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门十哲指的都是谁?孔门十哲人物介绍

孔门十哲指的都是谁?孔门十哲人物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2/7 12:41:45

孔子应该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出名的思想家之一了,或许都没有这个之一。孔子是儒家思想创始人,而儒家的这些东西直到今天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有价值观。所以孔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孔门十哲到底都是谁,其实孔门十哲就是孔子最出名的10位徒弟,当然这些徒弟也都是真才学识,也能让你学到受益匪浅的东西。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类别。《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渊即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颜回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注重仁德修养,深得孔子欣赏和喜爱。由于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至三国魏正始元年(224年)祭孔时开始以他为配享从祀之例。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被封为“亚圣”。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复圣”。

子骞即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人。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闵损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作官的人。

伯牛即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后来,冉耕患了麻风病,不愿意见人。孔子去探望他的时候,站在窗外面握着他的手。叹息着说:“如果没有希望的话,这也是天命啊!这样的好人,竟然会染上这种恶病!

仲弓即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雍气量宽宏,沉默厚重,深得孔子的器重,认为冉雍具有人君的容度,可以做地方长官。战国时期的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与孔子并列为大儒。

子有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的人,深受孔子称赞。冉求长于政事,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氏宰。唐朝开元27年(739年)被追封为“徐侯”。宋大中祥符两年(1009年)追封为“彭城公”(后改为“徐公”)。

子路即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为季氏的家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九岁,鲁国人。仲由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他生性豪爽,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仲由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常批评他,仲由闻过则喜,能虚心接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有才能,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可以让他掌理军政大事。

子贡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见于《论语》中的孔门弟子与孔子的问答之言,属他最多,孔子器重他次于颜回。曾担任鲁国或卫国之相,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父子。

子我即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鲁国人。宰予口齿伶俐,能说善辩。孔子常派遣他出使各国,如“使于齐”、“使于楚”等。宰予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常与孔子讨论问题,很有独到的见解。唐开元27年(739年)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临淄公”(后又改封“齐公”)。

子游即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岁,鲁国人。言偃长于文学。他曾在鲁国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极力推行礼乐教化。

子夏即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卫国人。子夏是孔子门高足,擅长文学。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论点,对后世儒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去世后,他就在西河教学,当时的魏文侯曾奉他为师,向他请教国政之事。唐开元27年(739年)追封为“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谥为“东阿公”,后又改谥“魏公”。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同心并力典故出处介绍,同心并力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也是天下最不稳定的一段时间,当时各地战乱纷起,百姓民不聊生四下逃窜,就是为了躲避战乱。不过当时有些诸侯也怀有仁慈之心,就收纳了很多难民进行安置。这次要将的成语同心并力就和这件事请有关,当然在三国里面经常渲染刘备最仁心宅厚,其实除了刘备也还有很多人同样具有此等品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吧。

  •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非常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了,而且也是我们的父亲节了,所以过完了父亲节我们来过端午节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揭秘看看,我们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我们的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在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吧!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 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端午节有什么区别?韩国日本为什么要学我们过端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前几年因为韩国要把端午申遗也是让我们感到非常无语,端午节明明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韩国也会过呢?其实不光韩国有端午,就连日本也会过端午。古代的中国是非常强盛的,日本和韩国也都当过附属国,而且把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拿去学习,中国可以说负责了一部分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开端。而且两国之前还用了大量的中文,也足

  • 乌集之众典故出处介绍,乌集之众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乌集之众跟乌合之众是意思差不多的成语,就只有“集”跟“合”这两字的差别。但是背后的故事就离我们非常遥远了,因为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件事。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虽然自己创造了很多成语,但有些也是之前就有过记载的,只是到后来大家会把很多意思相似的成语给挑

  •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不是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端午节还不是那么的熟悉背后的历史,只是知道一些端午节的习俗。之前网上还出现一种争议,是说端午节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什么依据可言么?这次我们就帮大家讲讲端午节到底能不能说端午快乐,快乐和安康这两个说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又到端午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合集,端午节古诗词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明天就要正式开始端午小长假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怎么安排好各自的假期呢?当然除了放假,一些关于端午的诗词句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毕竟端午节是我们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经有了上千你年的历史,能保持这么久也是非常令人珍惜的了。这次就帮大家准备了一些描写端午的诗词、诗句,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端午节诗

  • 为虎傅翼典故出处介绍,为虎傅翼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仔细看看三国里的内容,就可以发现东吴实在是被小看太多了。其实孙权和他一帮手下的计谋有很多都是上上之策,可能是曹操和刘备都不能比之的。杀关羽,还想嫁祸给曹操,夷陵之战前夕又假装降服于曹丕,反正各种类型的谋略都能兼并。换做刘备身边的忠义之士说要投降,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信。今天给大家讲的成语为虎傅翼背

  • 端午节只有中国有吗?外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节,人们便会有一些的传统习俗来纪念端午节纪念屈原,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划龙舟吃粽子等。其实,最开始韩国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画作是自己国家的,但是,端午节自古就是中国的节日,那么,端午节只有中国有吗?外国人过端午节吗?外国人又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有哪些?2018端午节的诗句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端午节大家都并不陌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大家会吃粽子划龙舟,当然了,其实,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划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都是慢慢演变而来的,当然了,粽子由最开始的无味到现在的味道五花八门,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吧!端午临中夏,时清

  • 望风景附典故出处介绍,望风景附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根据一些故事自创了很多成语在里面。这些也都算是精华内容。古代人用成语还是为了能够缩短用字,起到一个简便的作用,四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东西也就没必要说赘述了。那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下望风景附这个成语的典故还是释义。望风景附这个成语就目前来看并不是一个高频成语,但是能多学一个也不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