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朱元璋没杀开国功臣,那么明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如果朱元璋没杀开国功臣,那么明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96 更新时间:2024/1/16 9:23:34

中国历史上,但凡作为开国皇帝在夺取天下之后,首先是敕封天下,对于功臣则会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封赏,但是接下来便是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基本上都逃不掉这个怪圈,像刘邦李世民上台后都干过这样的事情。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全部杀完,总计大概有20多万人,在中国历史达到了顶峰,那么为何开国皇帝上台后为何都要杀开国功臣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点,开国功臣都是为后来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些人大都都是能臣武将,自持劳苦功高,尤其是那些骄兵悍将,难以管制,整天都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走起路来都是横着走的。

一般开国皇帝在世他们都是如此骄横,更不要说后继之君了,刘邦时期的英布卢绾彭越,朱元璋时期的蓝玉,廖永忠当时是多么的嚣张。开国皇帝杀他们主要考虑这些人威胁皇帝的统治。

第二点。开国功臣大都会形成利益集团,而这些都是开国皇帝的大忌,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大臣结党拉帮,形成铁板一块,他反倒喜欢看到大臣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样才会坐收渔翁之利

像明朝初年朱元璋的阵营内就形成了“淮西勋贵”,这些人虽是朱元璋带出来的,但是别忘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开始朱元璋既要依靠这些淮西勋贵,又要防住这些人。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不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朱元璋不杀开国功臣,那么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点如果这些开国功臣没有被诛杀,那么朱元璋的皇帝位子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动摇,更不要说他的后继之君了,如果不通过“蓝玉案”,“胡惟庸案”,至少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会持续下去,皇权就会受到限制,此消彼长,相权将会大大的加强,所以朱元璋力排众议,借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宰相制度,大大增强了皇帝的权力。

第二点朱元璋之所以杀功臣,主要是内部利益分配不均,把这些功臣杀掉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杀掉是解决这个问题成本最低的做法,当然都是朱元璋找的借口杀的,比如蓝玉依仗自己的军功,在班师回朝之际路过大明的关隘。

由于是夜晚,关隘的士兵按照规定只能等天亮才能开城门,但是蓝玉竟然派兵攻破城门,因为此事被朱元璋知道后,本来是封蓝玉为“朱国功',结果直接把朱改为凉,给封为凉国公,自此蓝玉便心生怨气,进而想自立为王。

所以说如果朱元璋不杀功臣,他自己的江山都未必做的稳,更不要说是他的子孙后代了。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灵宝之战,大唐二十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灵宝之战,唐朝,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灵宝之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安史之乱,有一场战役不得不说起,唐军二十万军队浩浩荡荡追击叛军,被引入峡谷,结果被杀得只剩8千余人,主将哥舒翰并没有以身殉国而是跪地求降,他的一生英明也毁于一旦,那么灵宝之战,叛军的首领究竟是谁,二十万的军队怎么会在

  • 清代禁卫军有哪些?他们的职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禁卫军,商朝,历史解密

    清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君主制集权国家,宫廷各种制度多沿袭明朝之制度且更为完善。但其中的禁卫制度却大有不同,主要原因在于清入关以前是北方游牧民族,满族带有浓厚贵族制特征,即八旗贵族。因此,在清朝有资格对君主及皇城加以防卫的大多都是八旗贵族子弟。直到康熙年间才增设汉人侍卫,只有在武举中表现出色的人才有机

  • 赵光义最喜欢的长子赵元佐为何疯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元佐,明朝,野史秘闻

    赵光义有九个儿子,他最喜欢的是长子赵元佐,据史书记载,“少聪警,貌类太宗,帝钟爱之”。赵元佐不仅长得像宋太宗,而且非常聪明,因此深得父皇的喜爱。宋太宗继位后,就开始培养赵元佐,“从征太原、幽蓟”。太平兴国年间,赵元佐“出居内东门别第,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卫王,赴上中书”。在这之后,赵光义

  • 为什么说窦太后是作妖皇后?她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窦太后,汉朝,风云人物

    当年的一部美人心计让人深深感觉到了女人掌权的恐怖,前有吕太后把握朝政,将天下弄得人心惶惶,后有窦太后,陪同夫君上朝,弄得兄弟反目成仇。这里说的兄弟反目,就是汉景帝与梁王了。窦太后本是吕太后宫里的一个小宫女,因为吕太后想要监视代王刘恒,便将她赐给了刘恒,先不说窦太后是如何成为刘恒的皇后的,光是以间谍的

  • 根据史书记载,南宋的手工业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昭莫多战役的过程如何?准噶尔部会为什么会大败于清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昭莫多战役,清朝,战史风云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于昭莫多,这场战役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并歼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史称“昭莫多之战”。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尔丹本与清朝有着频繁的马市,清初在平定国内叛乱的战争中对战马的需求量很高,而噶尔丹为了发展当地生产,

  • 李隆基政变时,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这三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唐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隆基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每一场政变,都夹杂着血和泪,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什么大多数政变都要杀很多人呢?因为“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留着和自己方向不同的人一起共事,风险实在是大。公元710年,李隆基和姑姑太

  • 朱元璋曾想迁都西安,为什么后来又改变主意了?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北京始终作为中国的都城并延续下来。然而如果不是一位皇子的意外死亡,明朝的都城将会是西安了。而西安著名的钟鼓楼,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公元1380年,洪武大帝朱元璋下令在西安盖造钟鼓楼,并采取了极高的

  • 汉献帝是真心的喊刘备为皇叔吗 要知道汉朝辈分是如此之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献帝,刘备,风云人物

    汉献帝是真心的喊刘备为皇叔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原来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们对剧中刘备的身份没有怀疑,但后来他们有了怀疑。刘备为什么称他为皇叔,当刘备提到他的资历时,基本上找不到。你为什么这么说?当时,刘备在曹操的介绍下才认识了汉献帝

  • 宋代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风俗画,文史百科

    风俗指的是某时代普遍的社会生活习俗。风俗画就是以这类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当然,成功的风俗画,描绘的也一定是健康自然的社会习俗,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介绍中国风俗画从历史