一个解析,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李白像酒,像夜

  • 孔门十哲指的都是谁?孔门十哲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应该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出名的思想家之一了,或许都没有这个之一。孔子是儒家思想创始人,而儒家的这些东西直到今天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有价值观。所以孔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孔门十哲到底都是谁,其实孔门十哲就是孔子最出名的10位徒弟,当然这些徒弟也都是真才学识,也能让你学到受益匪浅

  • 同心并力典故出处介绍,同心并力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也是天下最不稳定的一段时间,当时各地战乱纷起,百姓民不聊生四下逃窜,就是为了躲避战乱。不过当时有些诸侯也怀有仁慈之心,就收纳了很多难民进行安置。这次要将的成语同心并力就和这件事请有关,当然在三国里面经常渲染刘备最仁心宅厚,其实除了刘备也还有很多人同样具有此等品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吧。

  •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非常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了,而且也是我们的父亲节了,所以过完了父亲节我们来过端午节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揭秘看看,我们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我们的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在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吧!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 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端午节有什么区别?韩国日本为什么要学我们过端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前几年因为韩国要把端午申遗也是让我们感到非常无语,端午节明明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韩国也会过呢?其实不光韩国有端午,就连日本也会过端午。古代的中国是非常强盛的,日本和韩国也都当过附属国,而且把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拿去学习,中国可以说负责了一部分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开端。而且两国之前还用了大量的中文,也足

  • 乌集之众典故出处介绍,乌集之众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乌集之众跟乌合之众是意思差不多的成语,就只有“集”跟“合”这两字的差别。但是背后的故事就离我们非常遥远了,因为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件事。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虽然自己创造了很多成语,但有些也是之前就有过记载的,只是到后来大家会把很多意思相似的成语给挑

  •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不是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端午节还不是那么的熟悉背后的历史,只是知道一些端午节的习俗。之前网上还出现一种争议,是说端午节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什么依据可言么?这次我们就帮大家讲讲端午节到底能不能说端午快乐,快乐和安康这两个说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又到端午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合集,端午节古诗词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明天就要正式开始端午小长假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怎么安排好各自的假期呢?当然除了放假,一些关于端午的诗词句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毕竟端午节是我们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经有了上千你年的历史,能保持这么久也是非常令人珍惜的了。这次就帮大家准备了一些描写端午的诗词、诗句,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端午节诗

  • 为虎傅翼典故出处介绍,为虎傅翼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仔细看看三国里的内容,就可以发现东吴实在是被小看太多了。其实孙权和他一帮手下的计谋有很多都是上上之策,可能是曹操和刘备都不能比之的。杀关羽,还想嫁祸给曹操,夷陵之战前夕又假装降服于曹丕,反正各种类型的谋略都能兼并。换做刘备身边的忠义之士说要投降,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信。今天给大家讲的成语为虎傅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