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乌集之众典故出处介绍,乌集之众是什么意思?

乌集之众典故出处介绍,乌集之众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75 更新时间:2024/1/24 5:10:35

其实乌集之众跟乌合之众是意思差不多的成语,就只有“集”跟“合”这两字的差别。但是背后的故事就离我们非常遥远了,因为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件事。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虽然自己创造了很多成语,但有些也是之前就有过记载的,只是到后来大家会把很多意思相似的成语给挑选出来,用一个就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乌集之众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翻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之前,主人公名叫虞翻。原文如下: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翻劝谏道:“你使用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指挥前来归顺的散兵游勇,却都能得到他们的誓死效忠,这方面连汉高祖刘邦都比不上您。但您喜欢穿着普通的服装随意地到处打猎外出,随从官吏来不及做好作战准备,士卒们也也常常以此为苦。所谓统治众人的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因此白龙化成鱼后,被一个名叫豫且的人射伤了眼睛;白蛇跑到人间,结果被汉高祖用剑杀死。希望您能在这件事情上特别留意。”孙策回答道:“您的话很对。不过我经常要思考问题,规规矩矩地呆在房中觉得困顿,想学裨湛那样到野外去思考,所以才会出门走走。”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虞翻口中的“乌集之众”,意为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这也是由虞翻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孙策喜欢随意外出打猎,这引起虞翻的警觉,他认为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危险,故此出言进行劝谏。不过,孙策却毫不在意,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对此,虞翻也无可奈何,只得任由孙策随性而为。

不久之后,孙策的这个爱好不仅在江东地区人人皆知,而且传遍了中原地区。曹操的谋士郭嘉就曾经这样说过:“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见《三国志•郭嘉传》)

果然,到了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被孙策杀害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通过孙策的这个爱好轻而易举地进行了刺杀行动,知道孙策身负重伤,数月之后不治身亡。也不知孙策在临终之际会不会对自己当初没有听从虞翻的劝告而感到后悔。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不是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端午节还不是那么的熟悉背后的历史,只是知道一些端午节的习俗。之前网上还出现一种争议,是说端午节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什么依据可言么?这次我们就帮大家讲讲端午节到底能不能说端午快乐,快乐和安康这两个说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又到端午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合集,端午节古诗词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明天就要正式开始端午小长假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怎么安排好各自的假期呢?当然除了放假,一些关于端午的诗词句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毕竟端午节是我们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经有了上千你年的历史,能保持这么久也是非常令人珍惜的了。这次就帮大家准备了一些描写端午的诗词、诗句,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端午节诗

  • 为虎傅翼典故出处介绍,为虎傅翼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仔细看看三国里的内容,就可以发现东吴实在是被小看太多了。其实孙权和他一帮手下的计谋有很多都是上上之策,可能是曹操和刘备都不能比之的。杀关羽,还想嫁祸给曹操,夷陵之战前夕又假装降服于曹丕,反正各种类型的谋略都能兼并。换做刘备身边的忠义之士说要投降,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信。今天给大家讲的成语为虎傅翼背

  • 端午节只有中国有吗?外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节,人们便会有一些的传统习俗来纪念端午节纪念屈原,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划龙舟吃粽子等。其实,最开始韩国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画作是自己国家的,但是,端午节自古就是中国的节日,那么,端午节只有中国有吗?外国人过端午节吗?外国人又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有哪些?2018端午节的诗句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端午节大家都并不陌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大家会吃粽子划龙舟,当然了,其实,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划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都是慢慢演变而来的,当然了,粽子由最开始的无味到现在的味道五花八门,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吧!端午临中夏,时清

  • 望风景附典故出处介绍,望风景附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根据一些故事自创了很多成语在里面。这些也都算是精华内容。古代人用成语还是为了能够缩短用字,起到一个简便的作用,四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东西也就没必要说赘述了。那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下望风景附这个成语的典故还是释义。望风景附这个成语就目前来看并不是一个高频成语,但是能多学一个也不会吃

  • 王佐之才典故出处介绍,王佐之才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董卓是在东汉末年推动三国鼎立的关键因素。如果不是董卓挟天子已令诸侯,那天下人也不会讨伐董卓,等董卓讨伐完毕汉室实际上再也不是真正的掌权者了。今天为大家讲的成语王佐之才就是出自董卓传,总有人觉得董卓和曹操很像,虽然他们都有残暴的一面,但是曹操修养更好,文学造诣也高,这让很多人不得不服他。今天的三国成语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吃粽子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后天开始就是端午节小长假了,不知道大家最近还能不能安心上学上班呢?其实在古代端午节的习俗还是挺多的,各种美食还有活动都会在民间展开,我们最熟悉的肯定就是吃粽子还有赛龙舟。不过龙舟我们一般都是看,粽子是可以自己吃的,那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么?最早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屈原和粽子有关系么?每年农历

  • 江南三大名楼是哪三个?江南三大名楼分别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的江南三大名楼都已经过千年的历史,也是我们中国非常宝贵的历史象征。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江南三大名楼,这三大名楼分别是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除了滕王阁的历史相比其他两个楼要短一些,黄鹤楼和岳阳楼都是在三国时期建成的,所以时间是非常悠久了。那这三座古楼到底在哪里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 土崩瓦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实际上在三国中,东吴一直被大家小看,其实孙权身边也是人才辈出。从周瑜、鲁肃到陆逊,个个都是能比肩顶级军师的人选。特别是陆逊,东吴能在夷陵之战中大胜刘备,就是多亏陆逊的计谋,当然陆逊其实早就显露才华,但当时周瑜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今天将的这个成语土崩瓦解就和陆逊有关,一起来看看是发生了什么故事吧。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